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是第一本我耐心讀完的外國翻譯小說,那時正上初中。讀完后只覺驚艷,但那種驚艷又實在無法形容,于是只得出一個字的結(jié)論——好!
即使后來我知道這其實也就是一本有著藝術感染力的通俗的文藝作品,但曾經(jīng)的閱讀體驗,始終讓這本書在我心中有一個神圣的高度。
這本書還有一個粉色浪漫的譯名——《亂世佳人》。
米切爾一生中只有這樣一部作品,然而卻打動了那么多人的心,隔著長遠的時間和空間的距離。我們的心隨著郝思嘉的腳步起伏不定。始終更喜歡它的英文原名“Gone With The Wind”,它那么貼切地表達出一種命運的捉摸不定,成長路上的無奈消逝和變幻……一切注定要失去。一切都是那么難以掌握
小說開始于北佐治亞州的某個春天,空氣中也飽含著種種花卉、剛抽枝葉的樹木和溫潤的新翻紅土的香味。16歲的郝思嘉明媚如畫,年輕驕傲的她是那么直率、簡單,就像吹過塔拉莊園上空的風和從塔拉身邊流過的河流一樣。雖然即使活到老,她都不可能理解一件錯綜復雜的事。但她也有自己的小聰明,她知道“怎樣微笑才能使那兩個酒窩輕輕抖動,怎樣扭著走路才能讓寬大的裙子迷人地搖擺……”
那時生活正展開最斑斕的圖景等著她去揮霍,那時她已過慣了愜意的日子,認為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失敗,認為只要有一件新的衣裳和一張秀麗的面孔當武器,就能擊潰命運!
然而失敗來得那么快!打擊來得那么快!戰(zhàn)爭來得那么快!生命中一個接一個的大考驗來得那么快!
一廂情愿的愛情幻想被擊碎,兒戲般地嫁給了毫不出眾的查爾斯,又在短短的兩個月后成了寡婦。然后戰(zhàn)局不斷惡化,在失去了母親的塔拉莊園,在廢墟,在淌血的土地上,郝思嘉無依無靠,只能昂首扛起生活交給她的重任,獨自支撐起炮火紛飛的世界中這艘小小的“諾亞方舟”。
災難對郝思嘉的折磨并不是淺嘗輒止。一次次以為最糟糕的情形已經(jīng)過去,又一次次迎來更糟糕的情形。
炙熱的陽光下。雙腳淌血的郝思嘉疲憊不堪地躺著,回憶那些逝去的人和逝去的往事。回憶一去不復返的幸福生活。思考一片黑暗的未來中種種的艱難困苦。她不愿再爬起來,但終究還是站起來了。因為她深信:“我們總能想出辦法的。我知道,只要不是所有的人都死光了,我們總有辦法?!边@時的她誓言響亮:“上帝作證,我會熬過這一切!”
雙親呵護著的郝思嘉幼稚輕狂,瑞特寵愛著的郝思嘉貪婪蒙昧,只有這時的她令人流下驕傲的眼淚。
米切爾用最好看易讀的情節(jié),來講述著郝思嘉的成長史,驚心動魄的戰(zhàn)火,纏綿趣致的愛情或許只是一段段或緊張或美麗的插曲。
雖然也塑造了玫蘭、阿希里、瑞特等等各具魅力的人物形象,但這本書里歸根結(jié)底只是在說著一個人的故事吧。這個人其實自始至終部不完美,甚至還有那么點可惡,你看,即使是她的進取,也總伴隨著對別人的掠奪。她就像一個任性的孩子,無所顧忌執(zhí)著一念,對世界予取予求。但她是值得原諒的,因為原諒她也就是原諒成長中的我們自己,年輕時犯的錯,上帝也會原諒。對吧?
讀這本書,總會在剝離了那些風云變幻的背景后聯(lián)想到生活中的自己。那個對生活充滿激情,無所顧忌地追逐著自己想擁有的一切的女孩,從16歲到28歲,真的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成長了嗎?你看,成長也許從來都是里程碑式的,恐怕只有在她28歲的那年夏天,在玫蘭死的那一晚。在瑞特說要走的那一刻,她才瞬間長大。成長又會在哪一個瞬間等著我們?
瑞特對郝思嘉的愛戀守護始終是大部分女生喜愛這本書的原因,這帶出了關于青春的另一個悲劇性話題——愛情像這個世界上的很多東西一樣,不是付出就有回報的。比如先前愛著阿希里的郝思嘉,愛著郝思嘉的瑞特,以及后來愛上瑞特的郝思嘉,都無法避免地成為悲劇主角。
在命運的大喜大悲中野心勃勃傲然前行,也許郝思嘉比我們?nèi)魏稳硕几鼜姾犯斆?,似乎沒什么能打倒她。但回到華美的青春版圖的最初,她還不是和我們一樣?都不過是被愛寵壞了的無所顧忌的孩子,無憂無慮,從來不知道這世界上有什么風雨和不能達到的愿望。但考驗和打擊也許就要來了……
歲月隨風而逝,即使郝思嘉經(jīng)歷了那么多感受了那么多,即使她從一個嬌蠻的女孩已經(jīng)變成了堅韌的婦人,可是在面對前方未知的道路時依然焦灼茫然。所以,也許對每一個還在路上的人來說,牢記著這句話總沒錯,“Tomorrow is another day!”
編輯 大 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