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作文中要寫出真情實感是現(xiàn)行語文新課標對中學生寫作的要求。培養(yǎng)初中學生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首先要學生了解在作文中寫真情實感的重要性,在作文課上采用種種方法激發(fā)學生情感,并鼓勵學生積累寫作材料,放寬命題,讓學生張揚個性。
關鍵詞:真情實感;激發(fā);積累
目前,許多初中學生把寫作文當作一件苦惱的事情:不知寫什么,不知怎樣寫,抓起筆來,苦思冥想,遲遲不能下筆,沒有辦法,只能東拼西湊,矯揉造作,虛情假意,無病呻吟。我們每每讀到這些缺乏真情實感、毫無新意的文字,便感到無可奈何。這除了學生自身的原因之外,還包括其他一些原因,如學生學業(yè)負擔重,生活比較單調,親身經歷的事比較少,缺少生活積累;教師要求學生多看作文選而沒有多加指導,讓學生走進了模式化、人云亦云的圈套;要求學生多寫有意義的文章,多唱頌歌、贊歌,少寫甚至不寫揭露不良社會現(xiàn)象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此外,外來文化和網絡的沖擊,使學生的語言表達退化和低俗化,無能力寫好自己的真情實感。所有這些都直接制約著、阻礙著學生情感的產生、發(fā)展和表達,往嚴重處說,是扼殺和泯滅人的靈性和情感。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本人認為首要的任務是如何培養(yǎng)學生寫真情實感的作文。經過長時間的實踐和研究,本人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下就此談談自己的膚淺認識。
一、讓學生了解在作文中寫真情實感的重要性
讓學生了解在作文中寫真情實感的重要性,并不是簡單的幾次說明,而是通過長時間的實踐、體驗、強調,潛移默化,使學生認識到,要想寫好作文,關鍵在于寫真話,訴真情。具體做法如下:
1.重視摘錄學生中有真情實感的作文和沒有真情實感的作文,讓同學評析和欣賞,然后請學生談自己的讀后感受,讓作者談構思過程和寫作體驗。通過對比,使學生認識到:只有說真話,抒真情,才能痛快地宣泄情感,才能寫出感人的好文章。
2.利用名人名家的話對學生進行寫真情實感重要性的教育,建議學生把自己喜歡的這些話寫在作文本封面上,警示和激勵自己。如:“言為心聲”、“無欲不舉筆,無情難成文”、“我手寫我心,我筆抒我情”、“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此外,還要向學生說清楚:在作文中,《語文課程標準》也“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闭f假話的作文,永遠是沒有好結果的。
3.利用當前高考、中考一些關于寫真情實感方面的作文要求和作文總結,激勵學生寫真情實感的文章。如,今年廣東的高考作文上究竟哪里不足?柯漢琳教授總結說,現(xiàn)在中學生寫作文,越來越有一個明顯傾向,堆積華麗的辭藻,通篇使用精美的修辭,但文章中沒有考生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和理解,讀起來缺乏真情實感,這些沒有實際內容、只有空空一個花架子的作文當然很難得高分。“高考作文要得高分,不在于用了多少名言名句,用了多少排比句,關鍵是寫出真情實感,文風可能會很平實,但內容很扎實,整篇作文讀下來很實在,這樣的作文才有可能得高分。”“滿分作文要寫出真情實感”。
4.糾正錯誤的認識。有些同學說:“作文是‘作’出來的,只要‘作’出來的象真實的一樣就行了,文學作品中的人和事不是‘作’出來的嗎?”針對這種錯誤的看法,我是這樣教導學生的,虛構的文章盡管事件象真實的一樣,可能讓讀者相信,但是作者的感情不能或難于表現(xiàn)出真實和自然,讓人讀后覺得很別扭,甚至反感。至于文學作品中的人和事,多數(shù)有寫作的原型,再在原型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加工,這是有豐富閱歷和人生體驗的作者才能做到的,作為普普通通的初中學生,應該學習寫有真情實感的文章,只有真情實感的文章才感人,才有生命力,也只有寫真人真事,自由抒寫自己的內心世界,才能快樂地進行寫作。
二、激發(fā)學生情感
每個學生都有潛在的情感,在課堂上,作為主導者的教師就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捕捉生活與學生情感的觸發(fā)點,幫助、帶動學生走出自我、走進生活,激發(fā)學生心靈沉淀的情感,進入創(chuàng)作的最佳狀態(tài)。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感。初中學生特別是初一的學生,受年齡特點及認識水平的制約,他們的寫作往往需要教師提供一定的情境,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親自看到或經歷過事件的全過程,真實體驗其間的酸甜苦辣,使學生有話可說,有感可發(fā),有情可抒,從而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寫出有真情實感的文章來。例如,對初一學生可利用游戲創(chuàng)設情境。由于是玩游戲,學生的興趣非常高,都積極主動地交談起來,議論活動中有哪些最精彩,最激烈的,參加的人是如何做的,自己是如何做的,以及旁邊同學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情緒等又是如何的,不知不覺中學生就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完成作文,而且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語言也比較生動。
2.即時情境,激發(fā)情感。即時情境,就是教師利用課堂上出現(xiàn)的特殊情境,進行引導,使其成為學生寫作的材料。有一次,我上作文輔導課前,有一位同學突然嘔吐起來,臟物滿地,令人作嘔,他旁邊的同學都跑到了教室外面,其他同學捂住鼻子,嘰嘰喳喳地議論起來,都表現(xiàn)出討厭的神情。嘔吐的同學臉色蒼白,無力地呆坐在座位上,我一邊要求班長拿垃圾鏟到操場上鏟沙子,一邊走到這位同學的面前,摸一摸他的頭,很冷,我馬上扶起他,送他到醫(yī)務室去。當我回到教室的時候,班長已經用沙子將臟物掩蓋了。開始上課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寫作題材,便改變了原來的教學方案,引導同學說:“剛才有同學嘔吐,你們留意老師處理事件的整個過程嗎?你們注意觀察當時的場面嗎?”“你們怎樣想的?怎樣做的?”“其他同學的表現(xiàn)怎樣?”“今后我們應該怎樣做?”經過熱烈的討論,很多同學作了自我檢討,表揚了班長和老師,談了自己的感受,表示今后要做一個不怕臟,樂于助人的好學生。之后,我要求學生將這件事寫成文章,學生們構思了一會,很快把文章寫完。許多學生的文章不但感人,而且思想認識上有了很大的進步,可謂一舉兩得。
3.啟發(fā)誘導,激發(fā)情感。在作文輔導課上,老師可以通過啟發(fā)誘導,用自己的語言情感去打動、開啟學生的情感之門,引發(fā)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例如要求學生寫自己父親的時候,我是這樣啟發(fā)學生的:“你的父親對你要求嚴格嗎?”學生們都說很嚴格,接著問:“你對父親的態(tài)度如何?”很多學生說出自己的不滿。我便講了一個這樣的小故事:“一位父親對自己的孩子很嚴厲,對孩子某些不良行為會發(fā)脾氣,孩子在學習中退步了,對孩子做細致的思想工作,也會懲罰他。另一位父親脾氣好極了,見了孩子笑嘻嘻的,孩子犯了錯誤,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孩子與其他同學鬧矛盾,也總是護著孩子?!薄罢垎杻蓚€父親哪個好?”學生們通過討論,有了統(tǒng)一的認識:父親要求嚴格是愛自己,父親溺愛是害自己。接著,我又問:“請回憶你父親工作時的情景,你感動嗎?”“請回憶你父親對你的關心愛護,你感動嗎?”“請追憶某一次自己曾經出過家門與父親分手的情景,你感動嗎?”接著,播放歌曲《父親》,那激動人心的旋律,更勾引起學生對父親的深情回憶,學生情感被觸動了,以至文思泉涌,落筆成章,真情實感躍然紙上。
三、鼓勵學生積累寫作材料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學生寫好作文的“源頭活水”,就是積累豐富的寫作材料。學生手中掌握了豐富的作文材料,習作時就會有事可敘,有人可寫,有景可摹,有情可抒。積累作文材料的渠道有:
1.記憶積累。記住教材中優(yōu)秀篇章、精彩片斷、優(yōu)美語句,能使學生從中得到較多的語言儲備,作文時就不會感到筆力不足、詞語貧乏。初中學生是記憶的黃金時期,我們應該加強指導,強化記憶,讓學生積累起終生受用不盡的材料。一般說來,要做到:①每學期都要選擇一些最優(yōu)美的課文,讓學生整理背誦,掌握全篇。②選擇課文中優(yōu)美的片斷、名言佳句、好詞語,要求學生抄錄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在理解的基礎上牢記。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課余飯后,一早一晚,進行吟誦、品味、內化。這樣,學生不但積累了大量的詞句,而且積累了一些句式、段式和文章結構的方法,作文時也就如探囊取物了。
2.生活積累。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要讓學生去審視生活,去體驗生活的滋味,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積累生活是學生能寫出真情實感作文的重要前提。幫助學生積累生活,要做到:①指導學生學會觀察,要求學生以飽滿的感情去觀察自然,觀察社會,觀察生活,留心身邊的事情,從中捕捉和積累作文材料,提高觀察分析事物、認識自然和社會的能力。②積極參加多種形式的活動,如參觀、訪問、旅游、勞動、科技活動等,每次活動都要有目的。活動前要有準備,活動中要真切體驗、細心感受生活,活動后要認真回顧總結。③通過電視、電影、廣播、網絡等視聽途徑積累材料。經常有目的、有選擇地看愛國影片、科技節(jié)目、人與自然節(jié)目、新聞等,以擴大學生的見聞,豐富學生的生活。④鼓勵學生堅持寫好日記,特別記好情感日記,做好文字積累。學生應該準備一個小本子,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隨時記錄下來,靜下心隨時整理所積累的材料。只有自己想得多,評論得多,思考得多,才會對生活有所感知,有所思考。寫多了,理解多了,情感豐富了,作文情味也就十足了。
3.閱讀積累。指導學生開展廣泛的閱讀,特別要對名著進行閱讀,從課外閱讀中搜集和積累材料,鼓勵學生隨時摘錄,堅持寫讀書筆記、寫感想、寫隨筆,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通過以上渠道的積累,學生胸中有了豐富的材料,厚積而薄發(fā),作文時就會得心應手,左右逢源,何愁寫不出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
四、放寬命題,抒寫真情實感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边@就要求教師不要過分強調審題立意和布局謀篇,要重視學生自由表達,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只要放寬命題,讓學生自主選擇表達內容,才能令他們說真話,表達真情實感。因而,習作時可只規(guī)定一個內容范圍,讓學生根據(jù)寫作內容自己加一個題目。若寫命題作文,可提前將題目布置給學生,讓他們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到習作時自然會得心應手,有感而發(fā)。總之,放寬命題就能夠為學生提供抒寫真情實感、張揚個性的寫作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