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一部中國的動畫電影獲得了第三十四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銀熊獎,并被國際評委們稱為“出類拔萃的成功”,這是我們的水墨畫電影《鷸蚌相爭》。其實,同時代涌現(xiàn)出的大量兒童電影現(xiàn)在看來,都堪稱經典。
《天書奇譚》、《小蝌蚪找媽媽》、《大鬧天宮》、《雞毛信》和《小龍人》……還有多少人記得這些名字?不用說現(xiàn)在的孩子,可能連爸爸媽媽們也都快忘記這一段童年回憶了吧。不過,即使迪士尼、好萊塢以及日本的兒童電影和動畫做得再棒,也不得不說,其中的諸多靈感是來源于中國經典的。
在眾多評論家以及觀眾眼中,中國的經典動畫電影被稱為是在有理想和有思想的年代里產生的一代動畫。和只喜歡以少年成長為主題的日本電影,以及永遠取材童話的迪斯尼出品不同的是,中國的兒童影視作品題材豐富,無論是取材民間傳說還是完全原創(chuàng),都具有相當的可看性。每次看到商店貼的“民警提示”,就忍不住有些想笑,原因無它,那警察叔叔畫得實在太像“黑貓警長”。不過無妨,“黑貓警長”原本就是個為了保護森林里的動物,終日馬不停蹄地和壞人戰(zhàn)斗的大英雄,不僅如此,我還是在看了這部動畫之后才知道,原來女螳螂要吃掉自己的丈夫才能生小螳螂的啊。而《三個和尚》、《小蝌蚪找媽媽》這樣的動畫短片,不是告訴我們團結合作的道理,就是揭示生物的奇特奧妙,相信生長在那個時代的孩子,一定人人都明白擔子要共同來擔,蝌蚪和青蛙是一家人。
而《雞毛信》這部電影可謂是中國經典兒童電影中的經典?,F(xiàn)在,生活在幸福當中的孩子們恐怕難以理解影片中小英雄海娃的機智與勇敢了,然而在影片放映以及其后很長一段時間里,海娃都是眾多孩子的偶像。這部電影給人的不僅僅是情節(jié)跌宕起伏所制造的緊張刺激,更重要的是一個信念。這種信念在如今這個偶像泛濫的年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除了動畫和電影之外,有不少電視劇也讓人印象深刻。還記得“小龍人”嗎?在北京的一個四合院里住著三個孩子,奇奇還只有四歲半,卻整天想著要做媽媽;貝貝愛調皮、逞強;寶寶上了小學,他老實聽話,是大人們眼中的好孩子,他們寫作文來到故宮,吵醒在故宮里沉睡多年的小玉龍,它閃著光芒變成了一只頭上長著犄角的小龍人。影片以小龍人不怕路遠,不怕山高去找媽媽為線索,為孩子敘述了一個個清新幽默又感人肺腑的故事。比起永遠以打怪獸為題材的“奧特曼”來,多了溫情脈脈,少了血腥的戰(zhàn)斗場面,對人物的情感描寫更是細膩。
隨著時間的推進、科技的發(fā)展,曾經的優(yōu)秀作品變成了經典,現(xiàn)在藝術家們獻給孩子們《寶葫蘆的秘密》、《寶蓮燈》以及《魔比斯環(huán)》等充滿高科技和外國氣息的電影。不過在適當的時候,全家人也應該坐在一起重溫一下經典的魅力所在,感受一下曾經的那份理想與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