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音樂家
1、邕、蔡琰父女
蔡邕是西漢著名音樂家、文學家。作有琴曲《蔡氏五弄》即:“游春”“綠水” “幽居”“坐愁”“秋思”等。其女蔡文姬是漢代著名的琴曲《胡笳十八拍》的作曲和演奏者;蔡邕為奸臣王允所誣,死于獄中,女兒蔡文姬嫁給河東衛(wèi)仲道,夫亡無子歸母家。興平二年,文姬為董卓勾結外族部將所虜,逼嫁匈奴左賢王,留居北國十二年,生有二子一女。后曹操便派使臣以重金將蔡文姬贖回中原,文姬百感交集、哀嘆自身不幸之身世,遂寫出長詩《胡茄十八拍》并譜以琴曲。
2、阮瑀、阮籍父子:
阮瑀是魏晉南北朝時期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著名詩人,精通和擅長音樂。他常為曹操“撫弦而歌,為曲既捷,音聲殊妙。”其子阮籍也是名噪一時的作曲家兼演奏家,譜出著名琴曲《酒狂》表達他對權貴的不滿和蔑視。他率先以三拍子的曲調(diào),以輕重顛倒的效果,表現(xiàn)出醉意朦朧,步履蹣跚的神態(tài),為世人傳頌和效仿。
3、稽康、稽紹父子:
稽康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音樂家與思想家, “竹林七賢”之一,酷愛音樂研究和彈琴,著有我國第一部音樂美學作品《聲無哀樂論》,與其子稽紹一起創(chuàng)作《長清》、《短清》、《長側》、《短側》等四首琴曲,號稱《稽氏四弄》,是我國古代一組著名的琴曲,能彈奏此曲,被隋煬帝作為取士的條件之一。
4、李隆基與孫子李琎:
我國歷史上最優(yōu)秀的皇帝音樂家,要數(shù)唐朝的玄宗皇帝李隆基。他自幼便接受嚴格的貴族音樂教育, 15歲時,便在祖母武則天面前表演了歌舞《長命女》。他曾率三百梨園弟子為絲竹之戲,并專司音樂創(chuàng)作,排練,演奏和理論研究等領域。作有《霓裳羽衣曲》等四十余曲。李隆基尤為喜愛自己的世孫李琎,親傳授其羯鼓演奏技藝,李琎演奏水平在當時堪稱一絕,被玄宗封為“真花奴”,祖孫二人在近古音樂史上占有無可爭議的鼎盛地位!
5、朱權與嫡孫朱載堉
明代有兩位在世界音樂歷史上堪稱為東方文藝復興式的重要人物,他們是開國皇帝朱元璋的世子朱權和世孫朱載堉。朱權幼年寄情于戲曲,音樂和詩文,并專攻琴藝,遂成為明代古琴大家。主要著作為《神奇秘譜》,內(nèi)有琴曲千余首。 他的嫡孫朱載堉自幼精通數(shù)理與音律,著有《樂律全書》、《呂律正論》、《琴譜》等。其中《樂律全書》是劃時代的音樂巨著,共四十七卷,用新法密率創(chuàng)造出“十二平均律”,即“十二等音程”,此發(fā)明比西
方稱為“音樂之父”巴赫的平均律要早一百多年。
6、張銳與女兒張卓婭
張銳早年參加新四軍“前線劇團”,半個世紀以來同夫人一起創(chuàng)作了大型歌劇《紅霞》、《碧海紅旗》、《戰(zhàn)旗紅》、《海娘》等優(yōu)秀歌劇,成為南京軍區(qū)前線歌舞團的主要劇目,中小型作品更是不計其數(shù)。他的女兒卓婭畢業(yè)于上音作曲系,與丈夫王祖皆共同創(chuàng)作大量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主要有民族歌劇《黨的兒女》、《芳草心》、芭蕾舞劇《繁漪》和眾多影視曲目。
7、丁善德與女兒丁岐諾
丁善德是我國著名作曲家和鋼琴教授,早年留學于法國巴黎音樂院。曾任上音院副院長,培養(yǎng)出一批象周廣仁、周文中、黃青白等著名鋼琴家和王酩、陳鋼等優(yōu)秀作曲家。女兒丁岐諾也是位著名小提琴家,畢業(yè)于上音院,曾任上交等樂團首席,現(xiàn)留學定居于美國。
兄弟(姐妹)音樂家
1、劉氏三杰
劉氏三杰是近代我國音樂史上著名的家族音樂家劉半農(nóng)、劉天華和劉北茂三兄弟。大哥劉半農(nóng)是位造詣深厚的音樂文學家和翻譯家,最早把法國《馬賽曲》譯成中文;二弟劉天華是我國最著名的國樂大師,譜寫并演奏《良宵》、《病中吟》、《空山鳥語》、《光明行》等二胡名曲;三弟劉北茂在大哥、二哥的影響與帶動下,毅然由專事英語專業(yè)改為民族音樂專業(yè),先后任教于西南聯(lián)大、安徽師大和中央音樂學院,專職二胡教學。
2、司徒兄妹音樂家族
半個多世紀前,上海蘭心劇院舉辦“司徒兄妹弦樂四重奏”音樂會,由造船專家司徒夢巖的二子海誠、三子興城、四子華城和小女志文聯(lián)合演出,分別演奏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后來海城任上海交響樂團第二小提琴首席;興城任臺灣交響樂團小提琴首席;華城和志文分別任中央樂團小提琴首席和大提琴首席,實現(xiàn)了一家四人成為國家首席的創(chuàng)舉,并傳為美談!
3、紅專兼?zhèn)涞逆⒚米髑?/p>
李群與莎萊姊妹是喝延河水長大,黨一手培養(yǎng)造就的女作曲家??箲?zhàn)時期隨母奔赴延安,同在魯藝音樂系學習,跟隨冼星海、呂驥、李喚之等學習作曲、和聲及視唱練耳等。李群在星海老師的叮囑下,專寫兒童歌曲。后來成為《兒童歌曲》主編,主要作品有《快樂的節(jié)日》、《咱們從小講禮貌》、《小鳥在前面帶路》等。莎萊也是位著名作曲家,延安時期寫出婦孺皆知、人人愛唱的歌曲《紡棉花》。
4、歌壇二兄弟
男中音歌唱家孫禹,他聲音雄厚,音色嘹亮純正,具有穿透力,主演歌劇《原野》中的男主角仇虎非常成功,后受聘并定居于美國歌劇院;弟弟孫國慶也是流行歌壇的名氣歌手。
夫妻音樂家
1、馬思聰與王慕理
馬思聰是我國最著名的小提琴家,早年留學法國巴黎音樂院。曾任中央音樂院院長、中國音協(xié)副主席,主要作品有《思鄉(xiāng)曲》、《內(nèi)蒙組曲》、《西藏音詩》、《祖國大合唱》等。其夫人王慕理是著名的鋼琴演奏家,傾其一生為丈夫的事業(yè)服務,在丈夫拉小提琴演奏時,常常為其伴奏并協(xié)助創(chuàng)作音樂作品。
2、李喚之與李群
李喚之早年畢業(yè)于國立音專,師從肖友梅博士,曾任魯藝音樂系教員、華北聯(lián)大音樂系主任、中國音協(xié)主席等職,主要作品有管弦樂《春節(jié)序曲》、弦樂合唱《蘇武》、《社會主義好》等名曲。夫人李群也畢業(yè)于魯藝,寫出大量優(yōu)秀兒童歌曲,如《我們從小講禮貌》、《快樂的節(jié)日》等。
3、孟波與嚴金萱
孟波于抗戰(zhàn)時期參加革命音樂工作,曾譜曲《犧牲已到最后關頭》和《高舉革命大旗》,曾任上海音樂學院黨委書記,支持學生創(chuàng)作了出舉世聞名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祝》;嚴金萱早年畢業(yè)于魯藝受教于孟波,后結為夫婦,她創(chuàng)作出很多好歌曲,如《金色的童年》、《大紅棗兒甜又香》等。
4、瞿維與寄明
瞿維早年就學于上海新華藝專,師從鐘慕貞教授學鋼琴,寄明是上海國立音專俄籍鋼琴教授查哈羅夫的高足。他們先后于抗戰(zhàn)時期到延安魯藝,不久便結為夫婦,后來都成為著名音樂家。瞿維的代表作有:歌劇《白毛女》、交響樂《白毛女》、《人民英雄紀念碑》等大型作品;寄明的作品有《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少年,少年,祖國的春天》等優(yōu)秀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