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玩具時,小爸小媽是否把鏡子納入計劃內(nèi)?要知道,照鏡子對于小寶寶可有著特殊的魅力,想感受鏡子帶來的神奇體驗嗎?跟我們一起來照鏡子吧!
為鏡子正名
很多人有一種誤解,認(rèn)為不應(yīng)該給嬰兒照鏡子,對眼睛不好,事實證明,這種說法是沒有任何科學(xué)依據(jù)的。鏡子是培養(yǎng)寶寶社會親和性的有益玩具,而且對豐富寶寶視覺體驗也很有好處。專家建議,6個月以前的寶寶可以利用鏡子來進行其社會性的培養(yǎng)。
鏡子游戲
一、認(rèn)識小伙伴
當(dāng)寶寶第一次看到鏡子時可能會有些緊張,但慢慢地就會對鏡子里那個“小伙伴”感興趣了。小媽手上拿著鏡子,寶寶的視線便合追隨著鏡子而移動。小媽可以指著鏡子告訴寶寶,“看,里面的小朋友是誰呀?”當(dāng)寶寶逐漸“熟悉”鏡子里的“小伙伴”時,可以對他說,“寶寶,對他笑一個!”等寶寶喜歡上“鏡中人”時,可以讓寶寶摸一摸“小伙伴”的“臉”。
游戲體驗:寶寶對鏡中“小伙伴”的親昵、友愛的反應(yīng),實際上就是寶寶對他人、對周圍環(huán)境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的體現(xiàn),這些正是社會性內(nèi)容的一部分。
二、百變超人
寶寶有“喜新厭舊”的特點,照鏡子也不例外,照得久了,他也會變得不耐煩。所以,照鏡子也要變變花樣,比如,給寶寶頭上戴頂漂亮的帽子。除了對寶寶進行包裝外,還可以經(jīng)常在鏡子上掛點小掛件,引起寶寶的注意。這樣,寶寶就會發(fā)現(xiàn)鏡子里的影像總會有新變化,他會高興地拍鏡子,似乎想摸摸鏡子中的事物,從而吸引寶寶對照鏡子的游戲充滿興趣,樂此不疲。
游戲體驗:經(jīng)常變化的“鏡中人”,不斷豐富寶寶的認(rèn)知和視覺能力,讓寶寶對周圍事物總是充滿著新鮮和好奇的感覺,保持這種感覺,可以使寶寶觀察事物和認(rèn)識事物的能力得到相應(yīng)提高。
三、藏貓貓
小媽可以把寶寶抱到穿衣鏡前面,先看看鏡子里的“小朋友”,然后,拿來一個手帕,蓋住小媽的臉,再拿下來,用夸張的聲音說“喵”!大多數(shù)寶寶都非常喜歡這個游戲,并且都很期待鏡子里的媽媽把手帕拿下來的瞬間,他們會不厭其煩地讓媽媽做這個游戲。等寶寶大一些,小媽可以把手帕蓋在寶寶臉上,寶寶會伸手摘下手帕,這也是寶寶肢體能力提高的好機會。
游戲體驗:藏貓貓游戲會讓寶寶的視覺不斷受到良性的沖擊,社會交往能力和大動作能力也會因此得到提升。
溫馨提醒
用鏡子培養(yǎng)寶寶社會性的最佳時間,是自寶寶出生后第8-9周起。這時多數(shù)寶寶還不能完全獨立地豎直頭頸,而且也不會自己拿東西,此時最好把鏡子掛在寶寶床邊,讓寶寶躺著看。但應(yīng)注意經(jīng)常變換方向,避免寶寶頭部總偏向一側(cè)。要掌握寶寶與鏡子的最佳視距。鏡子應(yīng)掛在距新生寶寶眼睛15cm的地方,以寶寶可以平視為宜。等寶寶頭頸能夠豎直起來以后,可以經(jīng)常把寶寶抱到穿衣鏡或梳妝臺前照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