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保甲魚
陽光明媚的雙休日, 接婆婆來家里住兩天。婆婆雖然和大多數(shù)老人一樣,一問到她的身體,便有很多不爽要告訴你,聽到耳朵里便也染到許多不爽,可是看到她老人家說歸說,仍然能夠提著兩個沉甸甸的包一鼓作氣爬上6樓,我們做兒女的不敢吱聲,心下竊喜,趕快好吃好喝的端上來,請她入座。
小菜是我早起下樓買好的,老公這會兒捋起袖子又洗又刷開始忙成不可開交狀。婆婆喝著茶,看寶貝兒子做家務(wù),表情有些特別?!拔刮刮埂?,我猛然驚醒,把他擠開,搶到水池邊。老公堅(jiān)拒:“我來做我來做?!?/p>
婆婆帶來了兩只甲魚,甲魚既味美又滋補(bǔ)。老公殺甲魚是把好手,這事打小歸他干。砧板放地下墊底,把甲魚翻過身,肚皮朝上,甲魚的長脖子自然就探出來,它是要用脖子上的勁道作平衡,將身子翻回去吧??墒钦f時遲,那時快,老公手起刀落,“啪”地一下,甲魚的小腦袋就掉了。然后放血,用開水燙,開蓋,去腸去膜去白的黃的油脂,一陣忙乎,洗凈備用。
今天理當(dāng)由我掌勺,婆婆在旁邊指導(dǎo),老公起先還勤奮異常不肯退出廚房,逼得我拆穿他:“老公啊,你不要這樣啊,你平時不是這樣的,你就正常一點(diǎn)好嗎?”他這才覺得動作夸張了,“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地道歉,退回房間照舊躺倒看電視,廚房中剩下賢妻、良母切磋廚藝。
如今甲魚不金貴了,除非真的野生甲魚,一般菜市場賣的都是養(yǎng)殖的,十幾二十元錢就可以買一個。不知是什么飼料促甲魚速長,時間就是金錢,一分價(jià)錢一分貨,這個養(yǎng)殖甲魚果然味道與從前迥異,腥味重,肉質(zhì)松,一燒就酥。幾次燉湯和清蒸都使人失望擱筷,所以商量下來,我們決意改為濃油赤醬的醬爆,仿宮保雞丁的做法,來一個宮保甲魚。
烹調(diào)油燒熱,下生姜和蔥段爆出香味,入甲魚塊爆炒,加料酒、少許鹽、少許水蓋上鍋蓋燒15分鐘左右。另起鍋,冷油中倒入去衣的花生米粒(超市有售),小火不斷翻炒,到顏色略深趕快熄火盛出晾涼,使花生米變得香脆。余油中,放入甜面醬,不喜歡太甜的可以放豆瓣醬,翻炒,醬“突突突”打泡了,把已經(jīng)燒到皮爛肉酥的甲魚塊放下去一起翻炒,湯先不要全部倒入,看甜面醬的濃稠程度。調(diào)整好味道,撒黑胡椒粉,喜歡更辣的可以放尖辣椒或辣醬。如果此時湯太多,可以用生粉勾個芡。最后,把香脆的花生米拌入其中,上面撒一把香蔥,盛出裝盤。
宮保甲魚醬色濃重,裙邊和胖胖的爪子皮上閃著晶瑩的膏脂,黏腴迷人。一嘗之下,甲魚肉鮮美滑嫩,再吃花生米,咯嘣兒香脆。三個人喝酒、聊天,其樂融融。
日式煮物
這個世界上,哪國的主婦烹調(diào)比較辛苦,我看是中國,而且是南方。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烹調(diào)習(xí)慣造成的。我們喜歡煎、炸、炒,事情就復(fù)雜起來。而在日本,家庭料理主要是由清淡而富營養(yǎng)的煮物組成的,再加上一點(diǎn)腌漬菜、一碗醬湯,就可以了。那樣,廚房油煙氣很少,主婦勞動就愉快起來。
前些天有日本女友來我家做客,聊起這個話題。我說,上海女人也要廚房革命,少油清淡,除了趕時尚換無油煙的德國鍋?zhàn)?,看來能穿著繡花白圍裙做日式煮物應(yīng)該推廣。她們頻頻點(diǎn)頭,馬上帶我去超市購物,為我示范了一個典型的日式煮物:熬點(diǎn)。
熬點(diǎn)的主要材料有長的白蘿卜、海帶、海藻制品、老豆腐、魚肉制品(燒竹輪、油炸魚肉餅等)、貢丸,調(diào)料有醬油、砂糖、酒和干貝素等,其中干貝素是必不可少的。
長蘿卜橫切成3厘米厚的圓塊,用小刀一個個去皮,把棱角削圓后,放入水中煮20分鐘到半熟。海帶洗凈泥沙后打結(jié),海藻制品超市里有各種各樣的,我們買呈芝麻色的方塊型,比較不容易煮爛,切成合適的大小放開水中煮3分鐘。
做熬點(diǎn),湯水最重要,在日本市場是有現(xiàn)成的瓶裝調(diào)料買的,在家里做比較復(fù)雜,用中國話說就是鮮湯,而這個鮮湯不是用雞殼或豬骨頭熬的,而是用馬鮫魚的干魚皮熬的,然后過濾到清湯狀,有特別清爽、雋永的風(fēng)味。
用個較深的鍋,把蘿卜、海帶結(jié)、海藻塊放入,倒進(jìn)少許料酒、醬油、砂糖、鹽和干貝素,加鮮湯一起中火煮。廚房中飄出在日本居酒屋常常可以聞到的很溫厚、淳樸的鄉(xiāng)土味。日本女友和我一起,也不說話了,聳著鼻子呼吸,我的思緒跳躍到東京郊區(qū)那曾經(jīng)居住過的矮房,門前的小河,綠色的欄桿,櫻花、柿子樹……
煮20分鐘后,我們依次放入圓形的油炸魚肉餅、切成尖角的燒竹輪、油炸老豆腐,讓它們都浸入湯中,再煮20分鐘。啊呀,三個女人驚呼,差點(diǎn)忘掉熬點(diǎn)的主角——剝殼的白煮雞蛋,我們在日本店里吃熬點(diǎn),每碗必定有一個雞蛋的,而熬點(diǎn)的日語發(fā)音是“喔蛋”呀。于是趕快搞好,混到湯里面再煮煮,然后撒紅色辣椒粉,大功告成!
熬點(diǎn)要盛在比較保暖的碗中,趁熱吃,蘸上黃色的芥末醬,吃一口,辣得“哈哈”地吐舌頭,各式熬點(diǎn)卷著日本海的風(fēng)味,在你的舌尖上跳舞。接著喝湯,熬點(diǎn)的湯色清黃剔透,味道卻是濃而烈、燙燙地,直插你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呵,有些食物具有的品質(zhì)是任何東西都取代不了的,日本熬點(diǎn)就是那樣,它能勾起思鄉(xiāng)情,讓游子一瞬間淚流滿面,女友的表情告訴我。
日式煮物其實(shí)是一個統(tǒng)稱,除了熬點(diǎn),還有許多種類,豬肉、牛肉、雞肉與各式各樣的蔬菜搭配煮,目魚、鯛魚、海帶、蛤蜊也都能配上合適的豆制品和蔬菜,做成美味日本煮物。這些煮物的烹調(diào)方法和熬點(diǎn)相似,都是各自先過一下開水,然后合起來加鮮湯煮,一般不放油,即使需要油,也不用起油鍋炒,而是中途倒一點(diǎn)進(jìn)去。
日本的砂鍋煮也是很有名的,幾種主料由主婦在廚房中先煮一下,保持鮮艷的色彩,然后在鍋中擺放成美麗的形狀,再端出來在桌子上用小電爐邊煮邊吃。過程十分有趣,這家的媽媽說我們晚上吃砂鍋煮吧,孩子和老公一定會歡呼雀躍的。
日式熬點(diǎn)幾年前開始在上海的羅森24小時超市流行,沒有想到最先接受它的是中小學(xué)生。下課以后,去羅森要幾串滾燙的熬點(diǎn),端在手里喝湯、吃點(diǎn)心,再舒服不過。后來其他便利超市也模仿了,號稱“關(guān)東煮”,但是品嘗下來,味道究竟不如日式的羅森超市,究其原因,只在細(xì)節(jié),即鮮湯的調(diào)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