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人發(fā)自內心地稱贊你時,當有人熱情洋溢地跟你打招呼,而這人對你來說剛好很重要時,你是否感覺到了快樂?事實上,每個人都在追尋快樂,而追尋快樂的過程,往往同時也是一個人走過人生低谷的過程。那么,什么是快樂?我們?yōu)楹稳绱似惹械叵胍玫娇鞓罚?/p>
快樂溯源
編譯冉黎人類追求快樂,其實一點也不新鮮,我們的祖先早在開始尋找安身之處,想辦法填飽肚皮時就在這么做了。那么,什么是快樂?古希臘人把快樂定義為一種關于生活方式的哲學,而古希臘的哲學家們更是宣揚,過簡樸的生活和享受單純的樂趣是快樂的關鍵所在。有一種幸福學說認為,快樂在于感觀上的愉悅:當一個人欣賞到美麗的藝術作品、聽到悅耳的波濤拍岸聲、聞到芬芳的香水或享受到性的樂趣時,他就是快樂的。亞洲文化則崇尚在沉思中追尋快樂,認為快樂是陰陽平衡的表現(xiàn)。
心理學家認為,快樂的主觀性很強,既可以是一種擁有良好情緒的心路歷程,也可以是一種滿意的感覺,無法預知,而且難以言傳,只能意會??鞓返臅r候會令人想跳一支快步舞或者開車兜風。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中了大獎的人不見得就比未中獎的人開心多少,而一些遭受病痛折磨的人(如脊髓受傷致癱瘓的病人)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難過。
當代學者把研究自然科學的方法也用于研究快樂。國際幽默協(xié)會最近在丹麥召開了第89 屆年會,并將有關論文發(fā)表在《快樂研究雜志》上。兩位享譽世界的快樂研究專家通過對受試者進行隨機觀察,得出其快樂程度的總體描述。他們認為,對快樂的研究應該主要著眼于受試者的行為學表現(xiàn)、腦結構的辨識、唾液中氫化可的松的含量,以及面部肌電圖,等等。
《世界快樂數據庫》統(tǒng)計了1995 年至2005 年間91 個國家的快樂狀況,其中,丹麥是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
快樂的益處
不論是否認為自己快樂,我們都有許多理由充分證明追尋快樂是有意義的??鞓穼<倚Q:快樂的人更健康,壽命更長,事業(yè)更容易成功。與悲觀的人相比,抱有樂觀態(tài)度的人在不超過5~9 年內更容易變得富有。快樂可以加強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功能,增加我們對疾病的抵抗力。
但是,快樂過了頭也會導致人體功能紊亂,甚至引發(fā)精神疾病。
如果一個人不分場合地點過度地微笑或大笑,可能是躁狂癥的表現(xiàn)。
我快樂嗎
有專家指出,快樂有一個可描述的范圍,由諸多積極的情緒組成,專家將其稱為“良好狀態(tài)譜”。這個譜系涵蓋了一系列從高到低的激發(fā)感,前者如興奮、激動,后者如滿意、滿足。專家認為,一個人想要擁有真正快樂的感覺,既需要較高的激發(fā)感,也需要一些較為平和的滿足感。為此,專家指出,如果在較長時間內,你喜悅的頻率較高,常常激勵自己,反應機敏,這些積極的情緒多于諸如沮喪、憂傷及焦慮的消極的情緒,那么你就可以認為自己是快樂的,你沒有必要總是欣喜若狂。但是,要明確一些事情,比如,你對你目前的生活滿意嗎?你在不斷成長嗎?你是否在不斷地改變著自己?你和周圍的人是否相處融洽?有什么令你不滿意的事情?你的生活是否有明確的目標?
快樂的生物學機制
神經學家認為,快樂是一種生理活動,而大腦皮層參與了這樣的活動。大腦大約有1/3 結構的功能與情緒有關,它們主要與大腦中被稱為邊緣系統(tǒng)、杏仁體、下丘腦和海馬等結構有關,這些部位同時也是產生沮喪、悲傷、憂郁情感的所在。如果這些部位的活動出現(xiàn)變化,情緒也就會出現(xiàn)相應的變化。這一點早在1949 年就已被證實:刺激前腦可以產生愉快和欣慰感。
快樂也與大腦內的一些蛋白質的作用有關,比如多巴胺與5- 羥色胺。有時當我們只是聯(lián)想一下某次愉快的捧腹大笑時,身體就會釋放出大量的調節(jié)良好情緒的物質,它們是由腎上腺素等激素刺激所產生的。由于腎上腺素可以在運動中產生,因此可以用來解釋為什么一些人會沉溺于健身房,以及為什么運動員在奔跑中會出現(xiàn)情緒高漲,因為在這一過程中會產生腎上腺素。
專家認為,快樂也會有晝夜節(jié)律,有周期性,我們可以利用這種生理節(jié)律,在最快樂的時候去做一些需要高效率的事情。
男人和女人各自想要什么樣的快樂
研究者發(fā)現(xiàn),快樂對于男人和女人的含義是不同的,正所謂“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有研究表明,對男人而言,性、運動、聲望和良好的社交生活,是獲得快樂最重要的因素;而對女人而言,幫助他人、有一個關系密切的家庭、被愛著的人所愛,是最快樂的事。不過,在有些方面雙方都認同:自信,遠離壓力的自由,一份熱愛的工作,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與人際關系,以及家人的支持。
怎樣才能快樂
當你已經擁有了工作、伴侶、孩子,甚至可以悠閑地養(yǎng)一只寵物的時候,你快樂嗎?它們足夠了嗎?快樂到底是由什么組成的?我們能變得更快樂嗎?前面我們探討了快樂的實質,現(xiàn)在讓我們來看看怎樣讓自己快樂。
一項研究告訴大家:現(xiàn)在有一個好消息,除開臨床上的一些精神疾病以外,快樂是可以選擇的。我們可以讓自己一直快樂著,快樂是一種我們可以積極爭取的東西,只要我們努力的方向正確,就一定能得到快樂。研究者說:“從另一個角度來講,痛苦其實也是由于我們某些判斷失誤或一直在每天重復著一些不良習慣所致?!?/p>
研究者認為,不必把得到快樂想象得那么難,事實上,當人們與他們相愛的人以及愛著他們的人融洽相處的時候,當人們能勝任一些不是太難但又具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的時候,他們就會感覺到快樂。
沉思也可以使我們快樂
沉思,對精神境界的追求和祈禱,也能使我們快樂。新的研究表明,沉思是一種治療嚴重且反復發(fā)作性抑郁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它是否也能使普通人快樂,尚不清楚。不過,腦掃描與相關的生理研究顯示,沉思完全有可能在起作用。沉思可以降低血壓,提高免疫功能,改善大腦的功能——大腦左半球的功能傾向于支配樂觀積極的情緒,而右半球的功能傾向于支配低落的情緒,如果人們學會在連續(xù)幾個月內常常使自己進入沉思狀態(tài),那么這種平衡就會向左半球傾斜。
藥物的效果怎樣
有人認為,一些物質或藥物也可以讓我們產生短期的快樂效應,比如一杯啤酒、一支煙或一粒藥,它們的作用機制是,所含的活性物質刺激了腦中樞的相關部位,從而令我們感知到快樂。不過,對于藥物,體內的降解機制很快就將其作用消減,相應的快樂感覺于是隨之消失。
同理,一些成癮類的藥物也能提升大腦內的多巴胺和5- 羥色胺的含量。但是,當它們的作用被耗盡時,為滿足藥物帶來的興奮感和欣快感,攝入者必須不斷地攝入更多的藥物,從而造成人體對這些藥物的依賴。
新研制出一種藥,據說能延長這些藥物帶來的“快樂”時間,于是媒體大肆吹捧,稱其為“逍遙丸”。但專家聲稱:“這是謬論!藥物永遠不能使我們得到真正的快樂??鞓肥且环N心理狀態(tài)而不是一種生理狀態(tài)。
藥物的確有助于平復我們的心情,走出難過的陰影,但并不意味著我們因此就開心了?!?/p>
快樂與否全掌握在我們手中
不得不承認,人們總是在不斷地經歷著各種各樣的不如意,會遇到逆境,會受到傷害,還有一些問題也會糾纏著我們,比如貧窮、無家可歸、饑餓、失業(yè)以及戰(zhàn)爭。但是,心理因素可以戰(zhàn)勝一切環(huán)境的和生物的因素,其中尤其重要的是你必須與外界,與身邊的人一直保持聯(lián)系。
人際關系的質量無疑是一個決定你快樂與否的重要因素,無論它來自你最親密的家人,你的鄰居、同事,還是你每天不得不與之打交道的社交圈子。我們了解到的那些快樂的人們總是時時感覺到自己與他人保持著聯(lián)系。認識到這一點,比認知自己更重要。
我們還需要明白一點:是快樂讓我們感到富足,而不是金錢帶給我們快樂。事實上,我們應該先讓自己快樂起來,用良好的心態(tài)激勵自己上進,這樣才有可能得到升職、加薪的機會。
就算我們遭遇重大打擊,經歷人生失意,我們也要為自己生而為人而雙手合十。有研究表明,從基因學的角度來講,快樂具有一定的遺傳特點。比起異卵雙胞胎或其他同胞關系,同卵雙胞胎出現(xiàn)快樂的相似性更高,即使雙方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