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鐘書一出世,便由他伯父抱去撫養(yǎng)。伯父因?yàn)闆]有兒子,所以很疼愛鐘書。
鐘書4歲的時候,伯父開始教他識字,伯父上茶館,聽說書,都把鐘書帶在身邊。
鐘書6歲時,伯父把他送入秦氏小學(xué)讀書,可惜上學(xué)不到半年,鐘書就生了一場病,只好停學(xué)在家。
7歲時,鐘書和叔父的兒子鐘韓一起到親戚家的私塾附學(xué)。但長期附學(xué)總不像話,于是后來鐘書小哥倆便在家由伯父教。
鐘書哥倆跟伯父讀書,只在下午上課。每天早上,伯父上茶館喝茶,料理雜務(wù),或者和熟人聊天,小鐘書總要跟著去。伯父花一個銅板給他買一個大酥餅吃,又花兩個銅板,向書攤租一本小說給他看。小鐘書吃了酥餅就認(rèn)真看書,直到伯父叫他回家。
一回到家,鐘書便手舞足蹈地向兩個弟弟演說他剛看的小說,諸如李元霸一錘就能把對手的槍打得彎彎曲曲等等。
《說唐》《濟(jì)公傳》《三俠五義》之類的書讀多了,便引起了他的思索。他覺得關(guān)公雖然英勇,但若進(jìn)了《說唐》,80斤的青龍刀就不是李元霸800斤金錘的對手;但李元霸若進(jìn)了《西游記》,又根本不是孫悟空的對手,為什么一條好漢只能在一本書里稱雄呢?
鐘書11歲那年,伯父因病去世,家境日漸窘迫起來。
他上學(xué)時,同學(xué)都穿洋襪,他還穿布襪,因此經(jīng)常遭到同學(xué)們的嘲笑。
雨天沒靴子穿,他便穿上伯父的釘鞋,嫌大,里面塞上些紙團(tuán)。
同學(xué)們戲弄他,趁他不注意捉些青蛙放在他的釘鞋里。他卻總是憨厚地笑一笑,毫不介意。
鐘書14歲那年,父親到清華大學(xué)任教,寒假沒回家,于是鐘書借了大批的書恣意閱讀。
他讀書的范圍很廣,精微深奧的哲學(xué)、美學(xué)、文藝?yán)碚?,他像小兒吃零食那樣吃了又吃,厚厚的一本本大部頭漸漸被“吃”完了;但極俗的書他也能看得哈哈大笑;連戲曲里的插科打諢,他不僅且看且笑,還一再扮演,自是樂在其中。
他十分喜歡詩歌,但他還喜歡讀那些重得拿不動的大字典、辭典、百科全書等。讀這些書時,他不僅挨著字母順序逐條細(xì)讀,見了新版本,還要不厭其煩地把新條目增補(bǔ)在舊書上。更有趣的是,他還喜歡讀偵探小說。
也許,正是他在讀書上的孜孜以求、博采眾長,才造就了一個知識淵博精深的大學(xu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