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年前,長沙賀龍體育場,在一場國奧隊比賽的中場休息時,我看到一位身著異服的“古人”,紅黃色的袍子胸前赫然有許多球員和足球官員的簽名,袍子背面還有諸如“泣血、悲呼”等字樣,那時的他正叼著香煙與旁人嬉笑著聊天。那場球中國隊輸了,第二天,我在某門戶網(wǎng)站的報道中看到一張圖片,“著名球迷某某”的文字說明下是那位“古人”痛不欲生的表情。
2004年亞洲杯決賽,北京工人體育場,當日本隊攻入第三粒進球的霎那,我難過地扭過頭不忍看球場上歡呼的藍色,卻無意間看見了身旁一位中年人緊皺眉頭,厚厚的眼鏡片下已淌落兩行濁淚。那一刻,我忽然忘記了國家隊即將失利的郁悶,為那淚水震撼不已,淚花中仿佛又看到了那作秀的“古人”。
關于球迷,首先就產(chǎn)生了一個“怎樣才算是球迷”的疑問,很多人或許還對此有一些誤讀,繼而誤讀了與之相關的很多領域,于是,就有了探討真實或謊言,尋找某些在不良現(xiàn)狀及潛意識遮蔽下正確方向的想法。
每當世界杯來臨時,關注足球的人群總會增加一大批新鮮血液,一般在世界杯期間,真球迷看球,部分偽球迷為了獲得階段性的公眾身份認同感開始睜著眼睛瞎看球,部分偽球迷的女朋友為了獲得階段性的個體身份認同感開始閉著眼睛瞎看球。于是,30天內(nèi)熱熱鬧鬧,熱鬧過后一切照舊。2002年世界杯中國足球剛出線和國家隊征戰(zhàn)世界杯小組賽階段,更是個非常時期,幾乎舉國言必稱世界杯,就連平常對體育賽事厭煩的大媽大嬸也能夠坐下來看完一場0∶4輸給巴西的比賽,然后對肇俊哲的那個門柱發(fā)出頗為專業(yè)的嘖嘖惋惜聲。所有喜歡與不喜歡足球的人都知道,都感覺得到,大伙兒都在關注著呢!咱不去看看,不是落伍了么?買菜時候還怎么跟街坊聊,到了單位上還怎么跟同事侃???
如果你有將“球迷”作為身份的想法,那已經(jīng)說明你不是個真正的球迷了,形式主義可以復制,但自然的狂喜和感動卻不能。本期重磅主題“被誤讀的球迷”希望從更多的角度來闡述球迷的真實狀態(tài)。關鍵不在說教,而是一種期待達到默契的交流。
關于追隨,我們講述地區(qū)級別聯(lián)賽的球迷故事,傳達最基本的球迷傳統(tǒng)和文化,用時間作證,表示對功利的墻頭草和唯成績論的鄙夷;關于性別,我們?yōu)殍F桿女性球迷鳴不平;關于政治,文章給出了拒絕“條件反射”的觀點;關于體育精神,足球呼喚球迷身體力行,走向球場;關于數(shù)據(jù),給出了特征即文化的總結,告訴讀者,怎樣的調(diào)查才是好的球迷調(diào)查;關于經(jīng)濟,我們看到了成績與球迷富有程度的反比;關于分歧,大家會了解到它并沒有想象得那么夸張;在文章最后是關于中國球迷的分析,足球競技水平高低與傳統(tǒng)息息相關,球迷文化的成熟同樣需要一個過程,我們不需要自我安慰式的“球迷領先球員論”,在“文明觀賽事,理智對輸贏”背景下開始看球的我們,怎么可能像傳說中那般完美無暇?中國球迷應該客觀地正視自己,冷靜而謙虛地與中國足球一同成長,球隊屢敗仍需屢戰(zhàn),我們理應愈挫愈勇,風雨中,這點痛又算得了什么……
當足球作為一種運動能夠上升為一種信仰的時候,因為熱愛,也就有了嚴肅一些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