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2008年省、市、縣三級政府民生工程中的首要工程,也是農村一項新型“熱點”工作。安徽省和縣把實施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為村務公開的一件大事來辦,以村務公開推進農村低保公平公正。
和縣善厚鎮(zhèn)高祖村在落實農村低保工作中,遇到了農民家庭的農、副業(yè)生產收入測算難;本村困難戶與上級下達低保對象指標懸殊大,確定對象難;并村后村級規(guī)模大,村民代表外出務工多,民主評議難。為巧破這“三難”,該村把農村低保當作村務公開中的一件大事來辦,將農村居民低保對象的條件公開;申報、審核、審批的程序公開;上級分配到村的人數(shù)及低保標準(檔次)公開;并將“三公開”內容張貼在村務公開欄和各村民小組,印發(fā)到各戶,使廣大群眾對實施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知情、參與和監(jiān)督。由于把低保政策公開,宣傳深透,工作透明,贏得群眾支持,難事就不難,這次全村落實的81名農村低保對象公示后,無一例有疑義。
白橋鎮(zhèn)西梁山社區(qū)在初評后將本社區(qū)農村居民低保對象在村務公開欄張貼時,一些群眾紛紛趕來看名單、議論著。村務公開欄內公示不到3個小時,鎮(zhèn)政府就接到舉報電話,第2天,又有5人反映社區(qū)提名初評的對象中有2戶不算最困難,村兩委再次召開村民代表會議,重新評審,堅持在“困難戶中選特困戶,在窮人中選最窮的人”,最后落實了11戶38人,社區(qū)再在村務公開欄內公示后,群眾再無異議。
據了解,該縣通過村務公開欄公示,廣泛吸納群眾意見,及時調整了低保對象55戶118人,促進了全縣農村低保公平公正。到目前,全縣確定4 801戶、9 357人享受農村低保,縣民政局未接到一例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