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是陽光經過水滴折射與反射形成的短暫的色散現(xiàn)象,同海市蜃樓并無本質區(qū)別。它的出現(xiàn)取決于日光、風、溫度、空氣中水滴的消散程度。所以在風雨之后,并不一定有彩虹出現(xiàn)。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女兒常愛說這句話。有一次我問她,“這句話究竟在表達一個什么樣的人生道理呢?”“為了美好的未來,我們必須得吃苦!”女兒干脆地回答,她才12歲。
但是,孩子的回答讓我捕捉到了一種可怕的人生態(tài)度,繼而無聲自詰:我們每個人是否在為謀求生命中的一個精彩的瞬間或一種豐厚的回報,才會去選擇經歷那些風風雨雨呢?
在一本專業(yè)書籍中,我找到了關于風雨與彩虹的詮釋,“彩虹,是陽光經過水滴折射與反射形成的短暫的色散現(xiàn)象,它的出現(xiàn)取決于日光、風、溫度、空氣中水滴的消散程度。所以在風雨之后,并不一定有彩虹出現(xiàn)?!边@個答案令我吃驚,我的女兒不會想到彩虹竟是一種可遇而不可求亦不可期的美麗。但是,像她一樣,人們早已經習慣了把風雨與彩虹這兩種現(xiàn)象看作是必然的因果關系,進而總喜歡把自己的艱辛付出、苦難經歷與最終的豐厚回報聯(lián)系到一起。
風雨之后,天空中未必會出現(xiàn)彩虹,而我們的付出,也未必會有預期的回報。所以,有預謀的付出,其實是一種危險的人生賭注。想起丁肇中先生在一次演講時說過的一句話:為諾貝爾獎而工作,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我將丁先生的這句話斷章取義為:人生的很多痛苦和危險,恰是在于強求,強求不可求亦不可期之事。
永遠都不要強求回報,因為人生在很多時候是不公平的,可能你付出的不計其數(shù),你經歷過許多風雨,但你最終的收獲與你所求難成正比?,F(xiàn)在的人都很脆弱,對一個執(zhí)意于結果的人來說,動機與效果的反差足以將其擊得體無完膚,甚至從此一蹶不振。也永遠不要握著期望不放,一個人如果太功利、太在意結局,生活中就會缺乏美的元素,觸手可及的幸福就會失之交臂,這樣的人生不會輕松只會疲累,不會甜蜜滋潤定會味同嚼蠟。當你像握沙子一樣把期望緊緊握到手里時,那么最后能握住多少你自己心里也沒譜了。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培養(yǎng)一種不為彩虹歷風雨的人生態(tài)度。玄虛一點說,是有一種“心無掛礙,無有恐怖”的禪意胸襟,詩意放達。若風驟雨疏,則一蓑煙雨任平生。若刀風劍雨,驚濤駭浪,則亦能坦然承受,沐風櫛雨而其樂無窮,因為生命最壯美之處恰恰是經歷與過程。樸素的態(tài)度是,把所有的付出與經歷,看作是一種必修的人生課程。只管經歷,只管付出,莫問結果,不求回報,永遠以一顆平常心去做人處世。
倘若真能如此,那么未來的一切都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選自《青年科學》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