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歲那年,我和祖母一起生活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薩 (sà)利納斯。一天,祖母把我叫到一邊,小聲提醒我那天是媽媽的生日。我想給媽媽買點好東西,可我一分錢也沒有。只有一個辦法:撿空汽水瓶,一分錢一個賣到拐 (guǎi)角的廢品站。
于是,我就開始拖著我粉紅色的小貨車,在鄰居的垃圾堆里找瓶子。每裝滿了一車,我就拖到廢品站去。
天很晚了,我估計我已經湊(còu)夠了,就拉著小貨車到了山上的雜貨店,拿出我親手掙的硬幣(bì)。這些錢除了買一個生日卡外竟然還有點富裕(yù)。
我的眼晴盯住了棒糖,剩下的錢剛好還能給媽媽買一塊。我把糖塞進褲兜(dōu)里,把生日卡疊(dié)好放進襯衣,便向家跑去。這時,天已黑下來。當我繞到拐彎處時,看見媽媽正在找我。她一定很擔心,甚 (shèn)至很生氣。
“你干什么去了?讓我到處找你!”
我很緊張,當被拉進屋里時,我哭了起來。“你去哪兒了?”媽媽大聲說。
我哭得更厲害了,欷(xī)歔(xū)著:“我撿瓶子賣錢給您買生日禮物了?!?/p>
我從襯衣里拿出沒簽字的生日卡,只有臟手在上面留下的黑印。我又抽出幾乎斷成兩半的棒糖:“還有這個。”
媽媽什么也沒說,撲過來緊緊抱住我,把臉埋進我的頭發(fā)里,嚶(yīng)嚶地哭了。
那天晚上,鄰居們問窗臺上怎么有塊糖。
“兒子送我的生日禮物!”媽媽自豪地說,眼睛濕潤了。
三言兩語
這是一篇情節(jié)完整的記敘文。圍繞著“我”給媽媽送生日禮物的事情,我們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貧困生活中母子之間的深深愛意。這是人類情感中最美麗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