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1日晚7時許,一位名叫趙德仁的老人在遼寧省武警總醫(yī)院因肺癌晚期器官衰竭經(jīng)搶救無效,含笑離開了愛他、孝順他的兒子——著名笑星趙本山,去往了天堂,享年82歲。父親時時會有生命危險的情況盡管已被醫(yī)生告之過無數(shù)遍,但一直守候在父親病床前的趙本山看到父親突然離去時,仍像個孩子似的痛哭失聲。
眾所周知,趙本山是由其盲人二叔趙德明養(yǎng)大且成才的,他跟他親生父親又為什么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呢?近幾日,記者一直跟蹤采訪了趙本山本人以及其經(jīng)紀人高大寬先生,得知了笑星父子間一個催人淚下的至孝故事……
對父親愛恨交織
趙本山生于遼寧省開原縣蓮花鄉(xiāng),他上面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趙本山命很苦,在他剛滿5歲那一年,母親張淑琴因患上嚴重的肺結(jié)核,無錢治病而去世了。張淑琴在世時連一張照片也沒有留下,趙本山連母親長什么樣也不記得,這成了他永遠的遺憾。
母親去世后,趙本山的父親趙德仁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又當?shù)之攱尩内w德仁自感生活壓力很大,因此對趙本山哥姐幾個要求也很嚴,尤其是年齡最小,當時又不懂事的趙本山,沒少被父親責罰。在趙本山的印象中,他一直都是一個并不招父親喜歡的孩子——從他記事時起,他就覺得自己是在父親的罵聲中成長起來的,自己似乎所做的一切都不令父親滿意。
由于家里勞力少,人口又多,生產(chǎn)隊分的基本口糧根本不夠維持最基本的生活??吹胶⒆觽凁I得嗷嗷叫,在1966年冬天的一個早晨,本分善良的趙德仁心里一橫,帶著趙本山的哥哥姐姐一路向北走,踏上了逃荒的路。而當時只有8、9歲的趙本山因年紀太小,身體又單薄,趙德仁怕他在逃荒的路上被凍死,便把他托付給爺爺照看。
父親走后,趙本山備感孤獨,雖然身邊有爺爺照顧自己,但是自從父親帶著哥哥姐姐離開自己后,他覺得自己是被父親拋棄了的人,自己如同一個可憐的孤兒。趙本山盼了一年又一年,天天盼著父親能回家來把他接走,但離家的父親卻杳如黃鶴,沒有一點兒音信。
小孩子們都是不懂事的,因為身邊沒有父親心疼,也沒有哥哥姐姐保護自己,趙本山就時常遭到村里的其他孩子的欺負:有一次,他爺爺給他烤了一只紅薯,他坐在村口的一棵大樹下正在美美地吃著的時候,卻冷不丁地被一個比他大半頭的孩子搶了去。
“這是我爺爺給我烤的紅薯,你們憑什么搶我的?”氣憤不已的趙本山?jīng)_過去就與搶他烤紅薯的那個孩子爭奪起來。結(jié)果那個孩子不但沒有將烤紅薯還給趙本山,還把它分給其他幾個孩子吃,并嬉笑著將烤紅薯的外皮剝下來扔向他,捉弄他。
搶自己手中的東西吃就已經(jīng)很令人氣憤了,卻還羞辱自己,真是太過份了!“還不還我?再不還我就與你拼了!”自小脾氣很倔的趙本山這下毛了,他從地上撿起一塊石頭就向那個大他半頭的孩子擲去。隨著石頭與肉體相撞擊時發(fā)出的“撲”的一聲響,那個孩子的手腕上頓時腫起了一塊青包。這下,那個孩子也毛了,沖過來就對趙本山一番狠揍,結(jié)果可想而知,趙本山被揍得鼻青臉腫了。
當他跑回家向爺爺說了自己遭打的事后,行動不便、老態(tài)龍鐘的爺爺能給他最大的“撐腰”之舉,也只是氣喘吁吁地找到那個大孩子的父母陳述一下事情經(jīng)過,希望別人管教一下孩子而已。其實這對那個大孩子所起的威懾作用并不大——這件事過后,那個大孩子雖收斂了一些,但沒過多久,便又欺負起他來,弄得趙本山心里很憋屈,性格也因此變得內(nèi)向起來。
那些日子,因為總被欺負,每當自己暗舔心傷之時,他就很恨父親,恨父親拋棄了自己;也更加懷念死去的母親了,要是母親在世該有多好啊,父親就不會出外逃荒了,就不會拋棄自己了,自己也不會受人欺凌了。
但是恨過父親之后,他卻又非常思念不知逃荒逃到哪兒去了的父親,他想,就算父親天天罵自己也好啊,如果有性格剛烈的父親在自己身邊,誰還敢欺負自己呢?
由于父親一直與家里沒有聯(lián)系,趙本山在盼望的過程中也漸漸失望了——父親看來是真的不要自己了,也不會回來了!對父親的期待漸漸死心后,他更加親近起爺爺來。雖然爺爺不能為自己遮風(fēng)擋雨,但有爺爺疼自己總比沒有爺爺好。
然而不幸的是,他在與爺爺相依為命不到一年之后,爺爺卻又因病去世了。自此,趙本山更覺自己如一棵在寒風(fēng)中飄搖的野草,沒人疼,沒人愛,無依無靠。爺爺死后的那一個多月里,幼小的他幾乎天天哭泣,尤其是夜幕降臨時,面對漆黑的一切,瑟縮在被子里的他更是恐懼萬分,也更加思念父親母親。
看到趙本山一天天瘦下去,恐怕他發(fā)生意外,趙本山那雙目失明的二叔趙德明收留了趙本山。
趙德明雖是一個盲人,但卻有求生的本事,會拉二胡,會唱二人轉(zhuǎn),時常走村串巷地給那些婚喪嫁娶需要熱鬧的人獻唱,并因此獲得一些報酬。趙本山被二叔收留之后,便時常跟著二叔東奔西走地在黑土地上賣唱求生。
隨著年齡的增大,受二叔吹拉彈唱功夫的影響,好奇的趙本山也因此而學(xué)會了拉二胡,唱二人轉(zhuǎn)。由于自己表演時常得到觀眾們的掌聲,性格內(nèi)向的趙本山漸漸變得開朗起來,也開始認真地琢磨起二胡的技法、二人傳的唱詞及表演動作來。于是良性循環(huán)的結(jié)果,讓他越來越受歡迎,他的性格也在人們熱情的掌聲和高亢的喝彩聲中變得越來越開朗,風(fēng)趣。
趙本山?jīng)]想到,憑著這些得來全不費功夫的本事,他輕而易舉地成了村里宣傳隊的骨干;繼而又被特招進鐵嶺市西豐縣曲藝團,并在不長的時間內(nèi)成了團里有名的二人轉(zhuǎn)演員。在這期間,他與他的第一個妻子、鄰村一個名叫葛淑珍的姑娘結(jié)了婚,并于第二年生下了女兒趙小芳。
幾年后,他又被調(diào)入了鐵嶺市劇團,并當上了劇團的團長。那之后,趙本山除了唱二人轉(zhuǎn)外,還開始涉足小品,他表演的《摔三弦》《一加一等于幾》《瞎子觀燈》等小品很受歡迎,讓他的名氣也漸漸地在東北地區(qū)紅火起來。
隨著生活水平的節(jié)節(jié)攀高,趙本山對父親已經(jīng)不再有以前的恨了。
可是離家出走逃荒已經(jīng)10多年的父親在哪里呢?他還在世嗎?
給父親找老伴
1984年3月的一天上午,趙本山在家里對著鏡子背著小品臺詞的時候,他突然看到一個老人走進了他的家門。他轉(zhuǎn)過身來奇怪地看這個老人時,覺得似曾相識,卻又不記得在哪兒見過他,于是便疑惑地問道:“大爺,請問您找誰呀?”
老人聽了趙本山的話后,沒有急著回答,而是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趙本山,俄頃,便激動地問他道:“你叫趙本山?你是山子?”
山子?自己的這個乳名已經(jīng)有很多年沒有人叫過了啊,這個熟悉的稱呼讓趙本山猛地一怔:這難道是自己盼了近二十年希望與之見面的父親?趙本山也激動了,他語無倫次地問老人道:“爸?你是我爸嗎?”
“是啊,兒啊,我的山子?。∥医K于見到你了?。∧愣奸L這么大了?。 崩先寺曇暨煅?,說話間一把緊緊地抱住趙本山,繼而兩人抱頭痛哭。
這個老人正是趙本山的父親趙德仁,當年他帶著趙本山的哥哥、姐姐們一起向北逃荒而去后,一直北行,直到到了黑龍江北大荒,當?shù)剞r(nóng)墾軍團收留了他們,并在那里扎下根來。
生活安頓下來后,趙德仁也很想念趙本山,但由于黑龍江到遼寧路途迢迢,如要回家則需要一大筆費用,同時擔心當年身體孱弱的趙本山是否能夠挺過饑荒,所以老人就暫時沒有回鄉(xiāng)尋找小兒子的打算,就這樣一等就等了近二十年。后來的一天,當他從《黑龍江日報》上看到關(guān)于一個來自他老家遼寧鐵嶺的名叫趙本山的演員的報道后,頓時淚如雨下——這個人也叫趙本山?他是我的兒子嗎?雖然不敢確定此趙本山就是自己逃荒時留在老家的兒子,但趙德仁心中思念兒子的情愫卻被強烈地激發(fā)了出來,于是他決定無論如何也要回老家看一看,以找到自己的兒子……于是,趙本山父子倆就這樣奇跡般地重逢了。
那天晚上,趙本山與父親睡在同一張床上,父子倆說了一夜的知心話,趙德仁在兒子面前有著無盡的愧疚和歉意,近二十年啊,他不僅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任和義務(wù),甚至連回家看兒子一眼也沒有!因而,一向很好面子的他最終還是對兒子表達了心中的愧疚和自責,說自己對不起趙本山,并請趙本山原諒他這個不稱職的父親。
往事重提,趙本山也禁不住心潮起伏,熱淚盈眶,但歲月的濯洗,他卻早已原諒了父親,因而當父親對他說對不起時,他便及時地打住了父親的話:“爸呀,您什么都別說了,過去的事不是都過去了嗎?還提它干啥?您回來了就好啊,兒子現(xiàn)在能掙錢了,我要好好孝順您呢!”趙本山的話讓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趙德仁老人再一次老淚縱橫。
趙本山迎回父親后,他的妻子葛淑珍和女兒趙小芳都對老人非常孝順。就這樣轉(zhuǎn)眼幾年時間過去了,老爺子的身體與精神也越來越好。可是趙本山總覺得父親的生活里缺少點什么,特別是父親一個人呆著的時候,眼神里常常有一種落寞與孤寂??吹礁赣H那個樣子,趙本山時常自問:是自己與妻兒對父親的孝順程度不夠,還是父親的身體有疾,卻怕給兒子添麻煩而沒有說出來?為了找到原因,在之后的一天,趙本山特地抽出時間來,將父親帶到醫(yī)院進行了一個系統(tǒng)的檢查,檢查發(fā)現(xiàn)父親身體很健康,并沒有什么病。
這就奇怪了!父親到底怎么了?趙本山一直琢磨著這個問題,直到有一天,他陪著父親看電視,當父親看到電視中一對老年夫婦恩愛有加的樣子時,他突然發(fā)現(xiàn)父親的眼中寫滿了黯然神傷,也就在這一刻,他才明白了父親有時候表現(xiàn)得并不快樂的原因:母親去世時,父親才30出頭,喪妻之痛和家庭的重負讓他心力交瘁,雖然當時也有好心人張羅著給父親介紹對象,但每次都被憨厚的父親婉拒了?,F(xiàn)在,雖然自己一家人對父親都很孝順,但很多事情卻并非是做晚輩者所能替代的!于是,趙本山有了一個想法:給父親找一個老伴!
于是在此之后的一天晚上,他特地讓妻子葛淑珍做了父親最愛吃的紅燜魚和酸菜燉血腸等菜,然后父子倆邊喝酒邊嘮嗑。當趙本山看到父親吃得興起,酒至微酣之時,便借著酒勁壯著膽子對父親說出了自己心中想說的話來:“爸,我看你平時也怪孤單的,我想給您找個伴,好不好?”
趙本山原以為父親會表揚他的孝心,又哪知趙德仁聽了他的話之后,臉上的笑容一下子消失了,并突然站了起來,怒不可遏地一把掀翻飯桌,然后拂袖而去了另一間屋。見父親發(fā)如此大火,趙本山頓時不知所措,就這樣過去了好一會兒,他才敲開父親所在屋子的門,去向父親道歉。
進屋之后,趙本山更加惶恐了——父親坐在屋子的一角哭得很傷心。在自己眼中,父親一直是一個只流汗不流淚的漢子,今天怎么會因為自己的一句話而如此傷心呢?父親脆弱的神經(jīng)在哪里呢?
“爸,本山那樣說也是關(guān)心您呢,您老怎么生這么大氣呀?”這時,隨后跟著趙本山進屋的葛淑珍對趙德仁說道。
趙本山也像個做錯了事的孩子般地對父親說:“爸,我做錯什么了,您請告訴我就行了,我可以改的,我現(xiàn)在可比小的時候懂事多了呢!您老可別動這么大氣呀,傷身子骨??!”
聽了兒子、媳婦的話之后,趙德仁平靜了許多,他抱著趙本山哭著說:“山子啊,你一提這事我傷心??!你媽死時才三十幾歲,她死那么早就因為我當時沒錢給她治病啊,我對不起你媽呀!”老人擦了一把老淚后,又說:“你媽活著的時候我對不起她,她死了我得對得起她呀!這些年來,有不少人給我提過親,可我哪能再婚呢?我要對得起你在陰曹地府的媽呀!”老人后悔得捶胸頓足的話語,將趙本山與葛淑珍也說得淚雨滂沱起來。
知道父親的內(nèi)心世界后,趙本山?jīng)]有放棄當初的想法。之后,他在鐵嶺郊區(qū)暗中為父親找了一位與自己的母親張淑琴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名叫張玉琴的寡婦為父親的對象。繼而,他又動員親戚朋友做父親的工作,并特地為父親創(chuàng)作了一部名叫《老有少心》的小品,講述一個鰥居多年的老人,在兒女們的撮合下,找到了情投意合的老伴,過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的故事,并特意安排父親與張玉琴一起看。趙本山以這種特殊方式,終于讓父親走出了過去的情感,并接受了張玉琴這個新伴侶。見此情景,趙本山便在鐵嶺市給兩位老人買了一套兩居室的新房,為父親和張玉琴舉辦婚禮。
父親結(jié)婚那天,趙本山當著眾人的面,恭恭敬敬地叫了張玉琴一聲“媽”。此后,他不僅承擔了父親和繼母的全部生活費,還經(jīng)常抽時間去看望他們,對繼母孝順得如同親兒子。
2000年,趙本山在沈陽的事業(yè)拓展之后,他又把父親和繼母接到沈陽生活,并把哥哥姐姐也從黑龍江接到沈陽,安排進了自己的公司工作。
看到兒子越來越出名,趙德仁老人高興得合不攏嘴,但是他卻殊于表揚兒子,更多的卻是批評。
對趙本山來說,此時的父親無論怎么批評自己,那都是父愛,“呼喚應(yīng)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面帶歡”,他感激父親時時提醒自己保持著一個農(nóng)民勤儉、節(jié)約,淳樸,上進的本色;感激父親教會了自己善良、寬容的為人處世之道,也因此對父親更孝順了。有時候為了讓父親體諒自己的工作和感受工作中的困難,他還特意安排父親進自己所執(zhí)導(dǎo)的電視劇中出演群眾演員,讓老爺子既過一把當演員的癮,又通過親身體驗,以理解他風(fēng)光背后的艱辛。
歲月如梭,轉(zhuǎn)眼趙德仁回到趙本山身邊20多年,看到父親幸福康樂的樣子,趙本山打心眼兒里高興,他也時時刻刻地在心中祝福著父親,希望老爺子能健康長壽,快樂幸福,直到永遠!
父親的最后歲月
然而,人老多病,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guī)律。
2007年8月,趙本山的電視連續(xù)劇《鄉(xiāng)村愛情2》在他的老家開原市拍攝之初,趙德仁因肺癌晚期病情突然加重,醫(yī)生下了病危通知書。為了不耽誤劇組拍戲,趙本山特地將父親從沈陽接到開原市,安排在開原市人民醫(yī)院接受治療。
那段時間,趙本山還從沈陽的大醫(yī)院請來專家為父親會診,以拿出最佳治療方案;每天晚上結(jié)束拍攝后,他又急急忙忙地趕去醫(yī)院陪父親,和父親臉貼臉地說話。為了讓父親吃飯,他不僅任勞任怨一口一口地喂父親,還對父親說,只要父親愿開金口,吃一口他就給父親發(fā)100元錢獎金……沒想到吃飯也可以掙錢,老爺子鉚著勁兒地吃,精神狀態(tài)也好了許多。
在父親住院的日子里,當趙本山白天忙于拍電視劇之時,就是他的姐姐趙本香在照顧著老爺子,但趙本山收工之后,無論再累,他也一定要親自照顧父親,跟父親說說話,或者給父親講講片場的事。為了讓父親對戰(zhàn)勝病魔充滿信心,趙本山可謂任勞任怨:有一天深夜,意識有些清醒的趙德仁對剛剛拍完戲來到醫(yī)院照顧他的趙本山說,他想喝魚湯。雖然那時又是導(dǎo)演又是演員的趙本山已累得一塌糊涂,但聽了父親的要求后,他仍十分高興,即刻便著手為父親燉起魚湯來。這時,劇組的人都對他說:“趙老師,您這么累了,還是讓大廚去弄吧!”
聽了同事們的話之后,趙本山很認真地說:“我知道我爸爸的脾氣,一定要自己親手做,爸爸才會喜歡喝的!”
然而,一個小時之后,當他將魚湯端到趙德仁的床頭時,老爺子卻只嘗了一口便不吃了。爸爸為什么不吃呢?趙本山很疑惑,當他嘗了一口之后才明白過來,原來是自己在熬魚湯時將芫荽放多了,同時熬的時間也長了些,所以熬出來的魚湯味兒有些苦。找到原因后,趙本山連連向父親賠不是,同時二話沒說又去給父親熬起魚湯來。之后,當他再次端上鮮美的魚湯到父親床頭,趙德仁在嘗了魚湯,沒再發(fā)現(xiàn)苦味時,才露出了淺淺的笑容。
就這樣,在趙本山的悉心照顧下,趙德仁幾次在醫(yī)院給他下了病危通知的情況下都挺了過來,直到拍完《鄉(xiāng)村愛情2》這部戲。
2007年11月16日,《鄉(xiāng)村愛情2》殺青后,趙本山又將父親接回沈陽治療,住進遼寧省武警總醫(yī)院,并天天去醫(yī)院陪父親??上?,父親的病情仍在加重。
2007年12月5日,趙本山憑《落葉歸根》中的民工角色獲第4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被看作是梁朝偉的頭號勁敵。受組委會邀請,決定和助手搭當天晚上的航班去北京,并轉(zhuǎn)道飛往臺灣,參加金馬獎頒獎典禮及影帝角逐。然而當他到了沈陽桃仙國際機場,剛上飛機那一刻,心里很慌的他手機卻響了——電話是姐姐趙本香打來的:“山弟,爸爸的病情又加重了,現(xiàn)在正在搶救!”接過這個電話后,趙本山只愣了兩秒鐘,便沖下飛機,一路小跑出機場,并開車直奔醫(yī)院而去。
走進醫(yī)院,趙本山又是一路小跑沖進父親的病房。繼而,他將手放在父親的額頭上,氣喘吁吁地說:“爸,兒來了,兒不走了,兒回來了?!?/p>
聽了趙本山的話,趙德仁微微睜開雙眼看了他一眼后,臉上露出了淡淡的微笑,繼而又慢慢地閉上了眼睛——老爺子每次醒來時,都要尋找他這個令他自豪的兒子,他的“山兒”已成了他戰(zhàn)勝病魔的精神力量!
那之后,趙本山一直在醫(yī)院陪著父親,雖經(jīng)醫(yī)生全力搶救,老爺子的病情稍微穩(wěn)定了些,但醫(yī)生說病情還是不容樂觀,更可能出現(xiàn)反復(fù)。
趙本山至孝至順地照顧父親,讓老爺子趙德仁對他有了一種依賴感——他不在時,趙德仁就心神不寧,難以入眠;他在時,就會安靜許多,也會很快入睡。有一天,煩躁不安的父親緊緊地拉著趙本山的手后很快睡著了。看到父親睡得很香的樣子,不忍心吵醒父親的他從頭天晚上7時起,一直坐在病床前,直到第二天早上7時父親醒了時,他才離開。那時他的手已經(jīng)麻木得不能舉起來了。
然而,趙本山對父親的大孝大順卻最終未能打動死神,2007年12月11日晚7時許,趙德仁含笑離開了愛他、孝順他的兒子趙本山。父親時時會有生命危險的情況盡管已被醫(yī)生告之過無數(shù)遍,但是一直守候在父親病床前的趙本山看到父親突然離去時,仍像個孩子似的哭出了聲:“爸爸啊,你不要離開我們?。“职帧?/p>
當晚,在眾多親朋和弟子的陪同下,趙本山連夜將老父的遺體扶回了鐵嶺。隨后,趙德仁的遺體被安放在開原市殯儀館。2007年12月12日中午,趙本山派人將繼母張玉琴從沈陽家中接到開原,讓老人見了父親最后一面,之后他對張玉琴說:“雖然父親不在了,但兒子一定會孝敬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