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手術(shù)后,妞妞恢復得相當快,又回到能吃會睡無憂無慮的兒童貓時光。2005年底,我們搬了新家。到達后,她自己踅摸了個我們作為人類很難體察到的某角落,不吃不喝躲了兩天兩夜。
第三天,大家千呼萬喚她才飄出來,進食、喝水、各屋視察,幾經(jīng)摸索后終于確認承認以及默認“這里是我的新家”,遂放心大膽地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新生活。
2006年暮秋,妞妞的生命里出現(xiàn)了第一只與她長久相處的貓:點點。
點點的身世頗心酸——我酸是真的,或許他自己還覺得挺甜。一只生下來不久被傳染了鼻氣管炎的雄性小折耳,所謂的“原主人”既不給治也不、井實話,說是“眼睛磕了才流眼淚,天氣冷才流鼻涕”,生生耽誤到五個月大,還騙我們是三個月貓。
鼻氣管炎是貓族的頑疾,未滿月的小貓患病死亡率達八成。我們點點有福氣,撐到快半歲還沒掛,終于脫離魔掌,投奔光明。
點點秉性溫和,繼承和發(fā)揚了“折耳”血統(tǒng)中近乎人性的特點:試想隆冬早上你哆嗦著下床穿衣,頂著未滅的星星上班,有只小貓放棄了暖被窩和回籠覺,打著噴嚏,掛著兩條鼻涕——綠的,倆小爪整齊并攏,趴在地上眼巴巴目送你出門,親兒子也未必做得到這步吧。點點的懂事和憨直是我們最終狠不下心將他“所托非人”和狠下心帶他滿京城“求醫(yī)問藥”的重要動力。
鼻氣管炎無法根治,只能控制,尤其像點點這樣生下來即被傳染且未注射疫苗的短鼻貓。
按療程看,一個療程至少五天,消炎針打得屁股跟篩子似的,抗炎藥與魚肉罐頭齊吞,哈喇子跟綠鼻涕同噴……點點是堅強和樂觀的,“病魔”非但沒能影響他的好胃口,更激發(fā)了他享受生活的好心情;萬丈紅塵,看貓來貓去——別覺得自己冤。人有時真該向小動物學學人生哲學。老莊、尼采、黑格爾固然強大,但比不得身邊的小精靈們讓你把這道理懂得透徹,懂得“有生活”,懂得這輩子也忘不掉。
我的好小子點點,在一個春暖花開的午后,再次踏上新的征程。
新主人是知根知底的朋友,非常疼他。
他們說:點點病好了,沒再打噴嚏,就是在人腳面上打滾的毛病還在。多好。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