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時代,我總是開玩笑說以后要嫁入豪門,以慈善為事業(yè),舉辦一些慈善晚宴,去非洲收養(yǎng)一群孩子,辦幾所希望學校。然而生活是腳踏實地過日子,不可能照著異想天開的劇本上演。于是我生活平平淡淡,卻也十分幸福。
有一個周末,家庭聚會到一半,讀大學的表侄女就說要先走,大家盛情挽留,她才解釋說要去給一個貧困生做輔導。這個貧困生父親吸毒進了戒毒所,母親在便利店打份小工供母子倆生活,一直沒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成績很不理想,又沒有錢請老師補課。居委會號召小區(qū)里的大學生為他補習,表侄女就積極報名了。大家問表侄女補哪門功課,表侄女說小家伙其他方面還不錯,就是英語水平一般。我想著自己以前英語成績十分優(yōu)秀,畢業(yè)后又一直在外企工作,于是自告奮勇地要表侄女下次輔導時叫上我。
自從給那學生補習英語后,我開始了解到生活的另外一面。之前,我以為富人的太太整天就是舉辦慈善晚宴,我也以為貧困家庭的孩子一定是很懂事甘于貧困的。接觸之后,卻發(fā)現(xiàn)不是這么簡單。雖然我教的學生很好學,可他也會有其他孩子一樣的需求。有一次我去給他補習,發(fā)現(xiàn)他和他的媽媽似乎都不太開心,一打聽,才知道他要媽媽給他買鞋,他媽媽就去小店里買了雙50塊錢的運動鞋?,F(xiàn)在的小皇帝們個個腳上時興著耐克、阿迪達斯,他雖然家庭貧困,但也有著小小的虛榮心。我本想買雙鞋送給他,但我思前顧后,還是讓在肯德基打工的表侄女給他介紹進去做兼職。我想,一個人想穿得體面并不是罪惡,關鍵是如何獲得這份體面,這孩子后來考上了大學,一年的學費要5000元,他打電話給我,說暑期在比薩店找了一份兼職,補貼生活,學費的問題也不大。另外,他謝謝我教他英文,更感謝的是我?guī)退壹媛毜臋C會。這一次助學經(jīng)歷讓我明白,公益活動不是簡單的給予。
從此我開始常常跑居委會。我發(fā)現(xiàn)在我們身邊生活著許多境遇不佳卻很有尊嚴的人,他們因為客觀原因無法將日子過得富足小康,但他們勤勞工作,拒絕城市的最低保障金。他們在超市收銀,或是在大樓當保安,一月所得不到千元,很多時候連孩子開學時購買書包文具都顯得緊巴巴的。我很想幫助他們,可我也是工薪階層,好在此時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幫助人最關鍵的不是物質(zhì),而是心意。我的很多朋友都心地非常善良,她們有滿滿幾柜沒穿過幾次的衣服,卻覺得送給別人是一件不太好意思的事。其實,那些經(jīng)濟狀況不佳的家庭卻往往有著積極的生活內(nèi)容,在陽光明媚的初冬,他們的陽臺上會掛滿腌制的臘肉咸魚,你開口問他們要幾塊,他們會非常熱情地答應你,并叫他們家的小姑娘送到你家來。趁這個機會,你可以邀請小姑娘來家里玩,打開衣柜讓她們挑,這是非常友好的一件事。
我自從開始公益生活之后,開始漸漸明白,好日子其實是一種心態(tài),并不在于你賺多少錢買多好的東西。我去過隔壁小區(qū)的一個阿姨家,她的先生前幾年死于癌癥,她下崗后就去幫人做鐘點工,女兒十四歲,讀初三了。我以為會遇見一個悲觀絕望滿臉憂愁的婦女,誰知進門卻發(fā)現(xiàn)他們家雖然小,但非常整潔,物什整整齊齊,阿姨也很精神。我們換拖鞋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那拖鞋很別致,原來是阿姨自己做的。她家沙發(fā)套上美麗的繡花,也是她自己的手工。居委會的工作人員介紹了我,這時的我已經(jīng)是社區(qū)公益活動的志愿者了,工作人員問那阿姨有什么需要幫忙的,那阿姨笑著說,謝謝大家的關心,如果有誰家需要鐘點工就幫她介紹一下,其他的沒什么了。我忽然覺得很慚愧于自己平日對生活諸多的不滿和抱怨。自從見了這位阿姨,我想我再也不會抱怨了,好日子是靠雙手創(chuàng)造,而不是靠抱怨就能得來的。所以,我越來越感恩于自己所投身的平民公益生活,它不但讓我能夠幫助到別人,還能在幫助別人時為自己的生活找到力量源泉。
欄目管理、編輯/謝林梅
E-mail:xielinmei20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