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在我們年少的時候,都曾經(jīng)遇到過這樣一位朋友,起初被他的氣質(zhì)所吸引,然后就成為好友和知己。我要講的就是我們與他初次相遇相知的故事,那時我們還年少。
這里提到的“年少”的時間范圍,大約是從小學到高中。小學之前,難道還真有人會認為自己是馬拉多納轉(zhuǎn)世?一歲抓鬮挑足球,三歲開踢五歲成名?我有一張照片,才剛學會走路就撒開小腿兒開始“攪和”一只黑白相間的四號皮革足球,可是直到我“年少”前,都還不知道當年我身邊這玩意兒叫做足球??纯矗@就是足球在學齡前兒童中薄弱的群眾基礎(chǔ)。或者說,作為兒童的我們,還沒有脫離父母的溫暖懷抱,還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陽剛之氣,更多時候是沒有結(jié)識足球的先決條件。
小學到初中就不同,分分秒秒我們都會遇見足球。一群將要邁入青春期的愣頭青聚在一起,有比足球更適合的紐帶嗎?男孩子的本性在萌芽,成績優(yōu)秀只能證明你非常聰明,運動能力才是衡量你領(lǐng)導(dǎo)才能與陽剛氣質(zhì)的標桿。在家媽媽過年時常說:又大了一歲,像個男子漢了。到了外頭就覺得由外人來評判了,班上女生一雙雙眼睛齊刷刷地看,誰不為這殷切期待而氣沖云霄?踢得最好的男生,不但是女生的焦點,還能激勵場上隊友。你也可以踢得很臭,但你得是球隊的一員,你知道對手在你面前,你知道我們要并肩作戰(zhàn),為團隊的勝利作出貢獻,于是一樣能得到隊友的協(xié)助。當汗水灑落的時候,我們就學會了信賴,理解了友誼。
我們發(fā)現(xiàn)踢球的快樂,并迷戀于追逐這種快樂,甚至沒有察覺到身體力量的日漸強大帶來了災(zāi)難性的影響。終于,越來越多的人可以用一腳干凈利落的射門將皮球轟出操場的圍墻,轟上二樓的陽臺,轟碎別人家的窗戶。于是,我們的朋友落入了老師和家長的“魔掌”,我們不得不與他暫別了。
我們開始反省自己:一,恨自己的粗糙腳法令朋友受了委屈,下次如何改進?二,年齡漸長,阻力重重,萬一踢不了球何以度日?很快,答案就水落石出,且一石二鳥——看球唄!觀摩世界高水平賽事,既是力與美的至高享受,又能活學活用,何樂不為?正巧,改革開放的春風與體育電視產(chǎn)業(yè)的崛起同步,為中國培養(yǎng)出一大批以口味挑剔著稱的球迷,但自己的國家隊令我們體會到了夢想和現(xiàn)實間的巨大落差。在我們心目中,能代表中國國家隊出場的,那自然是億里挑一(13億里挑11個)的天才,理當個個都具備德國人的身板和巴西人的技術(shù),踢出來的球也得是荷蘭的進攻加意大利的防守。事與愿違,高水平的足球始終由老外掌握著,我國男足排名擠進世界百強,已經(jīng)謝天謝地。
我們一開始就瞄上了足球的最高舞臺—世界杯。普通球迷視它為四年一次的盛宴,1978年的阿根廷世界杯便是中國轉(zhuǎn)播最早的頂級足球賽事,一場決賽錄播,卷起千堆雪,之后一屆又一屆世界杯洗禮,許多球隊和球星成為了大家口中談?wù)摰慕裹c。隨后廣東地區(qū)的英甲轉(zhuǎn)播和央視對米蘭王朝豐功偉績的傳播,中國的核心球迷團體也逐漸形成了規(guī)模。
世界很大,足球被各大洲人士熟識、乃至膜拜,作為中國球迷,在欣賞歐美高水平賽事上時差問題不可避免。我們曾認為晚上8點睡覺天經(jīng)地義,小學三年級起將每晚睡覺時間延后到9點后,我時常產(chǎn)生一種犯罪般的自責。起初不喜歡熬夜的我們,開始有了通宵不眠這種褻瀆睡神的行為,我們又回到了晚上8點上床的年代,只因為要在午夜準時醒來,一飽歐冠眼福。
凌晨萬籟俱寂靜,世人皆睡我獨醒。只因馬上能見到遠在萬里之外的好友,大腦皮層開始轉(zhuǎn)向亢奮。此刻我們已經(jīng)深度中毒,沒有解藥能拯救。我們曾經(jīng)懵懂無知,如今卻承載著職業(yè)教練每分鐘120次的心跳,為靈魂的歸屬加油。
[下篇]
有沒有想過沒有足球的日子會是怎樣?夏天烈日當空,職業(yè)球員都需要找個消暑的地方,何況我們。總算在賽季結(jié)束后有機會歇歇的球員們,還不能忘記開著自己的手機,因為不知道什么時候,經(jīng)紀人的一個電話就可能把自己從曼徹斯特帶到巴塞羅那。我們的足球生活同樣不會停歇,當然,冒著煙的球場絕不是個好選擇,我們可以看看夏天的熱鬧,胡思亂想下賽季的種種可能性。記憶中的夏天永遠這么愜意,和功課和老師說再見,玩過上午,睡過下午,晚上納涼時聊起足球,“嗬!巴喬真去了米蘭?”當時的我們還無法體會球星們流動背后的塵囂,只看得見光彩,只激得起憧憬。在這周而復(fù)始中,我們沒察覺出小學和高中的區(qū)別,等回過神來,暑假已經(jīng)和我們說了再見。
不但暑假和暑假獨有的悠閑和快樂如今已經(jīng)不見,就連小時候崇拜的球星也倏忽不見。哪本報刊雜志不登小羅?哪個網(wǎng)站論壇不講小小羅?堅守千球夙愿的老羅,最多只占到鞋子標簽大小的版面,還要引起嘆氣和搖頭:何苦呢?仿佛淡出一線的球星,就該老老實實過著“老婆孩子熱炕頭”的退役生活,媒體只在需要時請你出來露個小臉,僅限懷舊,千萬不能擋了當世英雄的道。那些本就不起眼的二三線球星,更似人間蒸發(fā)一般,偶爾翻看某場經(jīng)典對決的老皇歷,才發(fā)覺還有這么號人物,在場上廝殺過90分鐘。他們像劃過璀璨星河的流星,緣鏗一面,卻將有可能是他一生中最威風的時刻留在了我們的記憶深處。
我還記得巴喬的退役戰(zhàn),布雷西亞對米蘭,巴喬下場時,朋友的眼睛有些濕潤,卻終于沒有滴下淚來。那是男人的告別、戰(zhàn)士的解甲,不需要絮絮叨叨千言萬語,也不需要多余的煽情場面。淚滴于心間,化作崇敬,遠比2002年世界杯時央視小沈老師的眼淚來得深刻。我們隨球星一同成長,從起初流著鼻涕仰視,到后來不屑一顧地平視,到最后回到流著眼淚仰視。令全世界側(cè)目的過程中經(jīng)過了多少職業(yè)體育的無情?成名,意味著更大壓力的來臨。
有一天,我突然發(fā)現(xiàn)了每個暑假的差異:兒時的夢想,每回都破滅掉一些,直到庸庸碌碌渾渾噩噩。我們在經(jīng)濟艙內(nèi)醒來,在出租車上醒來,在公車站和地鐵站醒來,沒有一絲差異,每回都在旅途中,看不到終點。只有周末可以歇歇腳,不是因為雙休,而是因為足球。我們依舊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激情,盡管它已不是那樣的歇斯底里,我們依舊可以找回自己的心跳,盡管它伴隨了更多的雜音。
工作繁重、身心俱疲,觀賞一場跌宕起伏的比賽,回味一個無可復(fù)制的鏡頭,便能在拍案叫好之余,重新拾獲勇氣。那是真實發(fā)生的一幕,11個人在1億人面前打敗了11個人,任何勵志電影都寫不出這樣的劇本,任何武俠小說都找不到這樣的英雄。那是一種以排山倒海之勢掠過無邊草原那龍卷風一般迅猛的感覺,片甲不留地摧毀沿途一切障礙,又將其接二連三卷上高空,不由分說地撕得粉碎,打得體無完膚,繼而勢頭絲毫不減地吹過汪洋大海,吹向最熟悉的陌生大陸。
把酒問盞固然撩撥情懷,足球做伴更令我們舊夢重溫。記憶這東西的奧妙之處在于,身臨其境時往往不解其風情,待到池塘榕樹知了消失,草叢秋千蝴蝶不見,我們才開始拼命地找尋它們的殘痕。雖然歲月總是匆匆地催人老,雖然愛情總是讓人煩惱,雖然未來怎樣無法知道,但幸運的是,我們和足球永遠不必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