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師張大爺已60有余,他身體一向不錯,平時喜愛運動,每天都堅持游泳健身。一次,他在身體已感不適的情況下仍跳入池中游泳,結果因為發(fā)生了腦出血而不幸去世。
上面的例子雖不是屢見不鮮,卻也并非罕見。有些老年人常以健康自居,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指數(shù)”缺乏必要的了解,忽視了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的身體在老化,各個臟器的功能在減退的客觀事實,結果導致了類似上述悲劇的發(fā)生。
那么,什么是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指數(shù)”呢?面對這樣的狀況,老年人應采取哪些相應的保健措施呢?
◎1.心搏出量
心搏出量是指每分鐘由左心室輸出的血量。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心搏出量也在不斷下降。即使沒有心臟疾患,65歲的老年人與25歲的年輕人相比,其心搏出量也減少了40%,而70歲老年人的心搏出量只相當于自己40歲時的50%。心搏出量減少,心功能下降的人自然難以承受激烈的體育活動或繁重的體力勞動,尤其是高速進行的集體競賽活動。
保健對策:①老年人可根據(jù)個人的具體情況,進行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和體力活動;②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的老年人,應按醫(yī)生的要求及運動處方的規(guī)定.進行治療與鍛煉。
◎2.腦血流量
腦血流量是指流經(jīng)腦組織的血液量。正常成人在休息狀態(tài)時,腦血流量占心輸出量的16%。人腦的重量雖然只占體重的2%~3%,但人腦的耗氧量卻占人體總耗氧量的20%左右。人的腦組織本身幾乎沒有一點供能物質(zhì)的儲備,全部依靠腦循環(huán)帶來的新鮮血液及其里面的氧氣來維持生存和執(zhí)行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腦組織對缺氧十分敏感。70歲左右的老年人,即使沒有腦血管病,腦血流量也會較年輕時減少20%。因此,老年人對缺氧更加敏感,稍做激烈運動或室內(nèi)通風不良時,便會出現(xiàn)頭昏、頭痛等癥狀。
保健對策:①老年人應嚴禁吸煙,因為煙草中的尼古丁可使腦血管痙攣,加重腦缺氧;②要保證充足的睡眠;③如患有頸椎病,應積極進行治療,因為頸椎病可使椎動脈受到壓迫,從而導致腦血流量的進一步減少。
◎3.肺泡面積
肺泡面積是維持人的呼吸功能,保障人體代謝正常運行的基礎。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肺泡也在不斷萎縮,肺泡面積隨之減小,這必然會影響人體的換氣功能,從而易造成人體缺氧。
保健對策:①老年人應經(jīng)常到空氣中含負氧離子多的地方(如植物園、樹林、海濱等)去散步或活動,以提高呼吸效率;②要預防感冒的發(fā)生;③積極預防、治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如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肺心病等。
◎4.腎小球濾過量
人體新陳代謝所產(chǎn)生的廢物大部分需經(jīng)腎臟從尿中排出。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腎小球濾過量也會大大減少。70歲老年人的腎小球濾過量僅為年輕人的50%。老年人由于排出代謝廢物的能力較低,因此其體內(nèi)易發(fā)生水、電解質(zhì)代謝紊亂,而導致身體出現(xiàn)乏力(低鈉)、水腫、下肢麻痹等不適癥狀。同樣的道理,老年人對藥物及其代謝產(chǎn)物的排出能力也較低。所以,同年輕人相比,老年人更易發(fā)生藥物中毒。
保健對策:①老年人要常飲水,平時不論是否口渴都要定時飲水,尤其在炎熱的夏季,更要常飲水;②要防止腹瀉的發(fā)生;③服用藥物時應避免過量。
◎5.骨髓造血功能
老年人的骨髓造血功能與年輕人相比下降了一半。由于造血功能減退,老年人更易發(fā)生貧血,而且發(fā)生貧血后難以恢復。 保健對策:①老年人更要合理地搭配膳食,尤其應多進食富含蛋白質(zhì)及微量元素鐵的食物,如羊肉、蛋類、海魚類、芝麻、玉米面、菠菜、茄子等;②一定要定期進行體檢,如發(fā)現(xiàn)貧血等疾病,要盡早查明原因,及時予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