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雜志的優(yōu)劣,讀者心中自有一桿秤。讀《龍門陣》今年第6期壓軸文章,忽生感慨,乃投書《三邊聯(lián)彈》,求賜一角之地,以吐骨鯁。
孫枝國先生對總第133期《機關故事》不滿意,認為:“開篇的‘機關故事’連載,像老K、王啰嗦、太婆、粉臉、咪咪等,真是一群醉生夢死的寄生蟲,牛局長簡直像黑社會的舵把子。哪里還有點機關工作人員的氣味啊!在職機關干部看了這篇文章后氣憤地說,這是對機關的丑化……”我和幾個讀者不敢怠慢,取出徐伯榮先生的原文仔細研究后,提出三點不同的看法,供商榷。
一、我們也忝列干部隊伍之中,卻沒有覺察《機關故事》有如此嚴重的問題,讀罷文章,也沒有發(fā)怒。讀者可以喜歡或不喜歡某篇龍門陣,見仁見智各抒一家之言,但要以理服人。孫先生的話顯然夸張了。
二、公安局長任長霞,她除暴安良,深得人心。翻閱報紙雜志,機關里有笑談,甚至有刀光劍影、血肉橫飛。例如副局長買兇殺局長;殷小云在派出所“自縊”而亡;齊二藥廠假藥奪人命,藥監(jiān)局里黑錢有冤魂。茶館里有人說:按大清律,判鄭筱萸斬立決是輕的,應凌遲處死。當然,人民法院的法官是不會聽的,也不會抓他一個破壞司法公正的“現(xiàn)行”??偠灾瑱C關干部有好有壞,這是客觀存在,“丑化”機關形象的恰恰是某些機關干部自己。
三、編輯先生好比廚師,每期都要拿出一道“菜肴”供讀者品嘗,所謂眾口難調(diào),這活不好干哩!我曾到山西省出差,當?shù)厝耸人?,吃稀飯也要來碟醋,叫人受不了,但不能?jù)此斷定山西人俱是懷兒婆?,F(xiàn)在報紙雜志和影視戲劇里,常見一些滑稽搞笑的作品,頗受歡迎(自然也有不歡迎的)。對諷刺的人物,讀者或觀眾不必對號入座,自尋煩惱,可多想想先賢林則徐公堂上的那副對聯(lián)“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心里可能會坦然一些。
目前全國都在整頓機關作風,反腐倡廉需要輿論監(jiān)督,讓群眾說話,天不會塌下來。退一步說,把“丑化”機關形象的文章刪除了,剩下的都是美化的東西,這社會就和諧了嗎?老百姓能全信嗎?四川廣元讀者陳爾康
(責編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