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蓖醪g的這首《采蓮曲》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美妙的采蓮圖畫。一群采蓮的少女,她們的裙子綠得像荷葉一樣,紅潤的臉頰與盛開的荷花相映增美,人荷相雜使人難以分清,歌聲由池中傳來,才知道她們穿行在荷花叢中采蓮呢!
荷花被歷代詩人所鐘愛。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李商隱的“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蘇軾的“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fēng)露香”等,都是后人久吟不衰的佳句,周敦頤的《愛蓮說》更將荷花比做花中君子。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不但品性高潔,且全身都是寶,不但蓮藕、蓮子皆可食用入藥,荷葉也是藥食兼用的佳品。
荷葉屬睡蓮科植物荷的葉片,分布于我國大部分地區(qū),主產(chǎn)于湖南、湖北、浙江、江蘇等地,于夏、秋兩季采收,曬至七八成干時(shí),除去葉柄,折成半圓形或折扇形,干燥后入藥。中醫(yī)認(rèn)為,荷葉性味苦平,歸肝、脾、胃經(jīng),具有清暑利濕、升發(fā)清陽、散瘀止血等功效,用于治療暑熱病癥、脾虛泄瀉和多種出血,《本草綱目》載,荷葉可“生發(fā)元?dú)?,散瘀血,消水腫”。
此外,荷葉還具有減肥的功效。明代《秘傳證治要訣》載,“荷葉服之,令人瘦劣”;《中國藥茶配方大全》中指出,荷葉可平肝降壓、降脂輕身,適合于脾虛濕阻型肥胖癥。
現(xiàn)代藥理學(xué)證明,荷葉中含有豐富的化學(xué)物質(zhì),如β-胡蘿卜素、黃酮、揮發(fā)油、皂類、甾體、維生素C、多種生物堿、荷葉苷、槲皮素、異槲皮苷以及酒石酸、枸櫞酸、蘋果酸、草酸等。在荷葉的眾多化學(xué)成分中,具有明顯生物活性和生理功能的是黃酮化合物和生物堿兩大類物質(zhì)。研究表明,黃酮類化合物、生物堿有調(diào)節(jié)血脂、抗有絲分裂、抑菌和止痙攣的作用。另有研究證實(shí),荷葉中還含有豐富的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保護(hù)免疫器官、增強(qiáng)免疫作用、抗病毒、抗癌等多種生物活性。
除了入藥外,荷葉還是最早的純天然、無污染的綠色包裝紙,商家將生或熟食包在荷葉里,不但干凈衛(wèi)生,且清香撲鼻。此外,民間還流傳著多道用荷葉入饌的名菜。
荷葉粉蒸肉
原料:五花豬肉500克,鮮荷葉2張,蒸肉米粉100克,蔥、姜絲各30克,甜面醬60克,黃酒40克,白沙糖15克,醬油70克。
做法:
1.將洗凈的豬肉切成8塊,并在每塊肉中間直切一刀,但不要切斷,加甜面醬、白糖、醬油、黃酒和蔥姜絲拌和,再腌漬1小時(shí)入味,然后倒入米粉拌勻,并在肉中間刀頭處嵌入米粉。
2.荷葉用開水燙過后,切成8小張,每張上面放肉一塊,包扎成小方塊,用水上屜蒸,旺火蒸2個(gè)小時(shí),開鍋拆葉裝盆即成。
荷葉粉蒸肉肉質(zhì)酥糯、清香不膩,是夏秋季節(jié)的應(yīng)時(shí)菜肴,佐酒、下飯或夾餅同食均佳。
荷葉八寶飯
原料:粳米1 000克,熟筍50克,熟香腸50克,熟咸肉100克,鮮荷葉5張,蝦米50克,水發(fā)香菇25克,雞蛋2個(gè),蔥、味精、精鹽適量,熟豬油150克。
做法:
1.粳米淘洗凈,清水浸泡30分鐘,撈出與蝦米拌勻,上籠蒸熟。
2.將香腸、咸肉、香菇、筍切成指甲片;雞蛋打散加水?dāng)噭蛘羰?,切成指甲片;蔥洗凈后切粗末。
3.把蒸熟的飯分為5份,各種配料、調(diào)料也分成5份,每份飯與一份配料、調(diào)料拌勻,放在一張洗凈的荷葉上,四面折疊包攏,上籠蒸10分鐘左右即成。
荷葉八寶飯不僅香味濃郁、營養(yǎng)豐富,而且有清暑熱、理脾健胃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