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24歲的我干了件成年人常常幻想干的事情:回到中學。在接下來的4個月的時間里,我得以再體驗一次學生生活。那次我的寫作經(jīng)紀人裝成我媽,幫我進入一所很大的公立中學。開始我擔心老師或同學當中有人認出我這個明擺著的冒牌貨,結(jié)果沒有。
如今,我對那場時空倒轉(zhuǎn)的惡作劇仍然記憶猶新,很難相信已經(jīng)事隔近30年。最近,我靈機一動:為什么不再來一次?我現(xiàn)在52歲,但內(nèi)心深處依然年輕。對,我心想:說干就干,我要試試冒充45歲。
擺在面前的頭一件事,就是得讓自己看起來年輕7歲。28年前,我把自己那副“我要找工作”式的角質(zhì)架眼鏡換成金屬邊飛行家眼鏡,還買了件齊柏林飛船(英國一搖滾樂隊的名稱)T恤。這回我需要更徹底地重新塑造自己。我跑到彭尼公司男裝部,警惕地朝周圍掃了幾眼,看沒人注意,選了條腰圍36英寸的道格斯——我45歲的時候穿這個號碼,后來就放棄了,開始買差不多合適的褲子。在試衣間里,那條道格斯穿上有點緊;但是,一邊深吸氣,一邊交替著單腳跳,我終于成功扣上了扣子。
拿著新褲子到款臺,我的心怦怦直跳。收銀員會不會識破我,甚至可能問我是否要她把褲子作為禮品包裝,這樣我就可以送給大約比我小7歲的人?但是,沒有。她收了錢,把褲子放進袋里。我過啦!
除了改變外貌,我還得調(diào)整自己的世界觀,不能再像出生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的人那樣思考,我得訓練自己像出生在60年代初的人那樣考慮問題?!斑€記得肯尼迪總統(tǒng)被暗殺時您在哪兒嗎?”我問一位陌生的中年人,“因為我毫無疑問是忘了。”在幾星期后的一次聚會上,我和一幫不認識的人聊天,他們看上去五十出頭,也可能五十三四歲。說到20世紀60年代這個話題,我沒和他們一塊兒吹噓自己當年用過哪些毒品,而是說:“天哪,看看我錯過了什么!那些好東西流行的時候我還在上小學,也可能是初中!”聽到這話,有些人鄙夷地看著我,也有些人露出憐憫的表情,但沒人投來懷疑的目光。他們相信了!我過啦!
(林萍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