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評判師
古人云:“立身之道與文章異,立身先須慎重,文章且須放蕩。”又有人說:文如其人。有點糊涂,問專家。專家笑道:想想男人在會議室和KTV包廂、女人在廳堂和臥室的表現(xiàn),你就明白了。關鍵是,不要搞混。
《文明的腳步——影響世界的探險家》中,涉及的中國人只有一個,鄭和,乳名馬三寶。其實,明代的中國,并不熱衷于探險,也不是為了擴張領土和掠奪財富,遠航只是為了顯示泱泱大國的實力。
在茫茫的書海中,淘到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并不容易,特別是有價值的書,反而印數(shù)比較少。我對所謂的暢銷書興趣不大,時光會洗去它們身上的浮華。商業(yè)炒作可以使作者和出版社賺錢,但是,無法讓書成為經典,就像David Hume所說:歲月的流逝是最關鍵的評判師。民生與現(xiàn)實
翁文灝倡導“致力民生,方成實學;脫離現(xiàn)實,便成空虛”的治學態(tài)度,他曾在日記中寫道:警拼生命拯邦國,莫逐流波墜俗塵。翁是中國第一位地質學博士,與章鴻釗、丁文江和李四光,被認為是我國地質科學的四大奠基人。
成舍我被拘禁后,對汪精衛(wèi)的說客說:我和汪碰,最后勝利必屬于我,因為我可以做一輩子新聞記者,汪不能做一輩子行政院長。
鍛煉大腦
姐姐的兒子,說他已經長大,我很欣慰。我只希望,他能夠以積極的心態(tài)看待周圍的事物。朋友說,鍛煉身體固然重要,更為重要的是,要經常鍛煉大腦。
《讀者》上發(fā)現(xiàn)一句有意思的詩:在被遺忘的山路上,去年的牛糞已變成黃金。
我的白色體恤上印著一行英文:One swooshis betterthan 3……困擾我數(shù)日。今天終于查明白,后面省略的單詞是stripes,其實很簡單,前者指耐克,后者指阿迪達斯。噢,格瓦拉
有個朋友說,有些年輕的南美人,居然不知道格瓦拉,唏噓不已。我頻頻點頭。其實,我也不是很清楚他的故事,家里的書架上,好像有一本關于他的書。
朋友形容啃老族:一直無業(yè),二老啃光,三餐飽食,四肢無力,五官端正,六親不認,七分任性,八方逍遙,九(久)坐不動,十分無用。
一日,有個人吹噓自己的經濟學博士學位,某仁兄頭也不抬,慢條斯理地說,同樣是C,有金剛石,有石墨。
邱吉爾說:在絕對完美的辦法沒有找到之前,我們只能選擇壞處少一點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