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閱讀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據(jù)文中注音寫出相應(yīng)的漢字,并給加著重號的字注音。(2分)
天之茫茫,日月星chén()得以運行其中;地之無yín(),花蟲鳥獸得以生存其間。包容,源于人類一種理性的博愛和情感的寬恕(),她需要有一顆熱愛生命、熱愛社會的靈性的心。包容,不是氣吞萬里的壯舉,而是一種悄( )然的思慮,一種適度的克制。
2.古詩詞默寫填空。(4分,每小題1分)
(1)大漠孤煙直,。(王維《使至塞上》)
(2),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diào)歌頭》)
(3)陸游的《卜算子·詠梅》中表現(xiàn)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質(zhì)的詩句是:
,。
(4)《愛蓮說》中從生長環(huán)境的角度描寫蓮品質(zhì)高潔質(zhì)樸的句子是:“予獨愛蓮之
, ?!?/p>
3.根據(jù)下面句子的句式,在橫線上仿寫兩組句子,使之構(gòu)成連貫流暢的排比句。(3分)
人生如一首詩,應(yīng)該多一些昂揚的吟唱,少一些愁苦的悲嘆;,
; ,。
4.下列句子都有語病,在原句上改正過來。(3分)
(1)文章的中心思想確定以后,還要根據(jù)中心思想的需要,認(rèn)真地組織、選擇材料。
(2)思想內(nèi)容是否健康,應(yīng)是衡量作品優(yōu)秀的重要標(biāo)準(zhǔn)。
(3)2008年奧運會吉祥物“福娃”的圖案設(shè)計、色彩運用,都凝結(jié)著美術(shù)工作者們的辛勤的勞動成果。
5.學(xué)校文學(xué)社擬創(chuàng)辦一份文學(xué)刊物《啟航》,請你為這一刊物寫一段創(chuàng)刊詞,闡明刊名含義及辦刊宗旨。語言要簡潔生動,不超過60字。(4分)
創(chuàng)刊詞:
6.根據(jù)下面短消息的內(nèi)容,將其概括為一句話新聞。(不超過15個字)(4分)
3月27日,北京奧組委正式發(fā)布2008年北京奧運會獎牌式樣。北京奧運會獎牌采用舉世無雙的“金鑲玉”式樣:正面為國際奧委會統(tǒng)一規(guī)定的圖案——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臘勝利女神和潘納辛科競技場,背面則是鑲嵌著中國古代龍紋玉璧造型的玉璧。獎牌詮釋了中華民族以“玉”比“德”的價值觀,是中華文明與奧林匹克精神一次完美的“中西合璧”。
二、古詩文閱讀(15分)
(一)閱讀王維的《山居秋暝》,完成7~8題。(5分)
山居秋暝
王 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7.這首詩描寫了初秋時節(jié)一場秋雨后山谷的清幽景色,寄托了詩人怎樣的情懷?(2分)
答:
8.結(jié)合詩歌的意境,試分析“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的表現(xiàn)手法。(3分)
答: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選段,完成9~11題。(10分)
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fēng)、攣、瘺癘,去死肌,殺三蟲。其始太醫(y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募有能捕之者,當(dāng)其租入。永之人爭奔走焉。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問之,則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shù)矣?!毖灾踩羯跗菡?。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將告于蒞事者,更若役,復(fù)若賦,則如何?”
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fù)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xiāng),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xiāng)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zhuǎn)徙,餓渴而頓踣。觸風(fēng)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非死即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悍吏之來吾鄉(xiāng),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謹(jǐn)食之,時而獻(xiàn)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xiāng)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選自《捕蛇者說》)
9.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的含義。(3分)
(1)黑質(zhì)而白章而:(2)以嚙人,無御之者 以:
(3)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嗣:(4)更若役,復(fù)若賦更:
(5)而鄉(xiāng)鄰之生日蹙蹙: (6)又安敢毒耶 毒:
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譯文:
(2)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xiāng)鄰之旦旦有是哉?
譯文:
11.第四段寫蔣氏申述不愿換差事的理由,有何作用?(3分)
答:
三、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2~16題。(15分)
人們?yōu)槭裁磻涯盥愤b
李建軍
歲月荏苒,流光易去,不知不覺間,又快到路遙逝世十五周年的祭日了。
十五年里,我經(jīng)常聽人談起路遙,談起這個四十二歲便赍志而歿的優(yōu)秀作家。
這是為什么?為什么人們念念不忘、滿心感激一個離開這個世界已經(jīng)整整十五個年頭的小說家?
路遙的作品受到讀者熱愛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寫作本質(zhì)上是給予性的,而不是占有性的。
海涅將莎士比亞、塞萬提斯和歌德當(dāng)做最偉大的作家,因為,他們的寫作里有著共同的東西:“莎士比亞、塞萬提斯和歌德這三個名字總是并舉齊稱的,隱然有什么繩子把它們串在一起。他們的創(chuàng)作里流露出一種類似的精神:運行著永久不滅的仁慈,就像上帝的呼吸;發(fā)揚了不自矜炫的謙德,仿佛是大自然?!笔堑?,“自我犧牲精神”和“仁慈”,這些就是給予性寫作的特點。而路遙的寫作就屬于這種充滿熱情和愛意的給予性寫作。
事實上,一切真正的寫作都是給予性的,都致力于塑造具有“給予性”精神的“美好的人物”。屠格涅夫在1860年的一次演講中高度評價唐·吉訶德:“為自己而生,只關(guān)心自己——唐·吉訶德認(rèn)為是可恥的。他把自己完全置之度外,他活著是為了別人,為了自己的兄弟,為了除惡務(wù)盡,為了對抗那些敵視人類的力量——巫師們、巨人們,即壓迫者們。他這人毫無自私自利之心,他從來不考慮自己,他充滿一種自我犧牲精神——請諸位認(rèn)清這詞的分量!——他相信真理,堅信不移,而且義無反顧。因此他才無所畏懼,堅韌不拔,才能滿足于最粗劣的飯菜和最寒酸的衣服:因為他無暇顧及這些小事。他心地善良,精神偉大,為人勇敢;他那感人的虔誠并沒有束縛他的自由;他毫無虛榮心,但他并不懷疑自己,懷疑自己的使命,甚至對自己的體力也毫不懷疑。他經(jīng)常追求同一目標(biāo),這使他的思想有點單調(diào),頭腦有點片面;他知道的東西很少,再說他也不需要知道很多東西:他只知道他的事業(yè)是什么,他活在世上為了什么,而這正是最主要的知識?!甭愤b筆下的許多人物,就屬于唐·吉訶德的同志和盟友,同樣屬于富有犧牲精神的利他主義者,例如《人生》中的德順爺爺和劉巧珍、《黃葉在秋風(fēng)中飄落》的盧若琴、《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平和田曉霞,都是這樣的人。
在《羅密歐與朱麗葉》中,莎士比亞借朱麗葉之口說:“我的慷慨像海一樣浩淼,我的愛情也像海一樣深沉;我給你的越多,我自己也越是富有,因為這兩者都是沒有窮盡的?!蔽膶W(xué)也是這樣:一部作品越是表現(xiàn)給予性的慷慨而仁慈的思想和情感,就越是能得到讀者的喜愛;一個作家越是表現(xiàn)給予性的慷慨而仁慈的思想和情感,就越是會得到讀者的感激和尊敬——一部作品之所以偉大,一個作家之所以偉大,歸根結(jié)底,是因為它的倫理精神是偉大的,是因為它的心情態(tài)度是偉大的。
那么,讓我們感謝路遙吧,讓我們紀(jì)念路遙吧。因為,他給我們的心靈帶來了令人感激的情感慰藉。因為,路遙使我們感受到了戰(zhàn)勝饑餓、屈辱和苦難的勇氣,幫我們認(rèn)識到了愛情、親情和友情的價值和意義,讓我們理解了關(guān)于文學(xué)、人生與世界的樸素而重要的真理!
(選自《中華讀書報》)
12.為什么說“一切真正的寫作都是給予性的”?用文中的原話回答。(2分)
答:
13.海涅將莎士比亞、塞萬提斯和歌德當(dāng)做最偉大的作家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
14.作者在文中寫屠格涅夫在1860年的一次演講中對唐·吉訶德的高度評價,有何用意?(3分)
答:
15.根據(jù)文章有關(guān)內(nèi)容概括回答:一個作家怎樣才能被稱之為偉大的作家?(3分)
答:
16.結(jié)合全文,談?wù)勅藗優(yōu)槭裁磻涯盥愤b?(4分)
答:
(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題。(20分)
望 春
——龍山雜記之六
柯 靈
①離開龍山,又是一度月圓。小巷寂靜的生涯,已漸覺相安若素;而且俗務(wù)困人,每天被瑣屑的工作纏繞,也不復(fù)再有余裕坐對幽窗,悠然作遐想。只是龍山的望春花,至今還頻來相擾,使人難忘。
②龍山山腰的宿舍,有一個小小的庭院,種著兩樹高大的梧桐,三四棵矮小的黃楊,一株望春花。我遷入宿舍的時候,正是風(fēng)雪連天的寒冬,梧桐早已落葉,望春花也只剩著疏落的空枝;唯有終年常青的黃楊木,還透示著幾分生意。時節(jié)推移,漸漸由冬轉(zhuǎn)春,氣候雖已日漸暖和,大地卻還沉睡未蘇;第一個泄露了春訊的,就是那一樹望春。草未曾茁青,樹沒有抽芽,望春花卻在濯濯的枝頭,開起了滿樹銀白的花蕾。宿舍里深通世故的女傭,有意無意地說:“望春花開了,春天就快要來了!”
③從那時起,不知為什么,我對這滿樹含苞的望春花發(fā)生了好感;而且有些為它杞憂。一天早晨,和同居的朋友在院前小立,我說:“望春花開得這樣早,怕等不到春事爛漫,就要零落了吧!”朋友的回答卻出乎我的意外,他說:“望春真是最難看的花了!枝干僵禿,有花無葉,讓它零落了也好!”更出我意外的,此后他竟幾次表示對望春的嫌厭。我覺得很不平,有一次對他說了這樣帶著譏刺的話:“放心吧,朋友!望春花不是為你開的,它并不要你賞識?。 迸笥堰€說:“誰教它開在這里,讓我看見呢?”我憮然,沒有再開口。每天午后,柔陽撥逗著春意,蜜蜂翅上馱著薄薄的東風(fēng),在黃楊木上紛飛。同居的伙伴們都到山麓去了,我總獨自佇立院前,對望春作許久的顧盼,而且常不免為它擔(dān)憂:“花開得早,自然也就謝得早,來時寂寞,去時冷落,豈不辜負(fù)了大好的春光!”——眼見望春花欣欣地開放,粉妝玉琢,潔白如雪,我越是傾心憐惜,我的隱憂也越是深切。
④不幸的預(yù)想常常容易實現(xiàn),望春的殘葩,終于在紫槿花紅出墻頭,春意盎然的一天早晨,被我發(fā)現(xiàn)飄零在院中的草地上了。我像親自串演了一出人間的悲劇,心頭浸蝕了無名的悵惘。
⑤我曾經(jīng)決定,要為這素馨的花樹寫一篇童話:假定望春花是一個追求光明的少女,春天就是她理想的王國。蕭殺的嚴(yán)冬使她發(fā)愁,料峭的風(fēng)寒使她戰(zhàn)栗,她決定獨自出發(fā),向天涯海角尋覓春天。跋涉了無數(shù)山水,飽嘗了無限苦辛,當(dāng)她聽見南國的燕子送來第一聲呢喃,冬眠的蜇蟲打了第一個呵欠,她知道自己的愿望快要達(dá)到,激動得發(fā)狂,立刻在寂寞的大地上,展開慘白的笑靨,報告了春天的消息。
⑥于是風(fēng)暖了,草綠了,花開了。但春天剛來,自己卻已經(jīng)憔悴,在春陽溫暖的懷中,作了個含淚的微笑,悄悄地離開了人間。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我立下心愿要為望春抒寫。但只限自己才分太淺,幾回鋪箋,幾番擱筆,我終于沒有寫成。
⑦人事倥傯,如今我已離開了龍山,望春花的故事卻依然頻來相擾,甚至夢見她化為白衣的少女,婉轉(zhuǎn)輕愁,促請我對她踐約。幾日以前,因事偶上龍山,便中去看看院前的望春,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綠葉成陰,迥非往日的豐姿了。我想,望春有知,對那過去的舊夢,怕也早如隔世,淡然忘卻了吧?果然,那么我的心愿,這樣也就算償了!
(選自《中國百年精品散文》)
17.作者為什么說“只是龍山的望春花,至今還頻來相擾,使人難忘”?(3分)
答:
18.第{3}段中說“我對這滿樹含苞的望春花發(fā)生了好感;而且有些為它杞憂”。你認(rèn)為“為它杞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答:
19.第{4}段中的“我像親自串演了一出人間的悲劇,心頭浸蝕了無名的悵惘”一句話該怎樣理解?
(4分)
答:
20.第{5}段中說“我曾經(jīng)決定,要為這素馨的花樹寫一篇童話”,作者為什么要“寫一篇童話”?說說你的看法。(6分)
答:
21.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4分)
A.作者離開龍山,“每天被瑣屑的工作纏繞,也不復(fù)再有余裕坐對幽窗”,表明了他對寂靜的小巷生活的厭惡。
B.作者寫“同居的朋友”對望春花的嫌厭,以此來反襯“我”對望春花的喜愛和擔(dān)心。
C.本文借望春花來托物言志,表明作者淡泊名利,不肯屈服于黑暗勢力的精神。
D.作者善于選用細(xì)小的意象來表現(xiàn)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一株普通的望春花在作者筆下卻成了一個鮮活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勇敢者的象征。
E.本文的語言清新樸實,極富特色,特別是對比、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的綜合運用,使文章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
四、請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作文(50分)
題目一:心靈深處的美景
題目二: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開花、結(jié)籽。它的種子隨著風(fēng),落在山谷、草原和懸崖邊上,到處都開滿潔白的野百合。不管別人怎么欣賞,滿山的百合都謹(jǐn)記著第一株百合的教導(dǎo):“我們要全心全意默默地開花,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p>
一株小小的野百合,一個小小的“心靈”,為了心中那個美好的愿望,竟是如此地執(zhí)著和堅韌。它,的確不是一株野草。同樣,一個人社會價值的實現(xiàn),也只有通過一種方式,那就是“以花來證明”。
認(rèn)真閱讀上面的材料,結(jié)合自己的感悟,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文體不限,詩歌、戲劇除外。(2)立意深刻,思想健康,感情真摯,力求做到有新意,有創(chuàng)見。(3)文中若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請用“”代替。(4)卷面整潔,書寫工整。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nèi)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