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市舉行的國際書法協(xié)會會議上,英國公布了筆跡研究專家克里斯蒂娜·斯特朗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稱從筆跡可以判斷出人們是否患有早期心臟病。
在會上,斯特朗報告說,她在英國普爾醫(yī)院進行了一項實驗研究,就曾對100多名60歲出頭的老人的筆跡進行過分析研究,其中包括普爾醫(yī)院心臟病門診部的61名患者,以及41名未被診斷出心臟病的就診者。斯特朗表示,她還希望了解心臟病是否也會在病人的書寫筆跡中留下記號。為此,斯特朗對大量書寫樣本中的筆跡特征進行了分析,包括書寫中斷、“O”和停頓點的濫用。統(tǒng)計結果顯示,在心臟病門診部中,患者使用停頓點的比例遠遠高于未患病者,前者尤其傾向于在書寫中將筆在字母“a”、“e”和“o”的中上部做短暫停頓。
然而,另一些研究人員卻對此意見相左。新南威爾士大學神經(jīng)精神病學教授佩敏德·薩奇德弗說:“這篇論文恐怕連信度測試都沒法通過,再說筆跡與心臟病之間也沒有什么必然聯(lián)系,難道病人不會因為太累而在書寫中暫停一會兒嗎?”澳大利亞無神論者凱倫·斯托茲諾則認為斯特朗是在倡導一種“偽筆跡相學”,他說:“筆跡相學其實就是披著筆跡外套的看手相。信一個人的筆跡足以顯示出一個人的心理特點、體能狀況、社會地位和智力水平。不僅如此,筆跡還可用以估測一個人的發(fā)展?jié)摿?,看看一個人能否集中精力從事藝術研究還是科學研究等等。在估測犯罪動向方面筆跡分析的作用尤為明顯:罪犯們的筆跡大都潦草凌亂,這些人中多數(shù)沒受過良好的教育,寫起字來橫豎不成樣。許多罪犯來自貧困家庭,感情也沒得到良好的培養(yǎng)。體現(xiàn)在他們的字跡上就極為幼稚,有的寫起字母來要反復描上幾次。”
斯特朗表示,書寫法學科是對筆跡進行分析的一種科學方法,卻常常被人們與筆跡相學混淆并混用。為了證明心臟病與筆跡特點之間的確存在關聯(lián),斯特朗目前計劃與普爾醫(yī)院高級心臟病顧問安德魯斯·麥克里歐得博士合作,將更多被確診為心臟病患者的人群納入測試范圍。斯特朗希望未來某一天,醫(yī)生們可以無需復雜而昂貴的技術就可以通過書寫筆跡分析對早期心臟病作出預測判斷。斯特朗稱,筆跡學可能成為一種用來顯示像心臟病、癌癥等疾病的有用工具,還可用來揭示一個人的心態(tài)和情緒波動情況。筆跡研究要比有些病理分析更加準確,因為你可以不問那些有可能得到錯誤答案的問題,就可以說出一個人的人生經(jīng)歷,包括他們所有經(jīng)歷過的感情危機。
此外,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們也曾進行過研究,分析醉酒對書寫筆跡的影響。莫那什大學吉姆·菲利浦斯博士及其同事對20名20多歲的年青人進行了觀察,研究伏特加酒和桔子汁等3到5種標準飲料酒水對他們的書寫筆跡產(chǎn)生的影響。研究小組發(fā)現(xiàn),當血酒精濃度約為0.05%時,測試人的用筆開始和結束書寫的的速度就會改變,加速階段似乎有所延長,而減速階段則有所減短。因此,飲酒會使人駕駛機動車輛的嫻熟技術大打折扣。菲利浦斯表示,研究結果還有助于法院調查,確定某人是否是在飲酒的狀態(tài)下做出如簽訂文件等行為。
摘自《人民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