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心里藏著個“大孩子”。瞧,下雪了,爸爸迫不及待地帶著寶寶來到雪地里,和寶寶一起high!那么,都有什么好玩的游戲方案呢?
星期天一大早,桃桃爸爸拉開窗簾,頓時興奮起來:“哇塞!下雪了!寶寶快來看呀!”桃桃從床上一轱轆爬起來,站在床上朝窗外眺望:“全白了!地是白的、屋頂是白的、樹枝也變白了!爸爸,我要出去玩兒!”“好,吃了早飯咱們就走!”桃桃爸顯然也難以抗拒銀裝素裹的誘惑,有點迫不及待了。
雪是冬天的精靈。大雪過后,帶寶寶到雪地里摸爬滾打,能伸展四肢、活動筋骨,呼吸新鮮空氣,接受冷空氣的刺激,增強抗寒能力;同時,它還能給一家人帶來無盡的歡樂——男人多半是個大玩童,面對雪景,他們的玩心絕不亞于孩子。他們心甘情愿地帶上寶寶,演繹一場雪地狂歡。其舉動之HIGH,媽媽們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喲。
1、雪地“小畫家”
◎游戲方案
找一片干凈、平整、完好無損的雪地,和寶寶分別到上面踩一踩,然后請寶寶指出哪些腳印是自己的,哪些腳印是爸爸的。比比看,誰先踩出一個圓圈、一個三角形、一間房屋,也許還能踩出一只小狗、一條大魚、一頭熊或一輛汽車呢!對于寶寶的每一部作品,爸爸可要仔細看、認(rèn)真聽,用心去理解自己的小畫家。
帶上幾樣小巧玲瓏的玩具或者形態(tài)逼真的動物模型,趁寶寶不注意的時候在雪地里留下它們的印記,請寶寶分辨一下這是哪個玩具或小動物的化身。當(dāng)然,你也不妨把自己的大手印在上面,或干脆趁寶寶不注意躺在地上,用身體畫出自己的輪廓。如果寶寶猜對了,就讓他來“考”爸爸,說不定你也可能“敗”在寶寶手下呢。
這個別出心裁的玩法,不但能使寶寶happy起來,還有助于發(fā)展孩子的記憶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一舉多得。
◎適宜年齡
能穩(wěn)穩(wěn)地走路的寶寶就能開始他們的雪地創(chuàng)作,通常要在1歲半左右;而隨著認(rèn)知能力的發(fā)展,2歲以上的孩子對猜圖形游戲會更感興趣。
◎安全提醒
給寶寶穿上雪地靴、戴上手套,保護寶寶的手腳不受冰雪的侵襲。
2 體驗“滑雪”的刺激
◎游戲方案
小寶寶也能滑雪.當(dāng)然!不過,這要靠爸爸來“掌舵”了;至于滑雪工具嗎,可以因陋就簡,樂趣一點也不“打折”。
出門的時候,爸爸扛上寶寶的洗澡盆,順便帶上小被子。找一塊相對平坦、寬闊的地方。把被子在洗澡盆里鋪好,它有點像滑雪場給孩子準(zhǔn)備的snow boat。寶寶或躺或坐在里面,爸爸推著或拉著“boat'’在雪地里跑,速度由慢至快。在有了一點速度之后,突然撒手,讓它自由滑行。
如果寶寶天生喜歡刺激和新奇,爸爸最好帶上工具,比如鐵鍬,尋一片稍微有一點坡度的空地,在上面打造出一條平坦的“滑道”。隨后,將自制的snow boat和你的寶寶推向“滑道”的高位,任其順暢地一滑到底。相信你的寶寶一定會在這個游戲中高興得歡呼。
◎適宜年齡
對于1歲左右的寶寶,先讓他感受一下平地滑行的樂趣就足夠了;等超過2歲,再把他推向高處,體驗速度帶來的刺激。
◎安全提醒
對于爸爸的冒險行動,媽媽的配合顯得至關(guān)重要:站在寶寶目的地方向的適當(dāng)位置,扮演一個“接應(yīng)”的角色,這對從高位出發(fā)的寶寶,是必不可少的保護。
同時,坡度和速度控制是關(guān)鍵,雪地也要平坦,避免寶寶的snow boat被小障礙物弄翻。
3 瞧,爸爸這只大“雪球”
◎游戲方案
滾雪球是幾代人的“保留節(jié)目”,在寶寶這兒自然不能“失傳”。不過,爸爸的雪球“滾”得有點特別:他除了指導(dǎo)寶寶先捏一個小雪球,然后學(xué)著自己的樣子將小雪球放在雪地上滾動、一點點變大之外,還身體力行,搖身一變自己也成了“大雪球”——“撲通”一聲躺下來、在雪地里盡情地打滾兒,如同行進中的車輪,眨眼之間身上就沾滿了一層厚厚的白雪,實乃興之所致、忘乎所以。此情此景,寶寶怎能不被感染?索性學(xué)著爸爸的樣子,痛痛快快地“瘋”一回吧。
◎適宜年齡
在地上打滾兒不需要特別的訓(xùn)練,1歲半以上的寶寶基本上都能勝任。
◎安全提醒
從頭到腳給寶寶來個全副武裝。外衣的面料最好是防水的。玩耍的時間控制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之內(nèi)。
4 堆個雪寶寶搬回家
◎游戲方案
遇上下雪的日子,和寶寶帶上小盆、小鏟,兩顆黑扣子或是深色玻璃球就可以出門了。不用說,爸爸和寶寶要造一個雪寶寶了。雪寶寶“個頭”不大,卻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也需要爸爸和寶寶的通力合作:寶寶幫爸爸收集“建筑材料”、干些跑腿的活兒,如揀幾根細細的枝條插在雪人頭頂當(dāng)頭發(fā),或是把黑扣子安在頭上當(dāng)眼睛。當(dāng)然,除了小雪人,你們也可以堆一只可愛的小兔子、小貓咪。
想過沒有,把你們的作品搬回家而不是留在雪地里?;蛟S,在一些媽媽看來這是“發(fā)燒”行動,可有些爸爸竟真的這么做了!他們把堆好的雪寶寶、小動物放進帶來的盆里,小心翼翼地“端”回家。家里的溫度比室外高不少,雪寶寶有了變化:它不如在外面那么堅固了。顏色也由白變暗,爸爸和寶寶就這么眼巴巴地看著它一點點地萎縮,一點點地融化成水。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看到了雪和水、和溫度的關(guān)系,不需要你再長篇大論地給他解釋了。
◎適宜年齡
2歲多的寶寶堆雪人,只能當(dāng)個小助手,幫不了太大的忙,主要還得看老爸的本事。等寶寶長到3歲,就有些自己的想法了:他可能會拿小紅辣椒充當(dāng)雪人的鼻子,這個時候,爸爸索性隨他去。
◎安全提醒
給寶寶另備一副五指手套,如果玩雪時手上的手套濕了,要趕快換干爽的,以免凍手。
5 兩只小腳做“滑板”
◎游戲方案
不用任何工具,爸爸在雪上邊走邊滑;寶寶也學(xué)著他的樣子,跌跌撞撞地滑著。偶爾,爸爸會停下來,喘息片刻后突然跑上幾大步,一邊跑一邊張開雙臂吆喝著:“看我的、看我的”,裝出一副故弄玄虛的樣子,擺個很酷或很滑稽的姿勢,或單腳或雙腳快速地滑行一段,兩只伸展的胳膊一上一下震動著,做出小燕飛的樣子,大喊:“飛起來嘍j”引來寶寶的歡呼雀躍:“媽媽快看呀,爸爸飛起來啦!我也想飛!”然后慢慢減速,靠身體的慣性再前進一段。不過,也有失誤的時候:一不留神摔倒在地,惹得寶寶哈哈大笑著跑過去扶爸爸起來。但這絲毫不會消弱他們的興致,依然再接再厲,無論是“大男孩”爸爸還是他的寶寶,開心的笑臉上是一副天真的模樣。
◎適宜年齡
寶寶要當(dāng)“雪地飛人”,最好要等到4歲以后。因為4歲的孩子平衡感有了比較好的發(fā)展,對身體的控制能力也會好一些,摔倒的次數(shù)會相對少一些,安全系數(shù)比較高。
◎安全提醒
適宜在覆蓋了厚厚積雪的土地上進行,防止寶寶摔傷?;兄白詈米鲆蛔鰺嵘磉\動,把全身的筋骨都活動開。
玩這個游戲時,爸爸要把一些自我保護的本領(lǐng)傳授給寶寶:比如主動“摔倒”,身體向左摔或向右摔,可使向前的沖擊力減弱,減少摔傷機會;安全“減速”,屈身、下蹲、或向后坐、試著抬起四肢,以降低身體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