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為落葉灌木或喬木。石榴果大、粒多、汁甜、皮薄,為鮮果中珍品。石榴分果榴、花榴兩種。果榴結(jié)果,有酸甜之分,皆可入藥;花榴以觀賞為主,花色頗多,常不結(jié)果,花常入藥;石榴之功有“四止”,即止渴、止瀉、止血、止帶。
石榴果大汁多,有養(yǎng)陰生津止渴之效。秋燥之時,陰虛內(nèi)熱之體,口干煩渴,或熱病之后傷陰,舌紅絳少苔者,常以石榴取籽飲汁,其味甘純鮮美,止渴甚效。小孩、老人或高熱之后,胃陰不足、胃納不佳者,可取鮮石榴籽,慢嚼細(xì)咽,既濕潤咽喉,又滋養(yǎng)胃陰,止渴開胃。
石榴皮是一味效果顯著的收斂止瀉藥。石榴皮酸澀,無毒。據(jù)《藥性論》記載:“主澀腸,止赤白下痢?!薄兜崮媳静荨芬噍d:“治日久水瀉,同炒砂糖煨服,又治痢膿血,大腸下血。”說明其能止瀉又能治痢,是治瀉痢之品。單味石榴皮需水煎服,用量30~50克,效果亦好。
石榴皮有止血作用,既可內(nèi)服止腸風(fēng)下血,亦可外用止創(chuàng)傷出血?!肚Ы鸱健酚休d:用石榴皮炒后研末,每服6克。用于便前出血,即一般所指腸風(fēng)下血,西醫(yī)稱之為直腸潰瘍出血或痔血。外傷出血,如刀傷,用石榴皮研細(xì)外敷,止血效果很好?!侗静菥V目》還記載:用石榴花揉塞鼻孔止出血。因此,其皮、花皆為止血之佳品。
石榴花有很好的止帶作用,婦女黃白帶下用白石榴花,赤白帶下用紅石榴花。鮮石榴花50克,一次煎服,一般3~5次可見效;干品30克左右,或干品花7~10朵水服?!侗静菥V目》認(rèn)為石榴有“止瀉痢、下血、脫肛、崩中帶下”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