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來說,2007年有兩件事是無法忘懷的。一件是我們在法庭上勝訴了一家跨國公司的專利侵權,另一件則是父親的去世。
兩事相連,一喜一悲。喜的是我們的企業(yè)在歷經二十多年奮斗后,終于嶄露頭角,在國際競爭的舞臺上初步顯示了自己的實力。悲的是在我們企業(yè)逐漸走向成熟,還需要長輩細心呵護的時候,父親生命的門戶卻已關閉……
父親給我們留下了多少遺產?
這是很多人都很關心的問題。
父親育有二子一女,早年辛苦度日,沒有什么積蓄。當我們的企業(yè)走上規(guī)模,生活條件有所改善之后,逢年過節(jié)我們會給老人家一些錢。但他說,辦企業(yè)不容易,錢要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他自己有吃有穿就行了,所以他每次都只是象征性地接受點“零花錢”,算是給子女們表達一下心意的機會。但即使是“零花錢”,他也從不亂花,而把這些錢積攢起來,每當街坊鄰里有什么困難找到他,他總能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社區(qū)街道有些什么修橋補路之類的事情,他也總是積極響應,慷慨解囊。
父親辛勞一生,賺錢不多,對錢卻看得非常淡泊。他常說,錢財本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走。沒錢的時候拼命掙錢,有了錢不要做“守財奴”,要多幫助別人,多為社會做些好事。從父親的身上,使我明白,其實人在世上,是不能完全以錢財的多少來衡量其價值大小的,關鍵在于你為社會做了多少有益的事情,是否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從這個意義上講,父親留給我們的“遺產”,其實是一種無法用金錢來計算的精神財富,這是比任何有形的財富都要珍貴得多的。
現在社會上流行“誠信”這個詞?;叵肫饋恚鋵嵲谖倚r候父母就對我進行這方面的教育了。當時鄰里之間,經常相互借來借去,我對這樣的“經濟行為”很不理解,因為老師告訴過我們,借東西必須寫借據。父親卻說,低頭不見抬頭見的近鄰之間是不需要這樣的,因為大家彼此信任,老祖宗就是這樣傳下來的。母親還給我講了“牛皮寫字人老實”的道理。意思是如果做人不守信,就算把這件事情寫在牛皮上磨不掉都沒用,大家都是本分善良的老實人,肯定會把欠人家的東西時時刻刻記掛在心頭的。
“一等人說了算,二等人寫了算,三等人說了寫了都不算!”父母告訴我,真正講信用的人,寫不寫借據都是一樣的。
也就是從那時起,做人要講信用的概念,就像“牛皮寫字”一樣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以致在我后來的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受益無窮。
也正是受著父親的影響,我對財富、對人生的看法更加透徹。這幾年來,我們在發(fā)展好自身企業(yè)的同時,先后為各種社會公益事業(yè)捐贈一億多元。就在父親去世后一個月,共青團浙江省委發(fā)起成立“浙江青年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基金”,我們又一次帶頭捐出了一千萬元,用于資助那些有志創(chuàng)業(yè),敢于創(chuàng)新的年輕人,幫助他們成就一番事業(yè)。
我想,如果父親在天有靈,知道我這樣做了,他一定會很開心的。
凡塵遠去,陰陽兩隔。
父親音容宛在,永留心間……
摘自《新智囊》2007年第11期
編輯/任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