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是一個富有愛心的活潑女孩,2004年從鄭州師范學院畢業(yè)后,隨同學一起“南漂”到了廣東珠海,在一所貴族幼兒園里找了份幼教的工作。王楠工作非常認真,教小朋友們識字、唱歌、跳舞和做游戲,樣樣出色。加上性格溫柔又極有耐心,她很快就贏得了小朋友們的喜歡。
一天,園長將一名叫偉偉的小男孩插進了她的班,特別交代說:“這個孩子特別頑皮,你要盯住他別出什么亂子?!?/p>
幼兒園每天都要安排小朋友的午餐,由于偉偉無時無刻不在調(diào)皮搗蛋,李梅只好每次都端著飯碗守在他身邊。有一天,偉偉將一塊煎雞蛋平放在飯盒表面,戳起兩小團飯球擺在雞蛋上,說:“這是眼睛?!比缓笥謯A起一片火腿擱在飯球下方,說:“這是嘴巴。”最后又將兩片青菜放在雞蛋左右,說:“這是耳朵?!崩蠲芬娝麑埐硕紴⒘顺鰜?,就說:“偉偉,別玩了,好嗎?好好吃飯。”誰知,偉偉撇了撇小嘴說:“飯有什么好吃的,我要吃‘一休哥’?!?/p>
偉偉擺弄了一會兒后,見自己總是做得不像,就搖著李梅的手臂央求她幫自己做“一休”。李梅被纏得沒辦法,只好根據(jù)腦海里依稀的印象拼了起來。一會兒功夫,“一休”拼成了,偉偉興高采烈地拍著小手說:“我要吃‘一休’嘍,我要吃‘一休’嘍!”他的興奮勁引來了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大家都用羨慕的眼光看著他。
第二天開飯,班上的小朋友竟不約而同舉起手說:“阿姨,我也想吃‘一休’”……結(jié)果,李梅手忙腳亂,一個中午就拼了20多份“一休套餐”。之后,偉偉每次吃飯都纏著李梅,要她幫自己做這樣那樣的卡通造型,并且也聽話多了。其他小朋友本來也都不喜歡吃常規(guī)飯菜,于是紛紛仿效,要吃卡通餐。李梅只好一個個地幫他們拼。自從有了“卡通餐”后,小朋友們每到吃飯,便一個個歡天喜地,飯吃得也比過去好了。
李梅做的卡通餐很快就在幼兒園出了名,同事開玩笑道:“我要是你,早就辭職去賣盒飯了,專門賣給小朋友,肯定能發(fā)大財!”李梅笑了笑,沒當回事。
轉(zhuǎn)眼到了寒假,李梅回到河南家鄉(xiāng),她把關于卡通餐的事說給爸爸媽媽聽,當說到同事開玩笑要她賣盒飯時,爸爸說:“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既然你班上的小朋友都喜歡,那就說明肯定還會有更多的小朋友喜歡!”李梅說:“對啊,現(xiàn)在工作這么難找,有合適的事情還不如自己做。如果有一天干不下去了,我就去賣我的卡通餐!”
帶著對卡通餐的濃厚興趣,整個寒假里,李梅一直纏著媽媽教她做菜,然后再將飯菜拼成各種卡通造型,請鄰居的小孩品嘗,讓他們提意見。孩子們歡天喜地地吃完卡通大餐后,意見還真不少:這個說造型不太像,那個說飯菜不夠味,還有的則直接從家里拿來自己喜歡的卡通角色,要李梅照著做。
一些老同學得知李梅在做卡通餐后,也紛紛幫她出主意想辦法。有同學給她送來一疊圖片,李梅一看,這不正是自己理想中的卡通餐嗎?同學告訴她,這些卡通餐在日本和韓國很流行呢!許多幼兒園和小學都供應卡通餐,深受孩子的喜歡,還大大改善了他們偏食厭食的毛病。目前,這種卡通餐在我國還沒有普及,如果搶得先機,一定大有前途。同學帶來的資料使李梅深受鼓舞,也讓她大開眼界,她沒有想到,卡通餐還可以做得這么精美!
意識到不足后,李梅開始下工夫研究卡通形象,并按照各個卡通角色來配菜,比如:白菜葉子可以做裙子,火腿可以切片做臉底,海帶可以做頭發(fā)又可以剪成線條……總之,每一道菜既要做到顏色豐富,又要做到營養(yǎng)均衡。為了避免因炒菜而使蔬菜改變顏色,她先將生菜在已經(jīng)煮熟的飯上擺好,然后再上籠蒸3到5分鐘。這樣菜既熟了又沒有走色,果然漂亮多了。
經(jīng)過一個假期的實驗,李梅逼真地做出了好多種卡通造型,對各種菜在不同卡通餐里的形狀與安放位置,她都一一做了記錄,并用圖譜描繪了下來。她將這套資料戲稱為自創(chuàng)的“秘笈”!
2005年2月,李梅回幼兒園上班,卻發(fā)現(xiàn)園長已經(jīng)將幼兒園悄悄轉(zhuǎn)手了!新園長貼了張通告:裁員30%!李梅和幾位上學期未簽勞動合同的同事,被列入下崗名單。
離開幼兒園后的一個月里,李梅籌借了3萬元錢,然后開始考察傳統(tǒng)快餐的經(jīng)營情況。她發(fā)現(xiàn),快餐的利潤基本上都在200%以上,她高興極了。興沖沖地來到以前工作過的幼兒園,找到園長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園長看了她帶來的卡通餐資料后,說:“我們這里小朋友的中餐費為6元,你這么精致的卡通餐肯定不止6元錢一份,這樣吧,你可以將卡通餐放在這里代銷,愿不愿加錢選擇你的飯菜,就由小朋友自己決定?!崩蠲废嘈抛约旱目ㄍú涂隙〞艿綒g迎,于是接受了園長的建議。
隨后,李梅又跑了好幾個幼兒園洽談業(yè)務,但讓她失望的是,這些幼兒園雖然對卡通餐很感興趣,但都覺得吃飯這么簡單的事情沒必要搞得那么復雜,所以都持觀望態(tài)度。見此情況,和她一起跑市場的女孩有些泄氣了,勸她說:“我看還是算了吧,才一家幼兒園同意接受我們的卡通餐,而且還不能確定數(shù)量,怎么開工啊?”但李梅堅定地說:“我看準了的事情一定要做!不做以后會后悔的。”
2005年3月20日,李梅的卡通餐廳正式營業(yè)了。李梅親自到菜場選購優(yōu)質(zhì)的蔬菜和肉食,然后在兩位同鄉(xiāng)女孩的幫助下,做出了第一批精美別致的卡通餐。接著,她們將這批卡通餐送到了幼兒園。午餐鈴響起,看著小朋友們潮水般涌進食堂,李梅緊張極了,生怕沒人買她的卡通餐,但僅僅過了半分鐘,她的餐車前就圍滿了小朋友,這個叫道:“哇噻!機器貓?!蹦莻€嚷道:“我要小丸子!”兩個朋友這只手拿,那只手遞,忙得不可開交。當晚,數(shù)著到手的幾百元錢,李梅樂得眉開眼笑。
第一個月過去,李梅核算了一下收支情況,發(fā)現(xiàn)總共賺了4000多元,比在幼兒園當老師的收入高多了。幾個月后,李梅的卡通餐漸漸在附近做出了名氣。沒過多久,李梅就接到了其他幼兒園的訂餐電話。
為了標準地制作好每一份卡通餐,李梅特意把常做的幾樣卡通造型的配料制作好備用。比如,用海帶或紫菜剪出人物的頭發(fā)、用黃瓜和果肉做出人物的眼睛、將火腿切片再裁剪出臉盤,用菜葉剪出人物的著裝等等。瓜果用生料,蔬菜和肉食用熟料。整個造型都嚴格按照李梅原先繪好的卡通餐圖譜進行,這樣做出來的卡通餐整齊精致。
不久,李梅又陸續(xù)接到好幾所幼兒園和小學的訂單。她迅速擴大了店面規(guī)模,并想出一系列促銷方案,比如為寶寶們辦“會員卡”,實行8折優(yōu)惠等。到2006年,珠海市內(nèi)有10所幼兒園和6所小學都與李梅簽訂了送餐合同。
除了穩(wěn)穩(wěn)守住幼兒園和小學校的客戶,李梅還向白領上班族推出了更高標準的“成人卡通餐”。
截止到2007年3月,李梅的“樂樂卡通餐廳”已在珠海市擁有3家分店,個人資產(chǎn)達到80多萬元。但女孩并不滿足,她希望有一天把“樂樂卡通餐廳”做成中國的“麥當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