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中,到處散落著各種形狀奇特的怪物雕像,它們既代表了古羅馬人對希臘神話和羅馬神話的癡迷,也反映了他們保護(hù)森林環(huán)境的意識。
森林里到處散落著各種奇特的雕像
鮑馬爾卓,也叫“怪物公園”,是意大利的一處著名的古跡,位于連接羅馬和佛羅倫薩的太陽公路旁的鮑馬爾卓鎮(zhèn)郊外,借助公路沿途的廣告牌很容易找到。
公園修建在鮑馬爾卓的山谷森林中,因公園里到處散落著各種形狀奇特的怪物雕像而聞名遐爾。如果是在樹葉凋零的冬天,視野開闊,游人可以一眼就看清怪物的樣子。但如果是在樹木蔥郁的夏季,怪物們被掩映在濃密的樹葉之中,游人就必須走到它們跟前才能看清它們的尊容。當(dāng)然,不管是在哪個季節(jié),怪物公園都充滿情趣。
怪物公園原來不叫這個名字,公園的主人維契諾·奧爾希尼侯爵最初給它取的名字是“神圣森林”。根據(jù)羅馬神話,羅馬的森林中住著半人半羊的農(nóng)牧之神和各種精靈,因此被認(rèn)為是能夠喚起神奇魔力的地方。奧爾希尼侯爵出生于文藝復(fù)興時期,具有很高的古典文學(xué)修養(yǎng)且生性好奇,在他看來,鮑馬爾卓就是追溯神話源泉的一方樂土。
這座公園還反映了古羅馬人對森林環(huán)境的認(rèn)識。公元前3 ~前2 世紀(jì),在迦太基戰(zhàn)爭中,交戰(zhàn)各方為建造戰(zhàn)船而大規(guī)??撤ド?,使羅馬的森林不斷減少,以至在當(dāng)時的《羅馬法》中有這樣的條文:開墾或砍伐森林是冒犯神靈的行為,一旦發(fā)生這種行為,就應(yīng)該向森林之神祈禱,并獻(xiàn)上活物作為供品。事實上,正是由于古羅馬人對森林減少的憂慮,使“神圣森林”就像當(dāng)今的各種自然保護(hù)區(qū)一樣被保存了下來。
準(zhǔn)備好與怪物們見面
怪物公園的入口,位于鮑馬爾卓鎮(zhèn)以西大約兩公里處。在公園售票處,有一片寬闊的草坪,擺放著桌子、椅子、秋千和滑梯,是專為客人們準(zhǔn)備的,給人一種公園的印象。
游人站在入口處,抬頭往左上方望去,可以看到修建在山崖上的奧爾希尼家族的城堡及石造的城墻,現(xiàn)在那里已成為鎮(zhèn)公所。在蔚藍(lán)的天空下眺望被綠樹包圍的城堡,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進(jìn)入公園大門,沿一條小道前行,向右拐,眼前就出現(xiàn)了一道石墻和一個拱門。在拱門的兩側(cè),各跪坐著一座人像,遠(yuǎn)看像門衛(wèi),走近才知道,原來是兩座斯芬克司石像(獅身人面像)。石像不大,與其說它們令人害怕倒不如說它們讓人喜愛。它們有著女性的臉龐,獅子的身體,胸部高高隆起卻形似野獸,這讓人聯(lián)想起羅馬神話中生下羅馬建國戰(zhàn)神的母狼,又讓人想到古羅馬國王奧古斯都的印璽上刻著的斯芬克司。
兩個斯芬克司相向而視,左邊的尚完好,但右邊的已明顯破損。在雕像的臺座上用意大利文寫著:“如果不經(jīng)過這里,就很難觀賞到園中的怪物。”事實上,擔(dān)當(dāng)“看門人”角色的斯芬克司本身即在告誡踏入這個圣地的人們:想要與怪物見面,必須先做好心理上的準(zhǔn)備。
神勇無敵的赫拉克勒斯
穿過拱門后,道路一分為二,一條筆直朝前,一條往右拐。不妨選擇向右的道路,可以看到兩旁郁郁蔥蔥、枝葉繁茂的森林。森林中長著栗樹和小橡樹之類的闊葉樹,游人即使是在白天進(jìn)入森林,也會感到周圍靜謐而幽暗。陽光偶爾從樹葉間射入,投下斑駁陸離的影子,讓人總覺得似乎就要撞見什么,心一下子便懸了起來。果然,沒走出多遠(yuǎn),在一個洼地深處,出現(xiàn)了兩個正在角力的巨人石像。
石像高8 米左右。一個威武站立,將另一個掀翻在地,還用雙手抓住他的雙腳,似乎想把他撕成兩半。被掀倒者面露悲壯的表情,大張著嘴,似乎在喊叫。勝利者的健壯肌肉,讓人聯(lián)想到希臘神話英雄赫拉克勒斯。赫拉克勒斯神勇無敵,完成了12項英雄業(yè)績,來羅馬后建立了赫赫戰(zhàn)功。而在羅馬神話中,赫拉克勒斯從洞窟上方飛身跳下,將折磨伊特魯利亞人的吃人怪物卡克斯殺死,將他們從苦難中拯救出來。
鮑馬爾卓地處火山地帶,因此園中的所有雕像都是用火山碎屑巖雕鑿而成。雕鑿手法純樸,整體釀成靜謐的氣氛,反倒給游人帶來一種震懾的感覺。鮑馬爾卓的巨人像擁有古代東方雕像的簡潔的特點,同時又表現(xiàn)出原始的獸性。
在附近的一塊巖石上,刻著一段碑文:“相比羅得島上的那個巨人像,我們的巨人像雖不指望能勝過它,但卻是在我們的森林中塑造的,是空前絕后獨(dú)一份?!?/p>
眾所周知,愛琴海羅得島上的巨人像被譽(yù)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這座在古希臘時期制作、高度超過30 米的青銅巨人像,當(dāng)初叉腿站立于羅得市的港口,一切船只都從其胯下鉆過,使羅得島巨人像更顯雄偉。有關(guān)這座巨人像的傳說,刺激了文藝復(fù)興時期的藝術(shù)家,奠定了后來的赫拉克勒斯像的基礎(chǔ)。事實上,意大利人曾想為鮑馬爾卓的怪物申報“世界七大奇跡”稱號。
“森林中熟睡的美女”
繞開巨人像,再往前行,在長著榛樹和栗樹的巖石斜坡上,你會遇到一座仰面而臥的女巨人石像,她就是希臘神話中居于山林和水澤的美少女寧芙,也被稱為“森林中熟睡的美女”。如果把剛才看見的巨人像看作是赫拉克勒斯,那么躺在森林中熟睡的這個女巨人就可以看作是地母該亞。傳說,赫拉克勒斯消滅吃人怪物卡克斯后,來到一座森林,在那里遇到了地母該亞。如果你知道這個傳說,就會愈加感到怪物公園充滿戲劇性。
該亞身上長滿青苔,橫臥在小道邊,誰都可以攀登。順著該亞雕像的胸部或腹部往上爬,你會感覺自己就像孩子似的糾纏在母親的身上,難怪怪物公園容易喚起參觀者孩子般的情結(jié)。
意大利庭園有一個特點,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形的起伏,怪物公園也不例外。由于地處幽谷,視線不遠(yuǎn),于是怪物公園的修建者采取了曲徑通幽的做法。只有在經(jīng)過不斷攀登之后,你才能越發(fā)清晰地感受到怪物公園的奇妙構(gòu)思。一路走來,你可以看到沿途放置的各種雕像,比如像海豚般張開大嘴的海獸,背負(fù)建筑物的大象,身馱勝利女神的巨蛙,長翅膀的神馬,手握徽章的雙頭熊,具有三個頭的冥王的看門狗凱爾佩洛斯,等等。怪物的種類可謂五花八門,但都離不開羅馬的神話與歷史??匆娺@些雕像,你就像是走進(jìn)了古羅馬博物館。
怪物公園中的人像代表作還有谷物女神凱瑞斯和蛇發(fā)女妖艾基德那。凱瑞斯頭頂龍舌蘭花盆,將雙腿藏在地下。凱瑞斯是大地之母,也是哺育古羅馬的母親。而身上長鱗的蛇發(fā)女妖艾基德則邁開雙腿,呈大步行走之勢,傳說她的孩子就是獅身人面的斯芬克司,而看門狗凱爾佩洛斯則是赫拉克勒斯的敵人??傊?,希臘和羅馬神話中的怪物們在鮑馬爾卓花園中悉數(shù)登場亮相。
不吃人的“吃人鬼”
還有一座雕像不得不提。這是一個呆呆地張著大嘴的大腦袋怪物,它就是“吃人鬼”奧爾科。在羅馬神話中,奧爾科因觸怒谷物女神凱瑞斯而被變形為貓頭鷹的臉,所以雕像制作者采用了大聲喊叫的異樣表情來處理它。不僅如此,它的臉周圍還長著毛,形象憨態(tài)可掬?!俺匀斯怼钡淖彀椭睆皆? 米左右,參觀者甚至可以站立在“吃人鬼”的舌頭上?!俺匀斯怼钡脑煨凸殴侄哪?,所以孩子們都喜歡來此玩耍。
讓靈魂安息的地方
走出風(fēng)格獨(dú)特的怪物公園主景區(qū),就來到了山頂。這是一片寬闊的綠野,中央聳立著具有半圓形屋頂和古典式柱子的靈廟。這座建筑具有明顯的文藝復(fù)興時期風(fēng)格,傳說是奧爾希尼侯爵為死去的年輕貌美的妻子所建,在整個怪物公園中具有安魂的意義。
山頂?shù)教幎际乔鄬鶛岛托∠饦洌g或點綴著月桂樹之類充滿神話色彩的樹木。樹葉在午后陽光的沐浴下閃閃放光,四周一片寂靜,偶爾能聽到幾聲清脆的鳥鳴,嗅到隨著微風(fēng)飄來的陣陣花香。此時此地,你會深深地感覺到這里的確是“森林和大地諸神”的上佳棲地。
當(dāng)你與古往今來糾纏著鮑馬爾卓的古怪精靈們告別后走出公園大門時,你的感覺肯定與剛進(jìn)入公園時大不一樣。事實上,怪物公園就像一首16 世紀(jì)象征主義“交響樂”,當(dāng)今天的人們漫步在公園蜿蜒曲折的小道上時,仍然可以感受到這首“交響樂”的不朽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