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奶奶從農(nóng)貿(mào)市場買回了一些蔥,種在陽臺上。望著這些綠油油的蔥,我腦子里閃過了一個念頭:既然動物都有雌雄之分,那植物也應該有雌雄之分呀!怎么區(qū)分呢?我這個科學迷又有事干了,我決定通過實驗搞個明白。
首先,我得找做實驗要用的資料。我一頭鉆進書房,翻開一本《十萬個為什么》。經(jīng)過一個小時的地毯式搜索,我終于找到了目標。我把實驗過程仔細地閱讀了好幾遍,然后按書上所說,認真做起實驗來:先用蒸餾水、甲稀藍制成0.04%的溶液,(大家可能會問:“你的原料和器材是哪來的?”其實是我的“小小牛頓箱”幫了我不少忙。)接著我從蔥中剪下一截幼莖株,然后把幼莖株小心翼翼地浸泡在藍色甲稀藍溶液里,接下來就是耐心地等待看顏色有無變化。大約過了20分鐘后,藍色絲毫不減退,我又耐著性子等了10分鐘,顏色還是保持不變。我拍了拍胸脯說:“這株蔥是雄的!”
我高興地把消息告訴了奶奶,奶奶瞇縫著眼說:“我的乖孫子,你真聰明!奶奶給你個任務,再去找個雌的,如何?”“好?。 蔽绎w快地跑到陽臺上,又隨手挑了一截蔥的幼莖株,按照剛才的方法做起實驗來,這一次我可沒閑著,一邊等一邊做作業(yè)。大約半個小時后,我轉(zhuǎn)身一看,“哈,藍色減退了!”按書上介紹的原理,我確定這一株是雌的。我太高興了,因為我能區(qū)分植物的性別了!而且這還是我自己通過實驗區(qū)分出來的。
高興之余,我不禁納悶道:雌雄植物在溶液中為什么有不同的反應呢?通過上網(wǎng)查找我明白了:由于雄性植物的呼吸強度高,酸性較強,氣化能力也較強,因此它能把無色的甲稀藍氧化成藍色,而雌性植物的呼吸強度低,酸性較弱,還原能力較強,它能把藍色的甲稀藍還原成無色。這種氧化還原能力的不同,是植物雌雄性器官產(chǎn)生代謝的重要原因,也就是我們用來鑒定植物性別的根據(jù)。原來如此,我終于明白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此話果然不假??!
(請作者見報后速與本報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