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除教授
身為世界銀行研究部經(jīng)濟學家、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教授的鄒恒甫在其博客上發(fā)表了致教育部長的公開信。信中披露了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張維迎開除他的事實。繼人大“張鳴事件”后,“鄒恒甫事件”再度將公眾和媒體的目光聚焦到了對高校行政管理體制弊端的考問。鄒恒甫在博客中公布了張維迎給他的一封英文信,張在信中稱從今年5月1日起,鄒將不再享受學院任何待遇,并開除其在光華管理學院的教授職務,將其人事檔案移交北大人事部。張維迎在信中稱此為學院院長會議作出的決定。鄒恒甫認為,這個決定是“院長折騰教授”,辭退的決定是荒謬的,他公開致信周濟部長就是希望能夠揭露目前中國的大學院長折騰教授這種“不正常”現(xiàn)象。
《視野》點評:再也不想用什么濫得不能再濫的“高校教育體制弊端”來籠而統(tǒng)之,只是在想這么優(yōu)秀的人們,如果不那么熱衷于“窩里斗”,而是強強攜手起來,我們還愁中國沒有一流大學嗎?
助學貸款之困
因為畢業(yè)后未按合同約定償還國家助學貸款,劉某等11名北京林業(yè)大學畢業(yè)生被農(nóng)行北京海東支行告上法庭。原告海東支行要求11名欠貸學生按合同立即償還本金、利息及逾期利息共計二十多萬元。對于此事,北京林業(yè)大學學生處的一位龍姓老師表示,自從銀行將情況反映到學校后,校方已聯(lián)系上了大部分被告學生。經(jīng)學校核實,部分被告學生欠貸是因經(jīng)濟狀況窘迫造成的。這位龍姓老師還舉例說,欠貸學生馬某來自青海農(nóng)村,身為孤兒的她畢業(yè)后還要負擔弟弟、妹妹的學費,所以拖欠了貸款。不過龍老師仍表示,學校正積極督促學生盡快還款。
《視野》點評:銀行告學生無可厚非,而學生處境窘迫又實屬有情可原。問題好像應該是政府承擔的缺失,一個好的政府不可能讓自己的學生承受如此之重。
同學是我們
的兄弟姐妹
醫(yī)院同一天接診3名疑似食物中毒的患者,經(jīng)醫(yī)院會診認定是鉈中毒。而這3名大學生是中國礦業(yè)大學(校址為江蘇徐州)材料工程系的大一學生,并且同在一個班,年齡都在20歲左右。警方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學校食堂的食物并沒有被鉈污染,而當時有4名同學在一起吃飯,只有1人沒有出現(xiàn)中毒癥狀,其他3人全部中毒。面對警察審訊,該同學最終承認了自己投毒報復同學的事實,“以前我和他們都是在一起玩的,后來由于一點小事情,他們就不和我玩了。每次看到我,都躲得遠遠的。”
《視野》點評:睚眥必報并且報之以毒,這揭示出了一個人心靈開放與包容能力是何等的缺失!
樓管阿姨
在大四學生離校還有最后一天的時候,揚州大學三號樓宿管站黃靜阿姨把一只電藥罐洗了又洗,那天她和另外兩個阿姨一樣,眼神里都有一絲落寞:“孩子明天就走了,我想著以前天天給她煎藥、喂藥,幫她提開水上樓,有時還把雞湯放在保溫瓶里從家?guī)Ыo她,心里就有點舍不得……”黃阿姨說的“孩子”就是小張,她是外國語學院大四學生。三年前的一個下午,張媽媽找到三號樓宿管站,說她的孩子不幸患上一種由感冒引起的罕見疾病,一旦發(fā)病就渾身無力、酸軟,甚至連一支筆也抓不穩(wěn),現(xiàn)在需要每天服藥,急需別人的幫助。當時值班的孫禮紅阿姨答應得很爽氣:“你放心回家吧,孩子的事我們包了?!边@一包就是三年。
《視野》點評:大學宿舍的樓管阿姨幾乎都是傳說中鐵面無私、棒打鴛鴦的“王母娘娘”,而實際上,我們看見的只是一些普通人,在做一些普通事,但讓人心生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