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閨女寫首歌
夏日的午后,難得的周末時光,九樓的陽臺上刮來一絲微熱的風,米色的窗簾輕輕撩動,圓圓安靜的依偎在媽媽的懷里,微微的努嘴皺眉,專注地盯著眼前的爸爸,爸爸的嘴角泛著笑意,手中撥弄吉他,為妻女溫柔地哼唱著自己寫的歌“你可知在你轉身回眸的一瞬間,燦爛的陽光映照了一片天……”
從媒體上感受到的董路,總是機敏過人的。他的京味幽默、他的能言善辯,不由得讓你感嘆,真是_個狠角色。可身處家庭中的董路卻有些安靜,遠離了媒體的喧囂后,他的節(jié)奏放緩了不少,就像每個普通的爸爸樣,他狼吞虎咽的吃飯、跪在地上找剃須刀、童聲童氣地和閨女玩耍、若有似無地和妻子開一句玩笑……
董路喜歡彈吉他,自己還作詞作曲,當他拿起吉他的時候,恍如又回到了那個白衣飄飄的年代,眼神驟然純凈而神圣起來,而大學里那個喜歡校園民謠的文藝青年今天已經(jīng)為人夫為人父了。
圓圓是個安靜的孩子,不哭鬧,只喜歡在看到爸爸為她彈吉他唱歌的時候拼命的鼓掌、用力地蹬腿、附和著“嗷嗷”練聲,就像在歡慶某個節(jié)日一般。從女兒出生之始,董路就堅持彈吉他唱歌給她聽,雖然他也笑稱自己是“對牛彈琴”。但這樣的習慣一直堅持到了現(xiàn)在,而九個月大的圓圓竟然已經(jīng)學會為爸爸鼓掌喝彩了。
董路心里一直有個小小的愿望。他要為這個小天使寫首歌。可是屢次提筆、屢次擱淺,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短短的十來句歌詞是無法盡訴自己對女兒的愛的。董路說要在圓圓兩歲生日前完成這首歌,現(xiàn)在的自己確實還無法完整的表達。而且他肯定,這首歌的名字一定要和圓圓的名字有關。
中秋節(jié)出生的女兒讓董路第一次覺得這個節(jié)日竟如此美妙,他說,“至少在未來的每一個中秋節(jié),至少對于我們這樣一個普通的家庭。又一個新的涵義。希望那一天家里能夠團圓,孩子也能每一天每一年的成長?!?/p>
在董路的博客里,我看到她為女兒寫的歌,現(xiàn)在只完成了兩句“你的哭聲在我聽來是笑聲,你的沉睡在我看來是沉醉?!?/p>
她是我人生新的意義
女兒出生前,董路迷茫過、思考過、掙扎過,每天于各種場所忙碌奔走,干了自己喜歡干的事情,賺到了錢,買了房子和車子。可作為一個三十六歲的男人,他卻對于活著的意義懷疑了。下半輩子到底為什么活著,活著為了誰?當他惶恐不安的時候,女兒出生了,孩子的到來就如一場及時雨,滋潤了他干渴的心田,讓他找到了人生的新意義——“為了女兒啊”。
女兒出生后,董路的變化很大,朋友同事都說董路不再喜歡在外面玩兒了,有責任感了,心態(tài)也好多了。董路自己也怡然自得,每天一定要花一兩個小時的時間什么公事都不處理,只是專心的陪孩子玩,觀察孩子一點一滴的變化,感受著這些小變化帶來的驚喜。
董路每周都會拿著數(shù)碼相機來記錄孩子的成長,圓圓個頭高了、圓圓學會爬了、圓圓流口水了、圓圓的眼神更靈動了、圓圓會專注的撥弄吉他了……董路說,孩子眼中的世界和我們是不一樣的,人不可能記得自己孩童時的一切,所以看著孩子的成長其實也就是在追憶自己的童年歡樂。
董路聽人說孩子在三歲以前是不記事的,所以從孩子出生時他就做了決定,他要為孩子記錄這段珍貴的“歷史”,于是他特意在博客中開辟了圓圓的“成長記錄”專欄。他說,“我想將來長大了她自己能看了,看看博客,看看她自己當時什么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