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引擎前置,房車前部較重,然而前后輪胎完全一樣,這導致前輪負重增大,抓地力不足,這就需要通過側滑使車身盡快轉過來,抵消轉向不足的劣勢。車頭盡早調過來還有利于早加油搶時間。側滑分為“入彎側滑”、“彎頂側滑”、“出彎側滑”。
“入彎側滑”也稱為制動側滑,不論使用剎車、還是引擎制動 當賽車開始八彎時,通過制動使后輪輕微脫離地面,車尾產生側滑 幫助車頭人彎,為此,你需要把剎車前后分配略微偏后大致是53.5%(前),46.5%(后)。不過有得必有失,如果剎車踏板抬得稍慢或者油門踏板抬得稍快,賽車可能打轉兒。想達到極限,車手必須在鋼絲上“跳舞”。
“彎頂側滑”也稱為“慣性側滑”,賽車抵達彎頂剎車已經結束,加油尚未開始,賽車借助慣性繼續(xù)側滑,時間很短,大致0.2~0.3s,但難度很高,因為你只能用方向盤控制賽車,油門和剎車幫不上忙。頂側滑也很重要,它是第一種側滑和第三種側滑的連接點,承上啟下。
最后談談出彎側滑,也稱為“加油側滑”。加油的目的是繼續(xù)鞏固上述兩種側滑,使賽車一邊加快轉彎、一邊盡快提速 一舉兩得。由于前驅車和后驅車的驅動方式不同,兩種賽車的側滑也略有不同。
夫戰(zhàn),勇氣也!
所謂“勇”,并非蠻力而是勇于突破賽車極限。相比方程式房車更重、慣性更大,因此駕駛動作必須提前,以“文華東方彎”為例,賽車可以全油門通過,但必須提前打方向,使車身提前側滑,賽車以241km/h高速滑行過彎。如果采用保守的抓地過彎車速慢3~4km/h雖然穩(wěn)當,但得不償失。
由于沒有剎車距離提示牌,“葡京彎’的剎車點完全憑感覺。羅密歐變速箱比寶馬多1擋,等于多1次引擎制動,因此剎車距離縮短5m,稍占便宜。
前驅車八彎側滑幅度略大后驅車入彎側滑略小。為什么呢?因為前驅車出彎加油會造成轉向不足八彎多滑是為了給出彎留出余量。相反后驅車加油轉向過度,八彎側滑也就沒必要那么夸張??傊?,前驅車的側滑幅度先大后小,后驅車則先后一致。
完美出彎是油門一腳到底,眼看車頭就要剮蹭護欄,但側滑使車頭扭轉最后時刻并入直線,反光鏡擦著護欄出彎!但車手不可能每次都做出完美動作,因此連續(xù)的快速的踩油門和收油門也是必要的,通過快速加油和快速收油使車頭盡快調過來,雖然損失一點速度,但能避免失誤
入彎瞬間羅密歐油門松到60%、剎車輕踩40%,寶馬油門松到70%,剎車輕踩30%。一松一踩,兩個動作同時進行,并且在0.3s內完成既降到合理彎速,又保持出彎轉速。前驅車轉向不足,車速必須多降1~2km/h后驅車轉向過度,車速可以提高1~2 km/h。
貼墻切彎,擦墻出彎。想把這個彎徹底用盡,必須千錘百煉。
不敢大刀闊斧,只能永遠當縮頭烏龜,賽車的本質就是突破極限。賽車一邊左轉,一邊剎車,彎道制動需要細膩的剎車力度。力度大了賽車失控,力度小了,賽車站不住。
賽車越過凸起路面,緊接著落入下坡路段,果斷向右打方向,下坡使車重前移,前輪導向力提高賽車順勢側滑進彎動作非常流暢。羅密歐雖是前驅車,但在這個下坡彎的轉向速率與后驅寶馬不相上下。貼墻出彎!沒說的,想成為高手,就得玩懸的。
剎車點依然沒有提示牌,制動時機完全憑感覺。
前驅車并非任何時候都轉向不足。當賽車剛過彎項,油門立即踩到底、方向盤打到頭,你會感到車頭仿佛被橫著踹了一腳,瞬間多轉2.3°。但是這個“快轉”趨勢很快消失,隨著加油出彎,賽車將逐漸偏向轉向不足。
前驅車油門技術相對簡單,看準時機,油門一腳到底,反正驅動輪在前面,賽車肯定不打轉兒。后驅車則比較講究,油門力度必須隨機應變,既要提高車速,又要保持側滑,還要避免失控。這個彎的出彎路面凹陷前驅羅密歐可以全油出彎,后驅寶馬,必須緩油出彎,否則打轉兒。總體來說,后驅車的彎道性能優(yōu)于前驅車,但根據WfCC規(guī)則,后驅車只能使用5擋變速器,在一些彎道達不到最大扭矩輸出點,因此賽車操控雖好,但出彎速度偏慢。試車結果,后驅寶馬比前驅羅密歐大致慢1s。
側滑的核心是剎車和油門,準確的踩踏時機和力度可使車身進入預期側滑角度,過彎更快。至于方向盤,不過是配角,作用是維持側滑姿態(tài)保持車身平衡,方向盤應完全服務于油門和剎車,并且盡量做到一把到位避免來回修正。需要指出,側滑雖然提高圈速,但增大輪胎磨損側滑的最佳使用時機是排位賽,正賽發(fā)車前兩圈正賽超車以及反超車,在其他時段,應該減小側滑幅度,使輪胎能夠支撐跑完全部賽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