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我應該坐這里!”稍微一點點的變化,小家伙就會察覺到,急著把事物恢復原狀,什么時候這么有秩序了?
秩序敏感期
寶寶的秩序敏感性主要表現在對順序、生活習慣的要求上,這是寶寶內心的一種感覺。他所關注的不是物體之間的差異,而是他將周遭所有的物體當作是一個整體,只有在這個整體有秩序的環(huán)境中,寶寶才能使自己適應,并進行正常的生活。一旦熟悉的環(huán)境被打亂,他就會無所適從。
秩序敏感的影響
穩(wěn)定。寶寶在自己的秩序中有節(jié)奏地生活,對他的情緒有著積極的平復作用,對生活有著安詳的態(tài)度。
專一。寶寶非常熱衷于自己的秩序,一旦秩序確定,他會非常專一地遵守。
條理。秩序敏感的寶寶在以后的成長道路上會非常有條理性。
秩序敏感期的表現
2-4歲是寶寶秩序敏感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段秩序構建的過程中,對于外界秩序的變化,寶寶會有各種各樣的反應。
1、場所變化——處于敏感期的寶寶會出現不安、哭泣等反應,比如第一次去參加親子活動,這是因為場所秩序已經改變了,寶寶還沒辦法熟悉。
2、順序變化——寶寶會堅持他原來的順序,不肯妥協,平時都是先講故事再睡覺的,如果省略講故事。那寶寶肯定不干。
3、所有物變化——寶寶會執(zhí)著地要求物歸原主,堅持自己的秩序感。當媽媽披著爸爸的衣服時,小家伙會命令你脫下來。
4、約定變化——寶寶非常相信一諾千金,當承諾不能兌現時,很容易感到失落、不開心,甚至會出現信任危機,所以父母不要隨便向寶寶許諾。
5、習慣變化——寶寶會不適應、不舒服,比如平常都是媽媽送上幼兒園,如果換成爸爸,小家伙有可能會冷落爸爸,甚至哭著喊著讓媽媽送。
培養(yǎng)寶寶的秩序性
秩序敏感對寶寶的成長發(fā)育有著積極的引導作用,所以要抓住寶寶的秩序敏感期,科學地進行教育培養(yǎng)。
方法一:生活穩(wěn)定少變動
寶寶要有規(guī)律的作息習慣,生活用品、玩具都要有固定的擺放位置。在寶寶秩序敏感期,最好不要有大變動,比如搬家、裝修。
方法二:專一玩具勿貪多
不要給寶寶買過多的玩具,秩序敏感期的寶寶情有獨鐘,只對某一個玩具有興趣,過多的玩具反而會擾亂寶寶的心智,不利于他的情感發(fā)育。
方法三:幫忙家務秩序好
讓寶寶幫助你做家務,整理自己的衣物、玩具,讓秩序敏感的寶寶將每件物品安全地送回“家”,可以讓寶寶幫忙分一下,增強他的所有感。
方法四:稍許變化要接受
秩序并不可能一成不變,只要在寶寶的接受能力范圍內,就沒有問題,比如兩個人可以輪流接送寶寶,這樣無形中還可以讓寶寶有了時間上的概念,今天媽媽接,明天爸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