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寶、丑寶(牛黃)和狗寶是出自馬、牛和狗身上的珍貴藥材,這三味中藥不僅具有獨特的治療效果,而且非常難得,它們形成的幾率很低,其價值自然很高(每克狗寶價值百元以上),被祖國醫(yī)藥界視為珍品,共稱“中藥三寶”。但在我國農(nóng)村人們在宰殺這三種牲畜時,很多人因不識寶貝,隨便丟棄,既浪費了藥材,又失去了收入,實在可惜?,F(xiàn)將“三寶”的來源、功能主治、鑒別與采集介紹如下:
一、來源與功能主治
1、馬寶 是馬科動物胃腸道中的結(jié)石,具有鎮(zhèn)驚化痰、清熱解毒之功能,臨床用于驚癲癇狂、痰熱內(nèi)盛、神志昏迷等。
2、丑寶(牛黃) 是??苿游稂S牛或水牛的膽或膽管里的結(jié)石,具有清心開竅、散熱解毒、祛痰鎮(zhèn)驚之功能,臨床用于熱病神昏、癲癇發(fā)狂、小兒驚風抽搐、乙型腦炎等。
3、狗寶 是犬科動物狗的胃中結(jié)石。有降逆氣、開郁結(jié)、解病毒之功能。臨床用于噎膈反胃、疔瘡、食道癌、胃癌等。
二、鑒別與采集
1、馬寶 呈球形、卵圓形或扁圓形,大小不等。一般直徑為6~25厘米,重約250~2500克,但也有小如豆粒者。表面蛋青色或灰白色,光滑有澤,或附有雜亂的細草紋,質(zhì)堅而重,剖面呈灰白色,有同心層紋,每層為0.3~1厘米,有的為0.5~1.2厘米,俗稱“渦紋”,并有灰黑色細香的紋理,粗糙不平。以個大、質(zhì)重、堅實、灰白色、光滑、剖之有層次者為佳。
在宰殺病馬時,應(yīng)注意胃腸道有無硬塊,如有馬寶,取出后用清水洗凈,晾干即可。
2、丑寶 又稱牛黃,完整的丑寶多呈卵形、圓形或三角形,直徑為0.5~3厘米。表面呈黃色或棕黃色,深淺不一,細膩而稍有光澤,外部有一層黑色光亮的薄膜,習稱“烏金衣”,質(zhì)輕松脆,易于破碎。斷面顏色與表面相同,可見排列整齊的環(huán)狀層紋,入口芳香清涼,嚼不粘齒,會慢慢溶化。用少許粉末和以清水,涂于指甲上能染成黃色,經(jīng)久不褪,習稱“透甲”或“掛甲”。以表面光澤細膩、質(zhì)輕松脆、斷面紋薄而齊整、無白膜、味先苦后甜、清香而涼者為佳。
牛黃以“膽黃”居多,病牛宰殺后留意采取,取出后用脫脂棉或濾紙包好,以吸收水分,或多包幾層紙置于石灰缸內(nèi),亦可放在陰涼處慢慢晾干,切忌風吹曝曬,以防開裂而影響質(zhì)量。
3、狗寶 呈圓球形,大小不一,一般直徑1.5~5厘米,表面灰白色或灰黑色,略有光澤,有自然紋,并有多數(shù)類似圓形突起。質(zhì)重、堅實、細膩。用指甲劃之即可見劃痕。斷面有同心環(huán)狀層紋,近中心較疏松。氣微腥,味微苦,嚼之有粉狀感覺。以白色細膩、指甲劃過留有痕跡、斷面有層紋者為佳。
將狗殺死后,割腹開胃,如發(fā)現(xiàn)狗寶時,即用刀割取,除去皮膜及肉等,用清水洗凈陰干,切不可風吹日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