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2000年從企業(yè)退休,7年來,從剛退下來時彷徨失落到現(xiàn)在成為一個傳播文化的社區(qū)工作者,被居民親切地稱為“老師”。真沒想到50歲以后,生命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不僅豐富了知識充實了生活而且心靈上也有很大提高。
剛退休時候,很不甘心,在朋友的建議下開始炒股。沒想到趕上股市下跌,損失慘重,身心受到很大的打擊。為了健康,我常常去離家不遠的天壇公園鍛煉。漸漸地我被天壇的歷史文化所吸引,使我對中國古代文化,尤其是北京的歷史文化產(chǎn)生了興趣。從天壇開始,我重游了皇家園林、寺廟、公園眾多名勝,還買了博物館通票,不辭辛苦地一次次去參觀,并把每次參觀都當作一次學習的過程。認真地看、仔細地記,不斷地擴大視野長見識。我還辦了一個首都圖書館的借閱證,閑暇時常去首圖的鄉(xiāng)土課堂、國家圖書館文津街講壇去聽課,甚至還成為中央電視臺的百家講壇錄制現(xiàn)場的觀眾。因為幾年來對專家學者的虛心學習,我對北京城的人文地理、城市變遷的歷史、園林文化從不懂到懂,如今不僅能說得出、還能講得明白。
2005年,我所居住的小區(qū)開辦了老年大學。我主動請纓為大家講講北京的歷史文化課,把我所積累的知識講授給大家,與大家分享。我的要求得到了居委會的歡迎和支持。
講課,對于一個從事教育行業(yè)的人可能不算什么,可是我從來沒有上過講臺,更別說對著臺下那么多熟悉的、閱歷豐富的老年朋友,心里還真有點緊張。但是望著大家信任的眼光,漸漸地心情就平復了。為了講好每一節(jié)課,我認真地備課,不光有史實材料還添加許多故事,多多在家里練習,講課由看稿到脫稿。為了講清一個歷史典故、景點變化,我要查閱許多資料。為了講清楚,我還借助圖片照片,自己畫圖形,連說帶比劃,增添老年朋友的感性認識。
3年來,我講了多堂歷史文化課,多是圍繞北京的古代建筑開展的。這些身邊的名勝,講起來,讓老年朋友們感到親切,更容易接受。我還特別注意除了歷史文化,還多講講這些優(yōu)美的園林公園怎么看,看什么,每個景點的重點在哪里。很多人聽完了就專程再去那個景點看看,回來跟我說,聽完你的課再去覺得有意思多了,而且也非常有意義。我講課得到大家的認可,無論是退休的教授還是離休的老干部,大家都尊稱我一聲“老師”。我也得到很大的提高,除了知識表達能力之外,重要的是精神境界也有一個飛躍。我深深感到,人活著要有點精神,不管你的職位高低,只要你想要回報社會,就會得到社會的認可和支持,就會得到大家的尊重和愛戴。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