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了,天氣炎熱,太陽火辣辣,兩歲的丁丁一不留神就上了火,看看孩子嘴里長出小泡泡,臉生紅點,哭哭吵吵,尿尿又黃,肚子硬邦邦的,幾天拉不出大便,丁媽媽傷透了腦筋。怎樣才能在夏日里安全有效地為孩子降火呢?這期專欄我們請出了兒童醫(yī)院專家為大家支招……
為何寶寶夏日易上火?
1.氣溫升高,天氣悶熱,寶寶的精神容易變得緊張煩躁,從而引起身體生理機能出現(xiàn)偏差,導致不思飲食和情緒“上火”的出現(xiàn)。
2.夏季來臨,很多媽媽會選擇菠蘿、芒果、荔枝這些鮮嫩多汁的夏季水果給寶寶食用,但這種水果多吃易導致便秘、口舌生瘡、扁桃體發(fā)炎等“上火”癥狀的出現(xiàn)。
3.家人會常燉肉湯給寶寶喝,這類食物蛋白質(zhì)較高,在炎熱天氣里容易導致寶寶體內(nèi)的新陳代謝遲緩,出現(xiàn)二便不暢的情況。
4.平時給小孩喂養(yǎng)的奶粉、米粉等替代品的蛋白質(zhì)特別豐富,其中的酪蛋白特高,對小兒來說極難消化,會在體內(nèi)凝結(jié)成塊狀。積滯在胃腸化熱,熱后易引發(fā)心、肝之火。
如何預防寶寶上火?
專家建議:
1.在保證寶寶戶外活動充足的同時要保證寶寶睡眠充足,增強寶寶身體抵抗力。
2.選擇適合的蔬菜水果給寶寶吃,可提高身體免疫力。但荔枝、芒果、菠蘿等容易引起火氣的食物則要盡量少吃,防止上火。
3.天氣比較好的時候要常帶寶寶到戶外活動,愉悅寶寶的心情。
4.如果寶寶已經(jīng)出現(xiàn)大便干、小便黃、口舌生瘡、睡不香、口氣重等等的上火癥狀時,合理科學地選擇藥物是治療的關(guān)鍵。一是宜選用中藥,而不盲目使用西藥。因為西藥多為針對癥狀治其標,抗生素消炎藥的濫用所引起的副作用,容易對小兒身體造成傷害。而中藥是調(diào)理全身以治本,有效祛除孩子體內(nèi)病邪,并可增強體質(zhì),使病情不再復發(fā)。二是宜選用藥性平和的中成藥。因為自煲涼茶不僅成份復雜及藥材用量不好控制,而且現(xiàn)在藥材的殘余農(nóng)藥、重金屬問題不容忽視。而寶寶正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肝和脾胃的功能尚未腱全,如果服用這些中草藥煎劑,會加重肝臟及脾胃負擔,損害肌體功能。 綜合以上兩點來考慮,選用專為兒童研制的藥性平和的純中藥制劑是比較合適的,如味道甘甜的“三公仔”小兒七星茶沖劑,適合寶寶口味,它配方中山楂、稻芽消食健脾助消化,防止食積發(fā)熱;薏苡仁清熱利濕,淡竹葉清心火利小便,熱從便出,夏日經(jīng)常給小孩沖服,有效防治兒童上火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