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牢籠
整齊劃一的街道、寬敞明亮的房屋、著裝統一的人員,這可不是什么高檔社區(qū),而是浙江省富陽市“破爛王”們的家園。
這所家園由當地政府出資500萬元建成,除了各種生活設施,還有專門放置廢棄物的空地。據該市城管執(zhí)法負責人介紹,這種為散居的“破爛王”統一建造住房的做法,不僅有利于改善其生活條件,更便于各相關部門對其進行集中管理。
整潔、有序與和諧,這一規(guī)劃者筆下的城市圖景,向來容不下骯臟、貧窮和雜亂的異類。因此,與其把他們打壓在看不見的角落,不如隔離到中世紀般的城堡里,徹底畫地為牢。
可惜,一廂情愿者往往忽視了一點:既是人居之地,便有紛繁蕪雜。
曾經的邂逅
這是發(fā)生在廣州一個女孩心里的邂逅。
這個坐公交車的女孩,喜歡上了每天與公交車并行10秒鐘的另一輛班車上的一名乘客。每天,她都看著那個坐在固定位置、穿白襯衣的男子從身邊掠過,慢慢消失。
是誰說過,愛是一瞬間發(fā)生的事,只有友誼才能隨著時間逐漸積厚。于是,陷入愛河的女孩在論壇上發(fā)了帖子,題目叫《每天只能喜歡他10秒鐘》。于是,一個“尋找白衣男子”的活動在網絡上傳播。最終,“白衣男子”出現了,并且表示自己已心有所屬。
這是個略顯單薄的故事。它不具備吸引眼球所需要的欺騙、背叛、金錢和腐敗,甚至連結局也不夠完美或凄慘。不過,當這個時代的“愛情”被染上光怪陸離的顏色,這樣一個單純而平淡的故事,也許能幫我們回憶起,愛情曾經是什么樣子。
海霞的微笑
在剛剛過去的雨季里,央視名嘴海霞在其主播的關于淮河洪澇災害的專題節(jié)目中,連線王家壩現場的記者時,面帶微笑,略有些激動地問道:“我看到大壩周圍有很多圍觀的群眾,都帶著過年的心情,是這樣嗎?”隨后,這一言論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各大網站的BBS上出現了眾多言辭激昂的帖子,聲討海霞,指責她在主持節(jié)目時,傷害了災區(qū)人民的感情。
事實是,在現有語境下,海霞只是一個“犧牲品”。海霞之所以滿面春風,純屬職業(yè)習慣,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程序化表情。這種表情也絕非主播淮河洪澇災害時才有的,而是早就訓練有素。要是認為海霞專門和災區(qū)人民過不去,懷揣幸災樂禍之心,這倒真是冤枉了海霞,誰不知道海霞的招牌表情就是微笑?事情的悲哀在于,海霞在長年累月的微笑主播中早已將微笑固化,微笑似乎已經完全職業(yè)化了,因此當碰到洪澇災害等不該微笑的場合時,她已經忘記或者無力扭轉為悲戚的表情,依然微笑著,微笑著……
另一樣道具
這是一堵墻的榮辱變遷。
曾經,它被視為冷戰(zhàn)和專制的象征;如今,它又成為緬懷過去的鏡子。藝術家在上面涂鴉,政客們在它面前作秀。每天,四面八方的人們趕來,只為唏噓一下,過把見證歷史的癮。有時候,臨走還不忘偷偷摳走一塊石頭。
如今,這個道具面臨消失的危險:汽車尾氣和氣候因素,讓它骨骼受損,身上的涂鴉也開始面目模糊。這可嚇壞了柏林市政府。據說,100多萬美元的??钜呀浀轿?,準備對柏林墻進行徹底的修繕和保護。
從唾罵鄙夷到視為珍寶,形形色色的人在這塊斷壁殘垣前留下自己的影子。只有硬邦邦的鋼筋水泥,自始至終被排除在表演之外。它們冷眼旁觀,任由被剝離某個象征,又重新賦予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