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區(qū)有個偏僻的小村叫上栗灣。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其他地方早已用上電燈電話彩電冰箱了,可上栗灣還是點著煤油燈。村里決定集資辦電。說是集資,其實也是國家拿大頭,村里只負責買些燈泡、閘盒之類的零配件。但是因為窮,即便這些東西,鄉(xiāng)親們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購置齊全。縣供電局電工班來上栗灣架線安燈,才安裝了三分之二的用戶,燈泡、閘盒就用完了。電工班張班長催村主任栗大威趕緊去買。栗大威覺得奇怪,全村才九十戶人家,每家平均安五個燈泡,加上安裝過程中的損耗,自己從縣城買回的燈泡和閘盒各五百個,應該綽綽有余,怎么才安裝了六十戶就沒有燈泡和閘盒了呢?
栗大威首先想到了人為損耗。他聽說現在供電局的人很牛,如果在吃喝方面招待不好,他們就會在安裝過程中故意將燈泡摔碎,讓你疼在心里嘴上還說不出,誰沒有個失手的時候??!燈泡雖然不值錢,可對上栗灣的鄉(xiāng)親們來說卻是一筆不小的支出,這是流血流汗換來的呀!不能任由他們這樣糟踐,得想個辦法制止才行。栗大威想來想去也沒想出個好辦法,只好咬咬牙,割肉打酒,晚上辦了一桌酒席宴請電工班張班長。
張班長說:“村里不富裕,這是干啥?”
栗大威接著話茬說:“村里確實窮,鄉(xiāng)親們恨不能一分錢掰成兩半花。所以請師傅們手下留情,盡量減少燈泡的人為損耗?!?/p>
張班長一聽話音不對,說:“栗主任這話說得見外了。電工師傅們大多是從農村出來的,深知鄉(xiāng)親們的苦處。在安裝過程中都掌握一個原則——不打碎一個燈泡,不浪費一寸電線。你認為我們故意糟蹋鄉(xiāng)親們的血汗錢?”
栗大威一看張班長把事情挑明了,也不躲不藏,索性借著酒勁說:“那怎么會缺那么多燈泡和閘盒?我是經過精確計算,按數買來的呀!”
張班長說:“這事就怪了。你買來五百個燈泡,我們?yōu)橐话賾羧思野惭b電燈,沒有浪費一個燈泡一寸電線。難道是我們貪污了不成?”
一百戶?聽張班長這么一說,栗大威愣住了:“我們村一共才九十戶人家,還有三十戶沒安呢,你怎么能說已經安了一百戶?”
張班長不禁一笑:“我說大主任,你也太官僚主義了。村里有多少戶人家你竟然不知道,明明有一百三十戶,怎么能說是九十戶呢?”
栗大威眉頭一皺說:“我生在上栗灣,長在上栗灣,三十多年沒有離開過上栗灣,怎么會連多少戶人家也搞不清?要這樣不識數還當什么村主任?”
聽栗大威一連說了幾個上栗灣,張班長心里一動,問:“你們村是不是還有個叫下栗灣的地方?”栗大威說:“有啊,山那邊?!闭f著用手往村南一指。
張班長說:“這就對了。有一部分燈泡給下栗灣用了?!?/p>
“什么?給下栗灣用了?”栗大威睜著驚恐的眼睛,端著酒杯的手不由自主地顫抖了起來,嘴唇哆嗦著說,“你,你怎,怎么能給他……他們用!”
張班長說:“我的栗大主任,說你官僚你是真官僚。都是一個村,上栗灣能安電燈下栗灣就不能安?這叫什么道理?”
栗大威沒有直接回答張班長的話,好像壯膽似的連喝幾杯酒,兩眼緊緊盯著張班長問:“你怎么知道這里有個下栗灣?又怎么想起給他們安電燈的?”
張班長說:“不是我想給他們安,是人家找上門來的。人家要不說是下栗灣的,我哪里知道有這么個村?”
“他們來找過你?”栗大威越發(fā)感到不可思議,“這太離奇了。你能把事情的經過告訴我嗎?”
原來一個星期前,張班長正帶領電工班師傅們?yōu)橐粦羧思壹芫€,突然有個六十來歲的老漢走進門來。他細細端詳了一陣新安裝的電燈,還用手摸了摸,臉上露出一絲喜色,然后問:“誰是負責同志?”張班長說:“我是。大叔有事嗎?”老漢說:“我是下栗灣的,離這兒二里地。村里也想安電燈,不知師傅們能否答應?”張班長問:“和上栗灣是一個行政村嗎?”“是一個行政村,只不過是上下之分罷了。”“那好。等這里安裝完后我們就去下栗灣。”老漢遲疑了一下說:“不用耽誤你們白天的工夫,晚上師傅們辛苦一下到下栗灣加個班就行。我們是個小村,才四十戶人家?!睆埌嚅L說:“辛苦無所謂,加班也行,只是晚上黑燈瞎火,無法工作呀!”老漢說:“這個不難。我們村家家戶戶都有蠟燭,點起來和白天一樣亮?!睘榱俗屶l(xiāng)親們早日用上電燈,張班長當天晚上就帶人到下栗灣去了。他們挑燈夜戰(zhàn),只用了三個晚上,就把下栗灣的電燈全部安裝完畢。下栗灣有了電燈,可上栗灣的燈泡和閘盒卻不夠用了。
栗大威一聽,眉頭皺得更緊了,問張班長:“找你的那個老漢叫什么名字?”
張班長說:“他介紹過自己,也姓栗,好像是叫……”
栗大威接過話頭說:“是不是叫栗盼亮?”
“對對對,是叫栗盼亮。我當時還想,怪不得著急要我們加班給下栗灣安電燈哩,他的名字就叫栗盼亮,立刻盼望明亮的意思嘛!”
聽張班長如此一說,栗大威心里有了數,又問:“張班長,你感覺到下栗灣和上栗灣有什么區(qū)別嗎?”張班長說:“你不問我,我還正準備問你呢。我覺得兩個村雖然只隔二里地,但區(qū)別很大。上栗灣都是石頭砌的房,而下栗灣卻都是木板房。木板房比石砌房造價高多了,一方木材得多少錢?還有,下栗灣家家戶戶都有冰箱彩電,可又不通電,那不是聾子的耳朵——擺設么!”
栗大威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還有其他不同的地方嗎?”
張班長說:“要說最大的不同,就是兩地近在咫尺氣候卻截然不同。上栗灣現在是秋天,而下栗灣倒像冬天。我覺得那里很冷,除了栗盼亮,鄉(xiāng)親們的臉也都是冷冰冰的,不如上栗灣人熱情。他們好像從不生火做飯。”
栗大威說:“他們確實不生火做飯,因為那里是冥間?!?/p>
“什么什么?你說下栗灣都是死人?”張班長大吃一驚。
“是啊,你給一片荒野墳地安裝了電燈,”栗大威拍拍張班長的肩頭說,“我們這一帶現在還是土葬,上栗灣死了人就埋在下栗灣。栗盼亮說是和上栗灣同屬一個行政村也有道理。他們的木板房是棺材;屋里的彩電冰箱是紙糊的隨葬品。”
一番話說得張班長脊背上直冒冷汗,他倍感愧疚地說:“真……真對不起栗主任了,是我沒有搞清情況。死人還安什么電燈?明天我領人去把下栗灣的電燈全撤回來?!?/p>
栗大威擺擺手說:“安就安了,不必撤。我們再買些燈泡就是了?!?/p>
張班長說:“墳地里安電燈,那不是浪費嗎?傳出去還不讓人笑掉大牙?”
栗大威還是不同意撤線。他臉上露出愧色,狠拍一下腦門,像是對張班長又像是自言自語地說:“都怪我都怪我。這事我本來應該首先想到的,害得老主任親自跑來一趟?!边@句沒頭沒腦的話讓張班長如墜云霧之中。自己和死人打了三個晚上的交道,現在栗大威又不讓撤下栗灣的電燈,莫非這里還有更加離奇古怪的內幕?自己安裝了十多年電燈,走遍了全縣的大小村鎮(zhèn),還從未遇到過這種事情,這次既然遇上了就得弄個水落石出,于是問栗大威:“栗盼亮為什么要給下栗灣安電燈?到底是怎么回事?”栗大威嘆口氣,把上栗灣集資辦電的前后經過講述了一遍。
栗盼亮生前是上栗灣的村主任,為了讓上栗灣的鄉(xiāng)親們用上電可說是耗盡心血。自他當上村主任后,一次次到鄉(xiāng)里縣里跑辦電的事。可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國家剛剛改革開放,電力非常緊張,加上沒有政策,一個偏僻的小山村想辦電真是難上加難。栗盼亮跑了好幾年,快把腿跑斷了,也沒跑出個所以然來。栗盼亮是個犟脾氣,為了辦電給鄉(xiāng)親們帶來光明,他索性把名字都改了。他原來叫栗小栓,六十歲那年改名為栗盼亮。栗盼亮為辦電忙碌了將近十年,終于盼來了希望:國家有了優(yōu)惠政策,辦電資金由政府出,村里只負責挖電桿坑和購買燈泡閘盒。為把電早日送到村里,栗盼亮帶領鄉(xiāng)親們上山挖電桿坑,并且吃住在山上。六十歲的人了,哪有那么大的精力和體力?有一天,栗盼亮帶病堅持挖坑,忽然腦袋一陣眩暈,不留神摔進剛挖好的坑里。人們把老主任抬回村里,栗盼亮握著村副主任栗大威的手斷斷續(xù)續(xù)地說:“我……我是盼……盼不來電燈的亮……亮光了。大……大威啊,你……你可一定要把電辦……辦進咱上……上栗灣啊……”說著昏了過去。過了一會兒,栗盼亮忽然又睜開眼睛說:“電……電來時,別……別忘了在下栗灣安……安幾……幾盞電燈。”栗大威點點頭說:“老主任放心,我一定讓下栗灣和上栗灣一樣亮堂起來。”
可如今電來了,栗大威卻把下栗灣忘了,把栗盼亮的話忘了,也把當年的承諾忘了。無奈,栗盼亮只好親自出馬到上栗灣求人。說到這里,栗大威揚起手來想扇自己幾個耳光,被張班長攔住了。這時,從門外傳來一聲吆喝。是老主任!栗大威連忙站起身來說:“老主任,您快進來。我要敬您幾杯酒?!?“人鬼不同席,我還是別進去了。”栗大威說:“進來吧,外面冷。我很想見見您老人家,當面和您道個歉?!薄摆らg的人不怕冷。再說,你和我道啥歉?”栗盼亮還是不進屋。栗大威說:“當年我答應為下栗灣安電燈,可忙起來就把這事忘了,您狠狠批評我吧。”栗盼亮說:“你做得對。該批評的是我呀!” “您有什么錯?您為咱村辦電把性命都搭進去了,難道還不應該安盞電燈嗎?”栗盼亮仍然在門外說:“我這樣想過,當年也和你這樣交代過。可我現在覺得這樣做是錯的。鄉(xiāng)親們很窮,為辦電付出了很多,再不能破費了。我們已經隔世為人,還浪費人間的資源干什么?還浪費鄉(xiāng)親們的錢財干什么?省下這些錢給鄉(xiāng)親們辦些有用的事情多好。我今天就是給你和張班長道歉來了。另外,我還想麻煩一下張班長,能否再去下栗灣把電燈撤下來?”
張班長對栗大威說:“老主任說得有道理。咱們國家還不富裕,電力仍比較緊張。鋼應該用到刀刃上,電應該用在當用的地方?!崩醮笸c點頭說:“那就聽老主任的。現在就走?!?/p>
在去下栗灣的路上,栗大威和張班長只聽見身邊有腳步聲,卻看不到栗盼亮的人影。
下栗灣眨眼就到。張班長舊地重游覺得與前幾天大不相同。那時他看到的是個村莊,現在卻是一片荒墳。每個墳頭上安著幾個燈泡,照射出慘淡的白光。他指揮著電工師傅們將電線和燈泡撤了下來。撤到最后一個燈泡時,栗大威突然來到他面前說:“留下這個燈泡吧。這是老主任的‘家’。”張班長一聽也覺得有道理:“對,給老主任留下這盞電燈,與他長相廝守吧?!?/p>
上栗灣的電燈很快安裝完畢。張班長告訴栗大威,今天晚上十點開始供電。栗大威通知鄉(xiāng)親們做好準備,然后拉著張班長來到村南的山頂上。這里既可看到上栗灣又能看到下栗灣。十點整,準時來了電。上栗灣一片通明,把個小村莊照得和白晝一樣。鄉(xiāng)親們載歌載舞歡呼雀躍。栗大威和張班長扭過頭來再看下栗灣,雖然只有一盞電燈,可也足夠明亮……倆人會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