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開拍
我們的欄目總是在說著一些與拍攝無關的東西,這個那個,那個這個的。本欄目就是從實際拍攝的角度去說的,而我們最希望看到的則是:朋友們放下雜志,關掉DVD機抄起家伙,投身廣闊天地。今日開拍,拍攝基礎入門欄目。
專欄作者:蔡元卿 視頻編輯制作人。曾供職廣告公司、唱片公司。多年摔打中不斷研習視頻技術并小有所得。作品散見電視臺,并在數(shù)碼類雜志開設專欄,探討新技術的可能性。
了解和使用光之 光的色彩
簡單來說,“光”是照射在景物上的所有各種不同類型照明的總和。它可能是陽光、熒光燈、鎢絲燈、家用燈、霓虹燈,甚至月光的形式。對于初學者來說,這些光的意義可能只是使感光原件曝光,而對于專業(yè)的攝像師而言,現(xiàn)有光就意味著各種各樣的色彩和強度,同時代表著豐富的情感和敘事需要。
陽光的顏色
對陽光,我們再熟悉不過了,它伴隨著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它讓我們看清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它是我們最常利用的光線,同時一切其他光線的布置也都以模擬陽光為最終目的。在電影中,模擬得像了,觀眾就會認為故事發(fā)生在真實世界,從而相信故事所講的內容。然而陽光既不是永恒不變的,也不是始終如一的。陽光在天空中的照射角度、云彩的狀況或空氣污染程度,都會影響陽光的色彩。
我們隨便找來一臺DV攝影機,都會看到上面有許多種白平衡的設定,其中可能會包括:陽光,鎢絲燈,熒光燈,陰天等等模式。那么到底它們是什么意思呢?
光的溫度
就像所有自然界的事物一樣,光也有溫度,且光的溫度與光的顏色是有直接關系的。攝影師和科學家為了清楚地界定和研究光,專門為光的溫度設立了一個概念:開爾文溫標。測量這種溫標的工具就叫做色溫計。我們平時總掛在嘴邊的白平衡,實際上就是把光的溫度“調整為標準的色溫”的意思。
光的溫度
就像所有自然界的事物一樣,光也有溫度,且光的溫度與光的顏色是有直接關系的。攝影師和科學家為了清楚地界定和研究光,專門為光的溫度設立了一個概念:開爾文溫標。測量這種溫標的工具就叫做色溫計。我們平時總掛在嘴邊的白平衡,實際上就是把光的溫度“調整為標準的色溫”的意思。
色溫計可用來對光的溫度進行抽樣判斷,并按開爾文度數(shù)(°K)顯示出讀數(shù)。開爾文度數(shù)越高,光越偏向冷色,發(fā)藍;開爾文度數(shù)越低,光越偏向暖色和發(fā)紅;開爾文溫度越接近自然陽光的溫度,光線的顏色就越接近純白色。舉個例子來說,從無云的晴空照射下來的中午陽光顯示的開爾文度數(shù)大約在5500°K至7000°K之間;但在日出之后或日落之前,太陽的位置靠近地平線,再考慮到云層與大氣污染的因素,此時色溫計的度數(shù)會降低到較暖的3000°K至4500°K。
開爾文溫度和彩色片
很顯然光的開爾文溫度這個概念對于攝影師來言,會顯得過于抽象,在實際拍攝過程中會非常難以量化。由此,就有廠家專門生產(chǎn)了專門針對調整開爾文溫度的色標彩色片。
與以往膠片時代不同,現(xiàn)在影像拍攝領域大量的開始使用數(shù)字設備,機器的色溫可以任意設置。我們在實際拍攝時,就可以先對著彩色片進行拍攝,然后對比監(jiān)視器上彩色片的色彩與實際色片之間的差別來設置機器的白平衡色溫數(shù),從而最好地還原現(xiàn)場光線的色彩影調。
由此表我們可以看出,我們總是習慣以太陽光的光線為標準的純白色,也就是5500°色溫下光線為純白。那么,是不是我們必須要購買專業(yè)色卡呢?當然不是。為了保證拍攝畫面的色彩還原準確,隨時注意調整機器的白平衡固然是必須的,但作為初學者的我們完全沒有必要為此購買價格高昂的專業(yè)色卡,這里筆者教您一個小竅門。每次出來拍攝,尤其是拍攝需要在室內、室外間轉換的場景時,隨身攜帶幾張A4的白紙,每當光線發(fā)生變化時(室內、室外的變化,早、晚的變化),為了保證畫面光線的銜接,我們就可以拿出白紙,調整攝影機的鏡頭使白紙完全覆蓋畫面,此時使用機器自帶的自動白平衡調整功能設定白平衡,之后注意觀察監(jiān)視器里的顏色與A4白紙”進行對比,直至顏色非常接近時,就意味著此時的攝像機在此種光線條件下,無論拍攝什么鏡頭,顏色的還原都接近肉眼對白紙的感覺,也就是色彩還原準確了。要是萬一白紙也沒有怎么辦?那就盡可能地找一面白色墻壁或類似的替代物來校準,不過這時只能調整個大概,不能保證白平衡完全準確。
當然,如果你對光線的準確度要求更加準確,還可以購買專業(yè)公司生產(chǎn)的灰卡板和白卡板。要注意的是,這種卡紙一般都有“保質期”,嚴格表明可使用的年限,因為它在自然環(huán)境下會褪色或變色的。
色變
在前期拍攝階段,我們要尤其注意光線色溫的變化,防止色變情況下色彩還原的不準確。
這是筆者在拍攝某一紀錄片時所拍攝的一組影像。當時,攝影機首先是在戶外拍攝的自然景觀,白平衡調整到的是日落前的夕陽的模式,畫面色彩還原準確。但接下來拍攝場地換到了室內的博物館展廳內,光線一下變成了白熾燈照明環(huán)境,白平衡沒有來得及調整,畫面全部偏藍。后回看素材發(fā)現(xiàn)了錯誤,迅速調整白平衡,對鏡頭進行了補拍,才彌補了拍攝中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