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門前有一排路燈,一到晚上燈火通明,亮如白晝。有一天,路燈忽然滅了,電線桿下有一灘碎玻璃渣和一塊尖銳的磚頭。電線桿很高,如果沒有投籃命中三分的身手,根本無法如此準(zhǔn)確地?fù)糁心繕?biāo)。
電燈泡不會打架不會罵街,也不會背后說人壞話,肯定沒有招惹投籃手。如果說,投籃手是因為心里不舒服,想撒氣,那他可以去撞墻,可以去跳河,根本沒必要采取技術(shù)含量這么高的方式。因此,他的行為完全可以定性為“吃飽了撐的”。如果不及時制止他,他很可能會接著砸下去,由砸電燈泡,到砸垃圾桶,再到砸商店牌匾,直至犯罪被抓。惡一旦被勾起來,就像吸毒一樣,癮頭越來越大。
一對年輕人談戀愛時發(fā)生了爭執(zhí),男子一怒之下打了女子,后來又下跪哭訴,請求對方原諒??粗粋€大老爺們兒哭得鼻涕泡亂冒,女子心軟了,決定跟他重續(xù)前緣。但是時間不長,男子又把女子打了一頓,接下來又是哭訴求饒。直到女子到報紙的“情感傾訴”欄目去講述自己的悲慘遭遇,大家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么傻憨的女子。
我常常毫不猶豫地提醒周圍的女性:如果你的男人對你動手了,無論出于什么原因,你都一定要毅然決然地離開他,否則,你必定會接著挨揍。離開是釜底抽薪,讓暴力徹底失去目標(biāo)。暴力是有慣性的,只要第一次沒有遭到致命打擊,施暴者就會認(rèn)為這是解決問題最簡單最方便的辦法,以后還會接著用。有第一次,就一定有第二次。
投籃手覺得砸燈泡好玩,“家暴”男人也會覺得打人好玩。這時候,理由已經(jīng)是次要的了,他隨便撿個理由就會施暴。世界上沒有天生的壞人,很多壞人都是好人慣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