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斯圖姆·魯格公司(Sturm Ruger)于1970年代初期研發(fā)出了Mini-14 5.56mm步槍,1974年將該槍推向市場。雖然當時AR-15占據(jù)了民用小口徑步槍的市場,但許多喜歡傳統(tǒng)烤藍鋼和木制槍身的消費者并不欣賞AR-15。斯圖姆·魯格公司意識到市場的這種需求,就以7.62mm口徑的M14步槍為基礎,設計出5.56mm口徑的輕型步槍,并命名為Mini-14,即“小M14”的意思。
自斯圖姆·魯格公司推出Mini-14系列步槍以來,因其價格低廉、結構簡單、堅固耐用、在各種惡劣環(huán)境下均有極高的可靠性,深受狩獵愛好者、農(nóng)場主和牧場主的喜愛,也正因如此,它們也贏得了“農(nóng)場步槍”的綽號。
出身名門
Mini-14步槍是斯圖姆·魯格公司以1957年~1965年間美國M14陸軍制式步槍為原型研制而成的,而M14的前身則是M1伽蘭德步槍,所以Mini-14與上述兩支名槍有著一脈相承的血緣關系。
1971年,當斯圖姆·魯格公司開始研制Mini-14時,柯爾特公司已經(jīng)生產(chǎn)AR-15并占據(jù)了美國民用小口徑步槍的大部分市場。當初,在越南戰(zhàn)爭最激烈之時,為了解決美國前線士兵對M14的不滿,柯爾特公司開發(fā)出M16,取代M14投入越南戰(zhàn)場,很快得到了好評。因有在越南戰(zhàn)場上使用M16的經(jīng)歷,從越南戰(zhàn)場歸來的士兵看到酷似M16的AR-15, 勾起懷念之情而毫不猶豫購買的情況絕不在少數(shù)。
但斯圖姆·魯格公司并不認為民用5.56mm步槍只屬于AR-15,他們針對M14步槍大做文章。Mini-14最初型號采用的是5.56mm口徑,此后,為了開拓非北約國家的民間市場,還增加了7.62mm和6.8mm口徑的型號。事實證明,公司的市場取向是正確的,Mini-14的擁躉者大有人在。
Mini-14剛推出時,只有半自動的民用型,后來又陸續(xù)推出了兩種軍用型,分別稱為Mini-14政府型(簡稱Mini-14GB)和AC-556系列。不過雖然稱之為軍用型,但主要是被執(zhí)法機構采用,因此這兩種型號又常常被稱為執(zhí)法型。執(zhí)法型與民用型的外觀區(qū)別在于前者有槍口消焰器、刺刀卡筍、準星護圈和隔熱效果更佳的玻璃纖維上護木。此外,AC-556還增加了一個快慢機。
最初的Mini-14沒有安裝瞄準鏡,1982年以后斯圖姆·魯格公司陸續(xù)推出了可以安裝瞄準鏡的改進型Mini-14。到目前為止,Mini-14的型號大概有如下幾種:Mini-14、Mini-6.8、Mini-30、AC-556、Mini14/20GB、Mini-14靶槍(Target Rifle)。
M14與Mini-14對比
Mini-14彈匣(左)中裝的是5.56mm彈,而M14彈匣中裝的是7.62mm彈
Mini-14的20發(fā)彈匣
Mini-14的5發(fā)彈匣
經(jīng)典結構設計
Mini-14由斯圖姆·魯格公司的詹姆斯·蘇利文和威廉·B.魯格設計。該槍大量采用精密鑄造工藝,包括擊針在內(nèi)的幾乎所有金屬零件都采用精密鑄造方式制造。公司充分利用最新的數(shù)控機床技術和傳統(tǒng)的精密鑄造工藝,大大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
承襲優(yōu)秀設計
Mini-14的扳機組件沿用了M1伽蘭德的構造,這種構造在美國被稱作雙重阻鐵/雙重擊錘系統(tǒng)(double sear/dou ble ham mer system)。該裝置的最初設計者是約翰·勃朗寧, M1伽蘭德的設計師約翰·C.伽蘭德只是借用了這一設計。其動作原理是:當扣動扳機時,扳機帶動第一阻鐵向前下方移動,釋放擊錘;擊發(fā)后,槍機后坐向后壓倒擊錘,這一瞬間,扣動扳機的手指依然處于扣壓扳機狀態(tài),此時第二阻鐵在阻鐵簧的作用下鉤住擊錘,不能繼續(xù)發(fā)射槍彈。要繼續(xù)發(fā)射,只有松開扳機,使扳機及扳機連桿上的第一阻鐵恢復到擊發(fā)前的狀態(tài),此時第二阻鐵將會釋放擊錘,與此同時第一阻鐵將鉤住擊錘,進入待擊狀態(tài)。再扣壓扳機則能繼續(xù)擊發(fā)。這就是Mini-14的半自動發(fā)射原理。
在擊錘處于待擊狀態(tài)時,將扳機護圈前緣的手動保險向后推,表示處于保險位置,此時擊錘雖然依舊處于待擊狀態(tài),但由于手動保險擋住了擊錘和扳機,故擊錘不能前移,扳機也不能被扣動。
Mini-14的機匣內(nèi)還有一道中間開有缺口的橫梁,當槍機未復進到閉鎖位置時,即使擊錘意外解脫打擊擊針,也不會 “走火”。這是因為擊針后端突出部被機匣橫梁擋住,雖然受到撞擊,卻不能向前。只有當槍機確實閉鎖后,擊針后端突出部才恰好能通過機匣橫梁中央的缺口,此時擊針才能打擊底火。這種針對槍機不完全閉鎖時意外走火而采取的安全裝置在M1伽蘭德步槍、M1卡賓槍和M14步槍上早已采用。到目前為止上述三種型號已經(jīng)生產(chǎn)了一千多萬支,并且經(jīng)過了60余年的時間考驗,已經(jīng)被證明是成熟的安全設計。
Mini-14與M1卡賓槍的對比圖
Mini-14的開閉鎖部件
Mini-14的剛性拋殼挺位于機匣側面
槍機框、導氣管、活塞及護木的關系圖
為己所需 大膽改造
Mini-14的設計源于M14,但并非M14簡單的口徑縮小版。Mini-14雖然也采用導氣式工作原理,但與M14導氣方式的不同之處在于,Mini-14沒有專門的活塞筒。這一設計在簡化零件的同時,也帶了一定的負面效果。Mini-14的原型M14采用的是氣體閉塞和膨脹式導氣裝置,通過限制燃氣進入的方式來調節(jié)槍機框的后坐能量,對不同槍彈燃氣的壓力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因此不需要再特別設置氣體調節(jié)裝置。Mini-14之所以沒有采用與M14相同的導氣裝置,估計是出于降低成本和簡化構造的考慮。Mini-14的導氣方式非常獨特,從導氣孔出來的燃氣通過導氣管,撞擊中空的活塞,帶動槍機框后坐。這種導氣方式容易產(chǎn)生的問題是,如果燃氣的壓力不同,則槍機框的后退速度也會有所不同。M14是通過限制燃氣進入量的方式來調節(jié)火藥燃氣對活塞的推力的,Mini-14則沒有類似的結構,所以只好通過增加槍機框質量來減小燃氣壓力對槍機框后退速度的影響。
槍機框在運動過程中是否會讓槍管變得很不穩(wěn)定?斯圖姆·魯格公司當然考慮到了這個問題,他們的解決辦法是在前護木上加裝了帶有細軌的內(nèi)襯,細軌與槍機框直接接觸,能夠大大減小槍機框移動產(chǎn)生的滑動摩擦力。
Mini-14與M14/M1均采用槍機回轉式閉鎖機構。嵌入槍機框導槽的槍機突起隨著槍機框的往復運動可以實現(xiàn)槍機的開閉鎖。Mini-14槍機上設有一個簡單的突起用于閉鎖,M14則采用了帶有滾輪的突起。
Mini-14與M14/M1最大的不同在于拋殼挺的構造上。M14/M1是在槍機彈底窩處設有柱塞型彈性拋殼挺,而Mini-14則是單獨設置了位于機匣側面的剛性拋殼挺。這一設計也主要是出于壓縮成本的考慮。
細節(jié)設計 值得一書
Mini-14的拉機柄位于槍身右側,與槍機框相連,并隨槍機框一起往復運動,對于左撇子而言可能會有一定的麻煩,不過當出現(xiàn)不完全閉鎖的情況時,可以很方便地踹上一腳,使其完全閉鎖,這樣的設計可彌補操作上的不便。Mini-14的彈匣卡筍可以左右兩側操作。
Mini-14的扳機力約為30N,這是強調安全性的設計,如果希望能更舒適地進行發(fā)射,25N的扳機力會更妥當。不過,如果扳機力低于25N的話,在使用時可能會出現(xiàn)更多的安全性問題。
Mini-14的機械瞄具采用片狀準星,覘孔照門式表尺可在高低和方向上進行調整。由于Mini-14在銷售時基本上都會配備光學瞄準鏡,所以機械瞄具作為備用。但是Mini-14的機械瞄具在各種機械瞄具中稱得上是相當出色,即使不加裝光學瞄準鏡,也有良好的射擊精度。
Mini-14可配用多種彈匣,除斯圖姆·魯格公司外,很多其他廠商也提供Mini-14的兼容彈匣,容彈量分別有5發(fā)、10發(fā)、20發(fā)和30發(fā),彈匣材料有鋼制、鋁制、不透明塑料或透明塑料等多種形式。
Mini-14除了木槍托和不銹鋼槍托外,還可選擇聚合物材料槍托。聚合物槍托型與先前的型號相比,在機匣上方的棱角設計方面作了一些改良,變得更加圓滑,與原型M14和M1A更接近。
針對不同用戶的需求,還有烤藍高碳鋼和亞光不銹鋼兩種不同材質機匣的版本。
Mini-14全槍較短,與卡賓槍長度差不多。雖然曾有人嘗試將其定義為卡賓槍,但是沒有被普遍接受,目前人們一般還是把Mini-14歸類為步槍。
與M1卡賓槍相比較, Mini-14的全槍長955mm,比M1卡賓槍(全槍長910mm)長45mm;在全槍質量方面,Mini-14比M1卡賓槍略重。Mini-14槍管長為470mm,有6條右旋膛線,導程為178mm。
槍機未閉鎖狀態(tài),此時擊針后端突出部被橫梁中央的缺口擋住,擊針不能向前打擊底火
①-扣壓扳機,扳機/第一阻鐵順時針回轉
②-擊錘向前回轉打擊擊針
③-擊發(fā)后,槍機后坐,壓倒擊錘
④-擊錘后坐到位后,越過第二阻鐵,第二阻鐵在簧力作用下扣住擊錘
未竟之言
在試射M1伽蘭德、M1A1步槍之后,再操作Mini-14步槍,會發(fā)現(xiàn)Mini-14無論是在瞄準還是在操作方面均更加舒適方便。當然有所長必有所短,任何槍械也不可能集合所有的優(yōu)點而沒有缺點。作為一款經(jīng)歷了三十多年風雨的經(jīng)典槍型,Mini-14也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進行著改進。隨著斯圖姆·魯格公司推出最新型號的Mini-14靶槍,Mini-14系列步槍也迎來了其發(fā)展的重要轉折點。另外,對提高Mini-14精度的改裝槍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在售后市場中。不過,由于Mini-14在構造上并沒有采用模塊化結構,所以不能像AR-15那樣可以方便地更換不同種類的槍管,只有送到專門的槍匠那里才能更換,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各種替換部件的銷售。
總體看來,Mini-4在結構上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在此我們不妨作個假設,如果時光能夠倒流,如果斯圖姆·魯格公司的老板能夠帶領他的工程師再提前十年制造出Mini-14,那么很可能如今美國軍用制式步槍由AR-15/M16一統(tǒng)天下的歷史就會完全改寫。因為在當時,對于用慣了M14的美國大兵來說,與M14外觀、結構及操作方式類似,且符合美國國防部采購標準的Mini-14絕對是軍方的首選。
按壓彈匣卡筍,取下彈匣
使用適當?shù)墓ぞ撸萁z刀或槍彈尖)插入扳機護圈后面的小孔將護圈從卡筍中解脫出來
取出發(fā)射機組件
從槍托上取下槍管和機匣
取下復進簧及其導桿
抽出復進簧導桿定位帽的插銷
取下復進簧導桿定位帽
向后拉拉機柄到適當位置,輕輕搖動并取出槍機框
按圖中所示方向旋轉并取出槍機
分解后的幾大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