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年,他們結(jié)婚的時候,他35歲,妻子在女兒2歲的時候遭遇車禍,撒手人寰。后來陸陸續(xù)續(xù)也有介紹的,都因為他還帶著個女兒,見一面就沒了結(jié)果。她則剛剛因為丈夫的背叛,不顧肚里還有孩子,堅決地離了婚。媒人把各自的情況介紹給對方,兩個人見了一面,她看他老實憨厚,靠得?。凰此郎亓忌僬Z,是個能過日子的人。都沒什么意見,把兩床鋪蓋搬到一起,就算結(jié)婚了。
那是1980年的農(nóng)村,家家戶戶都窮,他更是家徒四壁。大冬天連條絨褲都穿不上,沒有棉鞋,就在單鞋里塞一些破棉絮取暖。她第一次看到他脫掉塞滿破棉絮的鞋子時,只見粗糙的腳面上東一塊西一塊都是凍傷后紅腫的硬塊,心就是一疼。第二天,她用自己的私房錢買了新棉花,白天趕夜里趕,三天后,嶄新的棉鞋便穿在他的腳上。她從娘家牽回來一只奶羊,精心喂著,每天早上能擠一小桶羊奶。自己舍不得喝,都送到奶站,換個塊兒八毛的,慢慢攢著,便有了他的絨褲和女兒的花衣裳。他說不出什么感激的話,只是嘿嘿笑著,很暖的滋味,從腳底一直升到心窩。他想,這就是家的味道吧:有女人,有熱騰騰的飯菜,還有這從外到里的暖。
半年后,她生下兒子,他歡喜的什么似的,為她端吃端喝,為孩子洗尿布,整整一個月都沒讓她下炕。孩子半歲的時候,開始施行計劃生育。別人家都是女人去做絕育手術(shù),他怕她痛,瞞著她自己去做了。她知道后,罵他傻,你就不想要個自己的兒子?他喝著她喂過來的青菜雞蛋粥,憨憨地笑著說,閨女小子咱都有了,還要啥?她的淚落進(jìn)碗里,嘴里還是罵他傻,心里卻知道,這是個真心疼惜自己的男人。
開始的時候,他們住的是窯洞,一家四口擠在一起。后來,他們商量著蓋兩間房子。可是沒有錢,拿什么蓋呢?好在那時候城市里到處都在拆遷重建,他們從廢墟上把完整的磚頭和瓦揀回來,自己砌房子。他拉土,她搬磚,他砌墻,她和灰……倆孩子也懂事,跑來跑去地給他們端茶水遞毛巾,一家人忙得熱火朝天。
就這樣,半年后,他們的新房子砌成了。她扯了一塊印著竹子和小鳥的布做了窗簾,晚上拉下來,挺拔的翠竹飛翔的小鳥,映得滿屋子清雅靈動。他把家里的碎鐵廢鋼筋都找出來,背了一袋子出去,回來的時候,變成了一張床——是他自己焊的。他又砍了兩棵大樹,做了兩張桌子兩個大柜子。隔兩年,她賣了三窩豬仔,抱回來一個電視機(jī)。他們像小鳥一樣,一點一點地銜泥搭窩,家便漸漸有了家的樣子。
他憑著電焊的手藝,先是在工廠里做臨時工,后來自己在城里開了個修理鋪。生意忙,每天很晚才回來。她把孩子們都安頓好了,便坐在燈下等他回來。他回來了,她為他端盆熱水洗臉洗腳,香噴噴的飯菜也端上了桌。他一邊吃,一邊把口袋翻個底朝天,把一天賺的錢分文不少地交給她。這一年到了年底,他們倆算了算,居然攢了一萬多塊錢。
孩子讀初二那年,原來的房子已顯得太小。他們便合計,再重新蓋一套房子。這次手中有了積蓄,他們請了工人,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一幢漂亮的兩層小樓便拔地而起。房子交工那天,他拉著她,樓上樓下一遍一遍地看。她說,到時候把沙發(fā)放這里;他說,再買張席夢思,放那里;她說,樓上這間做閨女的臥室;他說,西邊那間做兒子的書房……最后兩個人盤腿坐在客廳的地板上,陽光直直地射進(jìn)來,照著兩人疲憊而興奮的臉,她對著太陽攤開手掌,金黃的光線停留在她的掌心,溫暖和幸福,就那樣觸手可及。
就這樣一年又一年,他們的女兒有了自己的女兒,兒子大學(xué)畢業(yè),在城里買了自己的房安了家。他們留在那套老房子里,種菜澆花,含飴弄孫,生活就像流淌的樂章,一路叮咚地往前趕。
他們26年的婚姻生活,像這世上很多平凡的夫妻一樣,有磨難,有貧窮,有快樂,也有幸福。他們一輩子都沒有對對方說過愛,只是努力地把自己的生活過好。就像兩只小小的螞蟻,一點一點為自己的婚姻和家庭忙碌著,從青絲,到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