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山二中語文教研組組長
一個對生活總是擁有好多神奇靈感好多特別發(fā)現(xiàn)的人:
一個從小喜歡閱讀長大后非中文系不考的女生:
一個非常熱愛孩子最后成了一名“孩子王”的大人;
一個允許孩子犯錯但教會他們吸取教訓不斷成長的老師;
一個在語文教學的天地中不斷摸索、成長的行者。
總有學生跟我說:老師,我最怕寫作文了,不知道寫什么好。呵呵,那我教你小小幾招秘訣,寫作文馬上就成了一件很簡單的事啦。
一是把自己想到的東西都寫在草稿紙上。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比如寫《我》,你的腦海里可能一下子就冒出來許許多多的事:讓人驕傲的、使人丟臉的;好的、糗的……沒關(guān)系,都把它飛快地寫在草稿紙上,到時候篩選就可以了。千萬不要腦子里先有了定格——這種小事,老師肯定看不上!或這種事情能寫到作文里去嗎?結(jié)果寫來寫去,只能寫掰塊橡皮借給同學、攻克難題到深夜之類老掉牙的題材。更糟糕的是自己去編一個感覺比較高尚的故事,結(jié)果破綻百出,毫無真情實感。其實你寫下來的事,大多都是自己有感觸的事,好好剪裁,可能都會成為絕好的素材的,放開手腳,去除概念中的條條框框是寫出個性化的好文章的第一步??纯聪旅鎯善段?,雖算不上很出色,卻都取材于生活,非常真實、自然,修改一下,就能成為好文章。
二是選自己最熟悉也最有感觸的人或事來寫。有些同學覺得自己的作文老。是寫得干巴巴,除了語言功底外,最大的因素在于這些事情不是他自己非常熟悉非常感興趣的。不信,你看看平時不太會寫作文的同學在談起自己心愛的足球、籃球、游戲、卡通人物或者自己的伙伴的時候,可是滔滔不絕、眉飛色舞呢,語言之精彩常常令人大吃一驚,所以選自己最熟悉、最有感觸的人或事來寫,絕對沒錯!一來,會有很多東西可寫,二來,會寫得比較生動。
三是每次只選一到兩人或一到兩件事詳寫,其他要狠心舍棄掉。即使是分小標題從不同側(cè)面來寫人寫事的文章(初中階段分列三個小標題,寫三方面的內(nèi)容的居多)也要遵循這個原則,不要都詳寫——初中階段,作文一般在600字左右,所以寫太多的人或事,就會什么都寫不明白,給人的印象只能是流水賬,主題不鮮明。所以篩選的步驟很重要,比如寫《我》,可能可寫的東西很多,那么在這篇文章里你最想表現(xiàn)自己什么特點?哪些事情最能表現(xiàn)這些特點?把最富表現(xiàn)力的事例留下,其他的,只能“揮淚斬之”,千萬不要舍不得,平白無故多出一塊,在文章中就宛如一個大“囊腫”,多不美觀啊,而且可能會使文章“重病在身”。有時候,可能也沒到那么嚴重的程度,只要和你要主要表現(xiàn)的東西不沖突,實在舍不得放棄,那么請你略寫,來表現(xiàn)人物或事物的不同側(cè)面,但一定要有過渡句,而且過渡要自然哦。
四是平時要細心觀察,把最富表現(xiàn)力的一些細節(jié)記錄下來。比如:范例一中,某委員說的一句話——“大家買好零食啊!到時‘分紅’啊!”用“分紅”一詞是很生動的一種比喻,它往往屬于某一個人的“專利”或某個團體的“專利”;又如范例二中作者寫自己走起路來就像只胖企鵝似的,這其實就是一個富有表現(xiàn)力的細節(jié)。這種富有表現(xiàn)力的細節(jié),如果我們細心觀察,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比比皆是,因為我們周圍許多人都有一些自己特有的習慣、動作、語言、神態(tài),注意把它收集起來、記錄下來,恰當?shù)剡\用在作文里。就是一個個“亮點”。別小看了這些“亮點”,它們能使你的文章自然而然地顯得生動起來,不必你大費周章去抄別人的“佳句”或自己編撰“妙句”。
五是不要太顧忌語言,怎么想就怎么寫,但平時要注意語言的積累。可能很多作文平平的同學都有這樣的感受,自己的語言再“漂亮”一點就好了!怎么樣的語言才算漂亮呢?首先是通順,最好能生動,再高的要求是有自己的語言風格。對中學生來說,通順、生動就不錯了。寫作文時,先不要顧慮太多,把自己心里話先說出來,口語化一點也不要緊,比如范例一中很多語言都是中學生的“日常用語”,讀來也很親切。但寫完后,一定要修改,把那些表達意思不清的句子寫清楚,把不夠通順的句子寫通順,把一些很平白的句子略作改裝,比如:“我一下子呆住了”可以用比喻、夸張的手法變成:“這些話讓我一下子從喜馬拉雅山山頂?shù)剿篮?,‘晴天霹靂’啊……”文章讀起來就生動多了。
寫作文簡單嗎?你可以試試看:
我——一個“冒失鬼”的傳奇往事 王 欣
一提起“冒失鬼”這個詞兒呀,我們大概會說某某人粗心啦,健忘啦什么的,不錯啦,我就是這種人。(開門見山,圍繞一個特點寫,是很聰明的做法,最好不要一開頭就一大段議論,諸如:世界上有很多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有些人……有些人……但是我……繞了一大圈,寫了一大堆廢話,看了就暈菜!)
這可要從我小學里說起……(因為小學時比較傻冒啦)
一天……“來,值日生留下來掃地,其他人可以回家了,不要貪玩啊!”老師一說完,同學們一哄而散。我和好友一起走。走著走者,突然想上廁所,突然發(fā)現(xiàn)公交卡還在褲兜里,怕它掉溝里了,叫她幫忙拿著。不久,我“如釋重負”,背好書包,拿回公交卡順手放進書包里了。(必要的鋪墊,這些細節(jié)要交待清楚,否則后面的故事別人就看不明白了。)
到了車站,我與她道別,拍拍書包外的口袋,錢包還在(習慣了,習慣了)。車來了,我拿出錢包,剛想打卡,咦?卡呢?掉了?!我東翻西摸的,就是無影無蹤。這下完了,得走回家了。結(jié)果,真的走了……
回到家:“哇靠!熱死了!曬‘人干’啊!存心跟我唱反調(diào)啊……”(典型的中學生口頭語,看了真親切。只要不是太粗俗的、太反面的,適當運用,運用得當就沒關(guān)系,老師不會大皺眉頭的,相信老師不是老古董啦。)嘀咕了一大堆,才記起作業(yè)還沒做。于是,我從書包外的口袋,注意!是書包外的口袋拿出備忘錄一一卡掉了出來!我頓時傻了眼。
又有一天……“注意啦!緊急密件!下個星期五要春游啦!大家買好零食啊!到時‘分紅’啊!”某某委員的幾句話轟動人心,全班像要觀看某明星演唱會似的,200%沸騰。我一興奮,把“下個星期五”聽成“星期五”了,那也就意味著明天春游嘍!那天一放學,我以“超音速”般速度買好零食。可不料第二天……
“老師,今天……今天不是春游嗎?”我開始有些懷疑?!霸趺词墙裉?是下個星期五!哎?你書包里怎么沒書啊?”這些話讓我一下子從喜馬拉雅山山頂?shù)剿篮#扒缣炫Z”啊……(比喻、夸張手法的運用,比“我一下子呆住了”是不是生動多了?也不要用“我頓時傻了眼”,因為前面用過了,重復就沒意思了。)
后來,只得勞煩母親大人送書包過來。母親大人送來的時候,那個眼神呦,我不想描述了,你猜也猜得到。(原文是:“后來只得叫媽媽送書包過來,唉!”比比看,修改之后,把“媽媽”改成了“母親大人’,加上了對母親的神態(tài)描寫,文章的喜劇效果是不是更濃了呢?)
唉!我上時候就是這樣的一個傻冒啊!我想,我的冒失是宇宙無人能敵的了……
我 李逸凡
我最喜歡的人?噢,讓我想想,對了,是她!
她的的確確討我喜歡:留著短發(fā),笑起來有兩個小酒窩,走起路來就像只胖企鵝似的。(生動的比喻!)
常言道: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她有些胖,所以對什么“減肥”之類的字眼特別敏感。(這句話和上一段文字銜接不緊密,不如改成“胖企鵝盡管可愛,但終究沾了個“胖”字,她這個年齡的女孩子特別愛美,所以對什么“減肥”之類的字眼特別敏感”,是不是更好些?)為了減肥,她可真的算得上“嘔心瀝血”。(怎么個“嘔心瀝血”法?可以先舉些用其他方法減肥的例子,再著重介紹“呼啦圈減肥”,這四個字就落到實處了。)一次從雜志上看到轉(zhuǎn)呼啦圈能減肥,喜得她三天嘴巴沒合攏,磨破了嘴皮,求姐姐教她玩呼啦圈??蓱z她這個大胖子,不但沒學會,反倒報銷了一個大“甜甜圈”。唉,一腔熱情付諸東流!
俗話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雖然她的減肥計劃宣告破產(chǎn),依然一副胖企鵝的模樣,可她卻有一副好嗓了。提起流行歌曲,如數(shù)家珍,一亮嗓子,雖不能“繞梁三日”,在一群班級“粉絲”的追捧下,也常常洋洋自得呢!
此外她待人熱情誠懇,整天笑嘻嘻的,同學們找她幫個忙什么的,借本書啦,講道題啦,她總是滿口應(yīng)允而且盡力辦到;班里有什么事,她更是主動請命,為集體出力在所不辭,所以人緣好極了。
“書是生命的源泉”,對她來說,真是說到了心坎里去了。一本好書到手她就不管天昏地暗,上課看,吃飯看。(這段文字和前一段、后一段的文字都不搭調(diào),最好刪去。)
不過,她討人喜歡的一點就是不嬌縱自己。這個年齡的女孩子很少有不愛美的,瞧見漂亮的衣物吵著要買也很正常,她卻很少跟媽媽提這方面的要求,因為她很能體諒媽媽的難處。(對比手法的運用,就是為了使“不嬌縱”的品質(zhì)表現(xiàn)得更為突出)有次在商店瞧見一雙漂亮的毛皮靴,紅彤彤的皮革,可愛的式樣令她“一見鐘情”啊,只是價格不菲呢(這句交待不可少,想想看,為什么?)她摸了又摸,看了又看,(非常喜愛才會如此,這樣的細節(jié)描寫不可少)最后終于忍不住把媽媽拉到店里,但是媽媽說不適合學生穿,她也不吵不生氣,笑嘻嘻地陪媽媽回家去,回家后仍然幫著做家務(wù)活。(“不吵不生氣”、“笑嘻嘻”,這些神態(tài)描寫真棒,寥寥幾句,就勾勒出一個懂事的、不嬌縱的可愛少女形象,這個材料最能表現(xiàn)出人物的特質(zhì),所以要詳寫。)
說到這兒,也許你早喜歡上她了,對不對?告訴你,她就是我一一我最喜歡的人,奇怪嗎?不奇怪!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不喜歡,還怎么談得上愛別人,愛祖國,愛世界呢?
編輯/雨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