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以為大清朝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李鴻章在洋人面前是一副奴才相,其實不然。梁啟超早有評說——李鴻章待人常帶傲慢輕侮之色,俯視一切,與外國人交涉,尤輕侮之!
比如,時任江蘇巡撫的李鴻章對常勝軍的第二任統(tǒng)領(lǐng)、美國兵痞白齊文就十分鄙視,屢屢譏諷他指揮無能,并停發(fā)餉銀以示懲戒。但他對白齊文的繼任者——英國人戈登,倒是“慧眼識英雄”。
白齊文投奔太平軍以后,他留在常勝軍中的數(shù)十名美國教官經(jīng)常鬧事。戈登接任之后沒幾天,這伙控制著炮兵的美國佬突然在教練場上騷亂,揚言要槍斃中國士兵,炮轟英、法教官。戈登趕到,查問帶頭者是誰,卻無人理睬。戈登厲聲說,若不交出策動者,他將在每五名美國教官中揪出一個槍斃。美國佬揮拳咆哮,戈登箭步上前,攫住一個吵得最兇的美國教官,下令衛(wèi)兵將他當場槍決,騷亂立馬平息!
李鴻章對此事印象極深。
緊接著,在攻打常熟的激戰(zhàn)中,戈登指揮得法,身先士卒,打了勝仗;而在整個戰(zhàn)斗中,戈登不帶武器,只握一根手杖,常勝軍士兵視他若天神。為此,李鴻章向朝廷保奏戈登為總兵官,領(lǐng)二品武官銜。
戈登與李鴻章交惡,因“蘇州殺降”而起。
關(guān)于這一事件,當時上海、香港和倫敦的報紙做了連篇累牘的報道,但其中很多是謠傳,比如說“戈登手持手槍要擊斃李鴻章”就無其事,而戈登的紳士做派要比這厲害而且高明得多。
戈登向英國駐上海軍方打了報告,要求逮捕李鴻章,以“滅絕信義”的罪名把他撤職查辦,并扣蘇州交還給太平軍!
此事后來由清政府以重賞代替道歉的形式了結(jié),但戈登卻跟李鴻章友誼不再。
李鴻章倒是沒有忘情于戈登。1879年,中國駐俄公使跟俄國簽訂了屈辱的《里瓦幾亞條約》,為此,中國朝野嘩然,主戰(zhàn)派要求馬上對俄宣戰(zhàn),李鴻章則力主談判。雙方爭執(zhí)不下,李鴻章特地把時任英國駐蘇丹總督的“老朋友”戈登請到北京參加廷議。戈登不懂中國話,他戟指主戰(zhàn)派,情緒激動地作了即席發(fā)言,中國譯員戰(zhàn)戰(zhàn)兢兢不敢翻譯。戈登喝令譯員拿來一本英漢詞典,親自翻到某一頁,把一個詞指給眾人看——乃是“愚蠢”!于是,戈登一言而決之,中俄爭端終于以另簽條約解決,避免了一場戰(zhàn)禍。
1885年,戈登在蘇丹總督任上被殺身亡。1896年,李鴻章出訪英國,專程前往戈登陵墓敬獻花圈。曾陪丈夫在中國生活過的戈登夫人滿懷感激,送給李鴻章一條在英國名犬大賽中榮獲冠軍的小狗。李鴻章回國后,給戈登夫人鄭重寄去一封感謝信,文縐縐地說:“所賞珍味,朵頤有幸!”原來,李鴻章把這只洋狗烹吃了!
(尹鴻偉摘自《羊城晚報》)