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貝:樂樂,你讀了巴金爺爺寫的《春蠶》了嗎?
樂樂:當(dāng)然讀了,我還知道課文是按照春蠶生長的順序來寫的呢!
貝貝:請你具體說說吧!
樂樂:你看,先是極小極小的蠶,再是蠶一天天長大——蠶越來越大——蠶快“上山”了,最后是蠶“上山”了。
貝貝:這么說,《春蠶》就是向我們介紹了春蠶的生長過程,對嗎?
樂樂:貝貝,你這樣理解可就不對了。其實(shí),這篇課文是借春蠶來寫母親的。
貝貝:借春蠶來寫母親?我不太明白。
樂樂:貝貝,春蠶是誰養(yǎng)的?
貝貝:母親呀!
樂樂:母親是怎樣養(yǎng)蠶的呢?對此,課文寫了很多呢!你看——“每天深夜,母親總要起來添桑葉”“蠶快‘上山’了,母親一夜要起來兩次,累得她腰酸背痛”“母親把蠶沙大捧大捧地從匾里清出來”“總看見母親的額角上滲著汗”……貝貝,讀了這些語句,你有什么感受呢?
貝貝:我感到母親養(yǎng)蠶真勞累、真辛苦??!
樂樂:是的,那母親養(yǎng)蠶又是為了什么呢?
貝貝:為了“我和姐姐”上學(xué)。
樂樂:貝貝你想啊,母親養(yǎng)蠶吃苦受累,還不全是為了“我和姐姐”嗎?母親不怕苦不怕累,這正體現(xiàn)了母親對兒女的一片愛?。?/p>
貝貝:樂樂,我懂了,春蠶代表著母親的愛心,課文是借寫春蠶來贊美偉大的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