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我們公寓里的所有人都知道“丑陋”是誰。“丑陋”是一只雄貓。在這個世上,它喜歡三件事:打架、吃垃圾,還有,可以這么說吧,愛別人。
它只有一只眼睛,原本應(yīng)該長著另一只眼睛的地方,現(xiàn)在只剩下一個裂開的洞;在同一邊,它的耳朵也沒了;它的左腳看起來似乎曾經(jīng)受過嚴重的傷;它的尾巴早就不見了,只剩下殘余的一小節(jié),不停地搖晃、抖動著。如果忽略它頭上和頸上覆著的傷口,“丑陋”本來可算得上是一只深灰色斑貓。每當人們看到“丑陋”時,第一反應(yīng)就是:“那真是一只十分難看的貓!”
盡管所有孩子都被警告過不要去碰“丑陋”,但他們還是會向它扔石塊;在它想進入他們屋里時向它噴水;或者在它不肯離開時把門狠狠關(guān)上,把它的爪子卡在門里。對于這些,“丑陋”表現(xiàn)得非常寬容:如果你向它噴水,它會一直站在那里,任憑身體濕透,直到你放棄;如果你向他扔東西,它會走過來,把瘦長的身體蜷縮在你腳旁,讓你知道它已原諒你。
每當看見小孩,它總會飛快地向他們跑去,繞著他們喵喵地叫,還會用頭輕輕地蹭他們的手,企求得到一點愛。如果你抱起它,它就會立刻舔上你的襯衣、耳環(huán)以及一切它能碰到的東西。
有一天,“丑陋”想與鄰居家的愛斯基摩犬分享它的愛,卻沒能得到友善的對待。它被抓傷了,傷勢很重。從房間里遠遠地我就聽見了它的尖叫聲,我飛奔過去想要幫它,但已經(jīng)遲了。當我來到它躺著的地方時,“丑陋”那可憐的生命顯然已快走到盡頭。
我抱起它想把它帶回家,我可以聽見它在困難地呼吸喘氣,感覺到它在我懷里不住地顫抖。忽然,我感到有東西在拉拽和吮吸我的耳朵,一種熟悉的感覺。垂死的“丑陋”忍受著巨大的痛楚,正努力舔著我的耳朵。即使是在痛苦地掙扎,這只難看而又傷痕累累的野貓也還在乞求一點點的感情,或者一絲憐憫。
在那一刻,我懷里的“丑陋”變得無比美麗。它從未想過要咬我、抓我或者掙扎逃離,一次也沒有。它只是抬頭看著我,不斷舔我的耳朵,帶著全然的信任。它相信我能減輕它的痛苦。
在我走進屋子之前,“丑陋”在我懷中死去。但之后我仍抱著它,在門口坐了很長一段時間。一只小小的流浪貓,滿身傷痕又有殘疾,卻令我懂得了純潔的真正含義——全身心地去愛。我相信,“丑陋”對愛的理解已遠甚于很多所謂的專家、學者。它教給我的是我即使讀上一千本書或聽上一千場講座也學不到的。因為這一點,我將永遠感激它。它的傷痕在外面,而我們的傷痕在里面?,F(xiàn)在是時候了,我應(yīng)該繼續(xù)向前,學習如何真誠深切地愛與被愛,不懼任何傷害。
許多人想變得更富有,更成功,更漂亮;但對我來說,我更想成為“丑陋”。
[編譯自國外英文網(wǎng)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