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降人材
眼下,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幾位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之后,畫家陳丹青正式辭去美術學院教授而離開清華大學;山西《黃河》雜志副主編、多年來一直被稱為“民間學者”的謝泳正式被廈門大學聘為該校文學院教授。一個離開大學,另一個走進大學,讓人久久陷入苦苦的思索中。作為研究中國知識分子問題的優(yōu)秀學者,謝泳早應該在大學執(zhí)教,但謝泳只有大專學歷,是一位只有學術成果而沒有學位、沒有高級職稱的“民間學者”。這不禁使人想起中國現代教育史上蔡元培禮聘陳獨秀、徐悲鴻拜請齊白石的故事。
《視野》點評:一個離開,一個走進,恰恰說明中國大學的一些變與不變。我們能期望的僅僅只是,留住該留的人,請進該請的人。
情感課程
大學生談戀愛越發(fā)普遍,但學生們是否對感情和婚姻問題有足夠了解呢?最近,上海一些高校特地為學生們開設了情感教育的人文課,讓大學生通過學習與交流,解開心中的疑惑。課程受到了學生們的熱捧。不少學生表示,關于感情關于異性,大學生鮮有機會交流看法,情感課程讓他們學到了不少知識。中國學生從小到大,各類應試知識學了不少,偏偏情感教育缺失。如今到大學里補補課,對今后的人生應該是獲益匪淺的吧。很多學生認為學校應該大力推廣情感課程的開設。
《視野》點評:人們一直認為情感是天生的,并不需要后天去學習,但我們忽略了,有時情感比知識更需要明察、控制、疏導。
造假,還理直氣壯
近年來,一些民辦高校在招生過程中發(fā)布虛假蒙騙廣告,令不少考生及家長上當。為此,教育部明確要求,民辦高校要把招生簡章和廣告報審批機關或其委托的機關備案,未經備案的招生簡章和廣告不得發(fā)布。剛剛運行了一個學期的北京黃埔大學海運與航空服務學院突然被學校撤并,260多名學生面臨一道選擇題:退學、換校(換專業(yè))或交3萬元“馬上就業(yè)”。在這道選擇題的選項里,學生們找不到自己的答案。面對學生認為學校招生簡章涉嫌虛假夸大的質問,院長譚國慶如此回答:“有虛假夸大我承認,哪個民辦高校的招生簡章不是這樣的?”
《視野》點評:這匹狼的叫囂固然讓人義憤填膺,但誰又是真正把狼放出來傷人的始作俑者?
一條新聞
本科教育是大學的核心和基石,世界頂尖級的研究型大學大都是靠本科教育揚名于世的。六七年前,世界數學大師陳省身就在南開大學給本科生開設了微分幾何的課程,這在當時是一條真正的新聞。此后,教育部在本科教學評估要求中以及各種會議中都明確要求教授要給本科生開設課程。最近,南開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饒子和登上講臺,為本科生上“生命科學前沿知識”的課程,來聽課的不僅有200多名選修這門課的本科生,還有許多媒體的記者,情形很像追捧當紅明星。在課堂上,饒子和院士提出了他的夢想:讓南開最好的教授都給本科生上課。
《視野》點評:如果今天還把這事當新聞,本身已經說明了我們的大驚小怪。教授給本科生上課,難道不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