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健康長壽,除了從合理飲食做起,從體育運動做起,從勞逸結(jié)合做起,從講究衛(wèi)生做起外,更重要的還有一個心理問題。在物質(zhì)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心理健康最重要。就是說,要健康,想長壽,首先要從保持年輕和平衡的心態(tài)做起。若講秘訣的話,這才是最根本的長壽秘訣。
今年85歲高齡的電影表演藝術(shù)家陳述在提到長壽之道的時候,深有感觸地說:“養(yǎng)生要動,要樂,要仁,不可或缺。但最根本的還是我有個好心態(tài),心理年輕?!痹谒囊簧杏龅娇部部揽赖氖虑楹芏?,但他都能正確對待,保持心態(tài)平衡。為了樂觀地生活,他還精通了吹、拉、彈、唱和相聲等藝術(shù)。在70歲的時候,陳老說自己是“古稀兒童”;進入80歲之后,則言自己是“八旬兒童”。在一幅帶點漫畫色彩的自畫像上,陳老寫到:“人生七十古來稀,如今八十不稀奇,樂天知命何所求,畫中看來還神氣?!痹撛娚鷦诱宫F(xiàn)了陳老的童心童趣。
著名無黨派愛國人士程思遠今年已經(jīng)90多歲了,為什么依然身體健康、精神矍鑠、青春煥發(fā)?就是因為他保持了年輕的積極的心態(tài)。程老閱盡人間滄桑,經(jīng)過歷史變遷和各種磨難,獲得了豐富經(jīng)驗,培養(yǎng)了寬闊胸懷,他經(jīng)常說自己是百折不“惱”。程老說:“許多人一遇到挫折總是容易傷感,甚至消沉。我則不然,總是自尋安慰,一笑了之,百折不‘惱’。所以,困難和折磨總成為我的手下敗將?!彼终f:“人就應該有點精氣神,不被任何挫折所壓倒,勇敢而樂觀地面對一切,這就是最好的處世立命之道,也是最好的養(yǎng)生之道?!?/p>
“戰(zhàn)士作家”高玉寶,79歲仍然精力充沛、思維敏捷、身體健康。高老所以能健康長壽,根本原因是他長期和孩子們在一起,與孩子們心連心。因此,他童心未泯、青春常在。他說:“我的健康離不開孩子,是他們給了我一顆不老的心?!边€有重要一條,就是在逆境中,高老沒有沉淪,沒有孤寂,沒有悲觀,心地坦蕩,始終保持理性的思考。他說:“舊時代我在痛苦中長大,新時代我在幸福中成長,因此,在我心中有一個不落的太陽?!笨磥?,保持童心就是高老延緩衰老的真正“秘方”。張湛在《養(yǎng)生大要》中說:“善養(yǎng)生者養(yǎng)內(nèi),不善養(yǎng)生者養(yǎng)外。”所謂“養(yǎng)內(nèi)”,就是養(yǎng)心,保持心態(tài)平衡,使童心不泯,讓青春常駐。在善于“養(yǎng)內(nèi)”方面,陳述、程思遠和高玉寶老人為我們做出了好樣子。值得注意的是,如今我們有些老人往往注重“養(yǎng)外”,諸如衣、食、住、行等,而忽視了“養(yǎng)內(nèi)”,即保持童趣、童心。君不見,有些長者不愿意和孩子們在一起,嫌她們“鬧得慌”,更談不上進行“孫子療法”了;不愿意與年輕人在一起,看不慣小伙們的言行舉動,總覺得他們“嘴上沒毛,辦事不牢”,更談不上向年輕人學習了。尤需指出的是,有些老年人心理不平衡的問題比較突出,且長期不得解決。他們對歷史上的坎坎坷坷耿耿于懷,一提起來就沒完沒了,心態(tài)不平衡。對于在職時形成的級別待遇差別,至今仍攀比、不能客觀地對待、心態(tài)不平衡。對于兒女沒有安排好的工作,或者下崗,不是想辦法幫助解決,而是生悶氣,心態(tài)不平衡,等等。由于心理不健康而影響了身體健康,個別人甚至郁悶成疾而亡,做了蝕本生意,留下終生遺憾,真是愚蠢之極。
培根說:“心中坦然,精神愉快,乃是長壽的最好秘訣之一?!边@句話應成為我們每個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的準則和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