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深圳的大街小巷多了密密麻麻的茶鋪,普洱、大紅袍、鐵觀音、碧螺春、西湖龍井……各式各樣的紅茶和綠茶充斥著人們的眼球,與之對應(yīng)的還有那些品種繁多的茶點。讓人覺得好像只要跟茶有關(guān)的就是時尚似的。
回憶一下最近幾年國內(nèi)流行的復(fù)古潮流就不難理解這些大大小小的茶鋪的誕生,中國數(shù)千年的茶文化當(dāng)然值得各個層次的人都來或淺或深地探究一二。從陸羽著《茶經(jīng)》,到現(xiàn)在對陸老夫子到底葬在何處的爭議,可以說明現(xiàn)在的人對茶這個東西的看重。而那些正在不斷增值的普洱餅茶更說明了茶所具有的價值。
本人有個特點,偏愛喝茶,對酒沒有多少興趣。一壺茶一卷書一爐香便可讓我在房里待著再不出門。已然記不起何時愛上喝茶,只知道自小就曉得茶是個在古代經(jīng)常進(jìn)行交換的東西。茶馬古道上叮當(dāng)作響的鈴鐺喚起了我對茶的向往,茶仿佛是中原的象征,北部的游牧民族是要用良駒來換的。既然生在中原何不好好利用這資源,以饗我的喉舌?茶亦是健康的飲品,它不像碳酸飲料那樣會增加體重,反倒能去除血脂,常常喝茶對身體可謂是有百利而無一害。我這二十幾歲的人當(dāng)然還不至于勞心費神地去除高血脂,我愛的只是品茶的感覺。
常喝茶自然少不了一套齊備的茶具,若是在家常以紫砂盛以鐵觀音,而后看著透亮的茶葉從壺嘴流到杯中,細(xì)品之下齒間留香,即便一時半刻不再喝茶喉中亦留有醇香。鐵觀音與其他茶不同,初品的時候微微發(fā)苦,而且不在舌尖停留直達(dá)舌中。剛開始喝的時候總是不習(xí)慣,也不愿意接受那種苦澀,放下茶杯稍微回味卻品出了甘甜,也就慢慢地愛上了鐵觀音。鐵觀音與云南特產(chǎn)的“三道茶”有異曲同工之妙,先苦后甜最后淡而無味,猶如人生。有時也不用紫砂而選用透明的茶杯,這樣便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片茶葉。用電水壺將水燒開,而后緩緩地沖入茶葉,看到茶葉在水的沖擊下輕靈如羽毛一般在透亮的茶水中漂浮,一點點的舒展開猶如疲懶的嬰孩張開四肢,最后或立或躺或靠地在杯底停留。有時輕輕震蕩杯身也可以看到上方的茶葉稍稍浮起,不久又再次沉到杯底??臻e的時候也會趴在桌子上盯著杯中的茶葉,看著它們起伏,便覺得時間仿若停了下來。偶爾晚上睡不著,在陽臺上坐著再泡上一杯茶,便可以等心境平和了再回屋睡去。
雖說從古時的茶館到現(xiàn)在的酒店茶都用于急時解渴,但本人在喝茶的時候還是情愿走一趟那個繁雜的工序。不是閑得無聊,而是這樣一來茶葉可以更加舒展,茶味也會更加濃郁。高山流水、關(guān)公巡城、韓信點兵……一個個術(shù)語記錄了一個個過往,歷史上不少人和事都能在品茶的時候慢慢地記起。沒有風(fēng)起云涌的征伐,只有閑庭信步一般的悠然。無所謂學(xué)業(yè)、事業(yè)的忙碌,只需要靜下心來平心靜氣地喝一杯茶,抬起頭閉上眼睛做一個深呼吸,會發(fā)現(xiàn)一天的勞累在這一刻煙消云散,睜開眼睛繼續(xù)享受眼前的閑適。
我愛鐵觀音的苦中帶甜,也愛普洱的甜中透苦。鐵觀音沖開后水中主要是較為厚重的黃色,普洱沖開后是紅而偏黑的顏色,但是透過透明的容器總能感覺到它們的透亮。我一直胃不好,陳年的普洱卻不傷胃,溫?zé)岬牟杷鞯轿咐锿赋鲆还膳?,熨帖一般的舒適,再不必?fù)?dān)憂。故而在學(xué)校的時候便時常沖泡普洱,既不影響睡眠,又對身體大有裨益。宿舍的人不理解,不明白怎么有人會在就要遲到的時候還能慢條斯理地泡上一杯茶再出門,但是當(dāng)她們口干舌燥地回到宿舍,卻還要排隊取水的時候就再沒有多余的意見。茶喝多了人的性格也會發(fā)生變化,原先性子多少有些急躁,茶品多了人也就慢慢變得平和,不管面對什么總能心平氣和地解決。
在深圳這個極度強調(diào)時間、效率和金錢的地方,品茶或許真會成為一種奢望。在這個躁動不安的城市里,還有多少人愿意為了沖泡一杯清茶而停下忙碌的腳步?城市中耀眼的燈光遮住了星光,城市中煩躁的心境摒除了茶葉的清香。
看到深圳那些大大小小的茶鋪,突然之間想到,這是否就是深圳茶文化的起始?是否在某一天,深圳人看到茶的時候不是在酒店的桌上沖洗碗碟,而是拿起茶壺看著透亮的茶水緩緩地流出,而后閉上眼睛細(xì)細(xì)品味茶里人生?興許某一天,餐桌之上觥籌交錯之時杯中盛的是茶而不是各式洋酒。
說不準(zhǔn)哪天我們見面以后會用“喝茶了嗎?”來打招呼,也說不準(zhǔn)“以茶代酒”哪天就變成了“以酒代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