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句老話:“四十四,眼睛生刺”,意為四十四歲眼睛開始老花。我現(xiàn)在正處在四十四歲的年齡。
近一年來,不知從哪天開始,眼睛似乎蒙上了一層翳,視物常有朦朧不清的感覺,以至常忍不住要拿手去揉眼睛。我明白,我的眼睛開始老花了,不由感嘆起歲月的無情來。
從小我就有一雙明亮的好眼睛,每次體檢我站在超遠距離看視力檢測表,總能把表下方最小的一排符號看得一清二楚,視力好得讓人妒忌。
看著周圍到處都是戴眼鏡的人,聽著近視的朋友訴說近視的煩惱,的確很為自己的一雙好眼睛而自豪。聽課時,我可以躲在大教室里離黑板最偏遠的角落,而把老師的板書看得一清二楚;走在路上,我可以漫不經(jīng)心地用眼角的余光辨別遠處走來的人是否是我熟悉的;在“一家有女百家求”的青春妙齡時代,更是可以明察秋毫地捕捉到異性眼里放出的電。
人生如白駒過隙,轉眼就到了“四十而不惑”的年齡。人到四十四,最顯著的莫過于這眼睛的變化了。從此以后,明亮澄澈的好眼睛,就日漸離我遠去了。
但我沒有太沮喪,老花是人的自然規(guī)律,我會坦然接受。而聊以自慰的是:人到四十四,臉上的眼睛雖然黯淡了,心靈的眼睛卻越來越明亮起來。人人心里都有一雙眼睛,心靈的眼睛是用人生的閱歷不斷擦拭,用人生的經(jīng)驗不斷滋潤,用持久的學習不斷養(yǎng)護的。只要你認真養(yǎng)護它,心靈的眼睛會隨著歲月的增長而愈加明亮。
有首很流行的歌曲《霧里看花》唱道:“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的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誰能借給別人一雙慧眼呢?慧眼看不見摸不著,它隱在智者的心靈里。心靈里有一雙慧眼的人,都是善于學習、善于實踐、活到老學到老的人,不斷學習,使他 (她)能集無數(shù)人的智慧和眼力看世界,因此“霧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這變幻莫測的世界,濤走云飛花開花謝你能把握這搖曳多姿的季節(jié)”。
人到四十四,四十四歲的眼睛既朦朧又清亮,朦朧的是臉上的眸子,清亮的是心靈的眼睛。
愿我的心靈,永遠保有一雙慧眼,一雙越來越明亮的慧眼。
文/燕妤 史順利摘自《石獅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